第34章 这个着陆状态不对!
- 重返2002:传奇机长
- 梅子徐
- 2051字
- 2025-04-12 11:02:54
此时此刻,在驾驶舱中李显反而从未有过的平静,他有一种预感,预感到自己即将要做的所有步骤,一切都已经在脑海中预演了。
高度......五百英尺!
“乘务组各就各位!”
随着副驾驶利用旅客广播向乘务组告知了防冲撞准备后,李显上身微微靠前,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
高度两百英尺!
此时,整个跑道已经尽收眼底。唯一比较可惜的是......由于之前那次接地后再次起飞,跑道上铺上的厚厚一层泡沫吹散了一部分,加之他二次进近的时间间隔很短,消防队没有时间补上,不晓得之后会不会影响阻燃的效果。
不过,这个念头仅仅在李显脑海中闪过了片刻便消弭无踪。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此刻跑道上没有半点儿泡沫,他依旧要选择降落。
不得不说,襟翼40无法成为常规着陆构型是有一定道理的。
虽说在波音手册里,襟翼30和襟翼40都被认定为正常着陆构型,但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飞行员都会选择襟翼30落地,即便襟翼40落地时速度更小一些。
其原因在于襟翼放到40后,飞机在操纵上会显得存在轻微的滞后性,有点儿像是在飞AB系统失效(人工恢复)时候的感觉,这在精细化操纵时偶尔会成为负担。
李显也不太喜欢襟翼40的操纵手感,仿佛他玩游戏PING值波动的不适。
好在李显断自动驾驶断得比较早,在适应了一小段时间后差不多就没有问题了。
高度五十英尺!
这次李显选择的进场高度比正常稍微低一些,他的目的还是尽可能让平飘距离短一些,多一些利用跑道。
就在飞机进入跑道上空的瞬间,主检本能地绷紧全身肌肉,低头弯腰,双手紧紧抓住椅面用以固定自身,有点儿像是客舱宣传的防冲撞姿势。
在进入跑道之后,副驾驶蓦地发现飞机稍微偏右一些。
一开始,他还以为李显因为紧张没有对齐跑道,心里纠结要不要出言提醒。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李显的用意!
正常来说,襟翼40的构型所产生的阻力是要比襟翼30更大一点的,这就造成同样条件下,襟翼40的基准油门要比襟翼30构型要大一点儿,以抵消这部分阻力。
同时,襟翼40构型下飞机对于收油门的反应更为激烈。
即收同样的油门,襟翼40构型下飞机下沉的变化量会比襟翼30更加明显。
种种差异就导致襟翼40构型下要保持更大的油门且拉平期间收油门要更为谨慎。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手册来说,襟翼30下比较常规的起始收油门高度是离地三十英尺左右,这也是手册推荐的起始带杆的高度。所以,推测之下,襟翼40时应该在更低高度才开始收油门。
不过,这是常规的操作方式,现如今的状况也不是在常规行列之中。
鉴于此,李显的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进入跑道上空的那一刹那,也就是四十到五十英尺中间的某个高度,李显便开始收油门了。
起始,副驾驶都没有注意到李显收油门的动作,毕竟他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被飞机偏离中线的状况所吸引了。
“方向偏......”
副驾驶实在忍不住了,开口提醒了一下。
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反倒是李显后发制人:“关燃油泵!”
这下,副驾驶才意识到他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于是慌忙抬手去关发动机燃油泵电门。他是坐在左边的,抬手就是燃油面板,关燃油泵电门倒是方便。然而,就在他目光上移的瞬间,同时注意到了空速表,只那一眼,副驾驶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通常来说,飞机的进近速度是Vref加上风修正,风修正有一套专门的计算方式,最小值是五节,现在李显所设置的风修正就是五节。
进近速度维持在Vref加上风修正的数值自然是最标准的,但是正常情况下由于气流等因素空速会有些许波动,所以维持在一个范围即可,这个可接受的范围的最小值就是Vref,小于这个速度就代表飞机能量偏弱了。
而在副驾驶看到空速表的时候,飞机的速度已经比Vref小了整个六节,而且还在继续下降的趋势。
要知道,现在还没有拉平呢!拉平的时候空速减小是正常,这还没有进入拉平速度就小这么多,岂不是相当危险。
电光火石之间,也仅仅是思考的须臾之间,李显动了,在不到三十英尺的高度开始拉平了,而且他拉平时还在继续收油门。
飞机能量本来就不足,李显还在增加姿态且减小油门,双管齐下,飞机的空速开始加速下降,并且下沉的速率也在缓慢提升。
空速下降得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已经极为接近抖杆速度了,搞得本来就心慌的副驾驶直接绷不住了:“哥,速度,速度太小了.......”
“小速度接地不是更好吗?”
李显的反应极为平淡,在超低空环境下都能对答如流,可见他的精力分配依旧从容。
这句话副驾驶倒是能够理解,毕竟检查单要求襟翼40落地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尽可能减小接地速度,以求接地时飞机能量尽可能小。但是,小速度可以理解,不至于小成这样吧,都快失速了!
或许是被过小的空速惊吓到了,副驾驶没有注意到李显逐渐增加了左压盘,伴随着李显在副翼上的操作,飞机开始形成了愈发明显的左坡度。
此前,副驾驶观察到飞机是偏在跑道中线右侧的,这当然也是李显故意的,为的就是这一刻。
在通过高度二十英尺的一瞬间,李显又开始往后带杆,而且幅度还相当明显。
这个幅度有多大?
即便是对飞行只有些许了解的主检都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句:“是不是带太多了?”
由于李显带杆过于夸张,以至于机头上仰之下,副驾驶都看不到跑道跑道了。而且,他在这个时候也注意到了飞机带着一个巨大明显的左坡度!
副驾驶只感觉心惊肉跳:“不对,不对,这个接地状态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