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王师南征

当日夜里,月色如水,洒落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泛出清冷的光。李和雍屏退了一众侍从,独自一人,身着便服,脚步匆匆地朝着章仁的府邸走去。此刻的皇宫,静谧得有些压抑,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行至章仁府邸,李和雍轻轻叩响了门环。章仁见是皇帝亲临,先是一怔,随即迅速跪地相迎,声音中满是惶恐与感激:“微臣惶恐,朝皇深夜驾临,实乃臣之殊荣,臣感激不尽。”

李和雍摆了摆手,示意章仁起身,目光中满是赞赏与欣慰,说道:“章爱卿此次征服阔莫,战功赫赫,实乃我大夏第一勇士,顺今日特来探望。”

章仁却并未因皇帝的夸赞而有丝毫得意之色,他再次跪地,言辞恳切且忧心忡忡:“朝皇厚爱,微臣铭记于心。只是今日三军方才回京,陛下便在夜里屈尊前来,难免会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他们定会造谣说臣与陛下有私心,妄图以此玷污陛下清正廉明的圣名。若真如此,恐寒了朝中贤臣的心,让奸臣有机可乘,到那时,谁还敢真心实意地拥护陛下呢?”

李和雍听了这番话,心中一震,他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章仁,沉默不语。许久,他缓缓走上前,伸手轻轻掀起章仁的上衣。只见章仁的背上,新旧伤痕交错,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刀疤纵横分布,左一处、右一处,那都是他为大夏征战留下的印记。李和雍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眼眶微微泛红,心中一阵刺痛,这些伤疤仿佛都刻在了他的心上。他默默地注视了几秒,轻轻放下章仁的衣衫,拍了拍他的肩膀,依旧没有说话。

自那之后,李和雍对章仁愈发信任,天永十四年八月一日,章仁被加封为孝安王。

达国都城,大川城。

达王世子在京城纵情玩乐后,意气风发地回到府中。刚踏入正厅,他便察觉到气氛异样,只见父亲李和英一脸凝重地端坐在主位上,平日里威严的面容此刻布满阴霾,仿佛被一层沉重的乌云所笼罩。

世子心中一惊,赶忙上前问道:“父王,您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李和英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苦涩与无奈:“我今日才得知,早在半年前,圣上就已经立了太子。而那太子,竟是圣上的亲生骨肉!”

世子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父王,此前不是一直传言圣上并无子嗣吗?而且他还大费周章地让朝廷命官在宗室中选拔过继之人,这到底是为何?”

李和英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懊恼:“:你太天真了,就连为父都被圣上算计了。圣上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各方势力相互争斗、彼此制衡,好借机摸清朝中大臣的党羽和底细。他城府之深,远非我们所能想象。我之前还一直纳闷,为何赵西相许久都没有给我回信,现在看来,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世子心中一阵失落,毕竟此前他还暗自怀揣着继位的心思,此刻不禁有些不服气地嘟囔道:“那我们和赵大人之前的交易……”

李和英听闻,猛地站起身来,几步走到世子面前,怒喝一声:“混账!”随即“啪”的一巴掌扇在世子脸上。这一巴掌力道极大,世子的脸瞬间红肿起来。李和英气得浑身发抖,大声骂道:“只要圣上在位,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你居然还想着那些交易,能在这达国安安稳稳做个藩王,已经是我们的万幸了!”

世子被这一巴掌打得清醒过来,心中满是恐惧,连忙低头认错:“父王教训得是,儿臣知错了!”

李和英深吸一口气,缓缓坐回座位,神色疲惫:“至于以后,我们父子是继续留在此地,还是会被迁贬,都只能听天由命,等待后世之君登基后再看了。”

此后五年,李和雍殚精竭虑,致力于发展国力、恢复经济。同时,为了巩固皇权,他颁布诏令,严禁亲属在同一地方任职,巧妙地削弱了地方势力,杜绝了家族势力坐大的隐患。此外,他还果断平定了地方数十起规模较小的叛乱,让国家局势愈发稳定。

天永十九年,即甲元一二一一年十一月。这一日,阳光透过殿顶琉璃瓦的缝隙,洒落在政德殿的金砖上,泛出点点金光。太子李善煜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殿内,恭敬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和雍看着眼前已然长大成人的太子,心中满是欣慰,脸上绽开笑容:“煜儿,你如今已长大,明日起,便去太极殿参加早朝吧,多熟悉朝堂事务。”

“儿臣叩谢父皇圣恩!”李善煜再次行礼,眼中满是坚定与期待。

次日清晨,太极殿内庄严肃穆,早朝开始。群臣分列两旁,气氛凝重。西相赵毅神色匆匆,手持一封书信,出列上奏:“启禀朝皇,边疆急报,请朝皇御览!”

“呈上来!”李和雍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威严。

太监快步上前,接过书信,呈至李和雍面前。李和雍展开书信,刚看了几行,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怒火燃烧。只见他“唰”地一下撕毁书信,狠狠甩在地上,猛地站起身,怒吼道:“真是岂有此理!”这一声怒吼,震得殿内群臣心头一颤。

李和雍气得满脸通红,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数年前,顺已平定北方阔莫和前朝余孽,如今南方的恒尔竟又兴兵侵犯我大夏边疆!顺身为大夏天子,怎会容忍这些蛮夷在我大夏国土上肆意妄为?顺定要御驾亲征,让他们知道大夏的威严不可侵犯!”

此言一出,数位大臣面露忧色,纷纷出列。为首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跪下,恳切说道:“朝皇,您已入花甲之年,太子殿下尚年轻,朝中诸多事务还需您坐镇。御驾亲征一事,关乎龙体安危,还请朝皇三思啊!”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跪地,齐声恳请:“恳请朝皇三思!”

李和雍目光扫过这些大臣,冷冷一笑,指着他们说道:“你们莫不是觉得顺老了,打不动了?”他语气激昂,高声道:“顺告诉你们,此次出征,顺不仅要稳定边疆,还要挥师南下,将他们彻底打服!顺要让四方蛮夷都明白,凡不臣服于大夏者,必诛之!”

“朝皇……”仍有大臣不死心,试图再次劝谏。

李和雍脸色一沉,神情变得冷漠无比:“你们若是再敢多言,信不信顺现在就将你们治罪!”

大臣们听闻,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说一个字,只得乖乖退下。

见朝堂局势稳定,李和雍冷静下来,发出口谕:“顺此次出征,清郡王李枭随驾同行。太子李善煜留京,行监国之职!”

李枭、李善煜以及在场大臣纷纷跪地,叩首谢恩:“谢朝皇,朝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章节取什么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