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研究:马来西亚篇
- 池昭梅
- 5503字
- 2025-02-21 20:14:25
第三节 金融环境分析
在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马来西亚全球竞争力排名第25,在全球138个经济体中位于上游。而在世界银行《2016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马来西亚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3,在东盟地区排名第2,仅次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主要的亚洲新兴经济体。2011年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了新的10年金融部门蓝图(the Financial Sector Blueprint 2011—2020),提出要完善各种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金融手段,强调要构建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马来西亚的法定货币为Ringgit Malaysia,中文译为林吉特,也称令吉,货币标号为“RM”。目前马来西亚使用的是2012年发行的第四套纸币,面值包括1、5、10、20、50和100令吉。另外,市面上还流通硬币,包括1、5、10、20和50先(1令吉=100先)。
一、外汇市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马来西亚金融体系后,马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幅度曾高达46%,这使马来西亚保持了多年的GDP高速增长率在1998年急剧下跌,出现了负增长(-7.36%)。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马币贬值,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严格把控外汇的流出,实施固定汇率制,将汇率固定为1美元兑3.8马币。随着经济的好转,马来西亚政府在2005年7月放松了对外汇的管控,由实施固定汇率制转变为实施政府管理下的浮动汇率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马来西亚经济受到国际需求萎缩的影响,2009年GDP增长率为-2.53%。马来西亚政府通过扶持股市、下调利率等措施阻止了经济的持续下降,刺激了经济的复苏。随后的几年,尽管国际形势严峻、亚洲地区自然灾害等对马来西亚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国内需求强劲、私人和外来投资大幅增加,马来西亚经济整体表现较为良好,GDP增长率高于其他发展程度相当的国家,林吉特不断升值。直至2015年年底,马来西亚作为石油出口国,受到国际油价下跌和人民币贬值的影响,林吉特兑美元汇率跌破了4这一重要关口,甚至超过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最低点(1990—2017年林吉特兑美元汇率走势见图2.3)。2017年马来西亚经济有所恢复,增长率达到5.9%。新加坡标准渣打认为,2017年上半年,由于出口表现改善、外资持有马币比重较低等原因,林吉特币值开始回升,走势强劲,是除了日元外亚洲货币中表现最好的区域货币。这向投资者传递了经济趋势向好的信号,增强了投资者和国际机构对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信心,继续刺激投资的增长。

图2.3 1990—2017年林吉特兑美元汇率走势图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央行。
马来西亚政府禁止马币在岸外交易,因此外商及游客需要入境后到银行或者专门的货币兑换场所兑换马币。目前,人民币与马币无法直接兑换,需要通过美元搭桥才能进行结算。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从2010年8月19日起开始采取间接标价法确定人民币兑马币汇率中间价。2017年12月29日,人民币兑林吉特汇率为100 ∶ 62.224。
根据马来西亚的外汇管制条例,外汇需要经过核准方可进出马来西亚。外企将资金汇回本国不受限制,不需要额外缴纳税金,但应在马来西亚开设外汇账户用于结算国际商业往来。对于个人而言,外国公民在出入马来西亚时携带金额超过1万美元或等值的其他货币,需要向海关申报。
二、银行机构
马来西亚的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中央银行(Bank Negara Malaysia)、纳闽金融服务局(Labuan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商业银行、伊斯兰银行、投资银行、开发金融机构、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在纳闽国际商业与金融中心注册的离岸银行。截至2016年年底马来西亚银行机构数量见表2.6。
表2.6 截至2016年年底马来西亚银行机构数量表 单位:家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央行。
马来西亚对银行业的监管采取两个不同的监管体系,这两套体系相互独立、相互平行。中央银行负责除了离岸银行外的银行机构的监管,而纳闽金融服务局则负责对在纳闽国际商业与金融中心注册的离岸银行进行监管。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是国家银行,是发行货币和管理外汇储备的唯一机构,主要负责维持货币和金融稳定,规范和监管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维护金融系统的效率和安全,为马来西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财政部门,行长由国家元首任命,但由于其财务具有独立性且可自主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其实质上是独立的(刘辉,2017)。这就更有利于其履行自身职能,维护经济平稳发展,避免由于政府干预货币政策而导致的通货膨胀。纳闽金融服务局成立于1996年,主要负责将纳闽岛打造成国际商业和金融服务中心,是马来西亚离岸金融的监管机构。它通过向企业颁发牌照、监管在纳闽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的运营实体及制定相关政策来履行其职责。近年来,由于其成熟的监管体系和较低的经纪费用,纳闽金融服务局的货币经纪牌照受到了经纪商的欢迎。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马来西亚央行制订了金融部门基本计划(the Financial Sector Master Plan),强调要提高银行部门的效率、健全银行体系,提高本地银行的竞争力和风险应对能力。通过这一计划,马来西亚对银行体系进行了合理的改革,因此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截至2010年年底,马来西亚的银行部门发展迅速,其发达程度在东盟中仅次于新加坡。2011年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了新的十年金融部门蓝图(the Financial Sector Blueprint 2011—2020),提出要提高监管和风险管理水平,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完善金融手段,扩大伊斯兰金融;构建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助力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加速区域内金融、国际金融的一体化进程,提高马来西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目前,马来西亚银行系统的对外资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许多当地银行正在积极开拓周边国家市场,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印尼的宗教和文化与马来西亚的相似度较高,且银行普及率较低,银行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印尼成为马来西亚当地银行最主要的投资地。而作为东盟地区中较为发达的马来西亚银行有望与新加坡银行一起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三、保险机构
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保险行业快速发展,出现了10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保险公司数量过多,导致其规模较小,市场份额极低,因此,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停止签发保险公司执照,并且鼓励保险公司间的并购行为,提高保险公司最低实收资本金额,借此来扩大保险公司规模,形成大型保险集团,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截至2016年年底马来西亚保险机构数量见表2.7。
表2.7 截至2016年年底马来西亚保险机构数量表 单位:家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除以上保险机构外,目前马来西亚保险行业还有6家行业组织,即财产险协会、寿险协会、伊斯兰保险协会、本地保险公司协会、经纪人协会和公估人协会。这些保险机构和行业协会构建了马来西亚完整的保险体系。
近年来,马来西亚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费收入持续上涨,2016年保费收入将近2006年的两倍,除2008年以外,近10年的保费占国民总收入的比率均保持在4%以上(2006—2016年马来西亚保费收入走势见图2.4)。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也不断提高,这也加大了人们对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的需求。而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市场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另外,马来西亚政府公布的金融业蓝皮书中,明确表明了要推进个人养老保险的发展,通过各种政策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养老保险业务。马来西亚政治环境稳定,经济环境良好,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成熟,保险行业前景良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图2.4 2006—2016年马来西亚保费收入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四、证券市场
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BURSA MALAYSIA)是马来西亚唯一的证券交易市场,经营股票、期货、债券等,提供包括挂牌、交易、清算等交易相关服务,分为主板市场(main market)和创业板市场(ACE market)两部分。目前,主板市场大市值上市公司共803家,创业板市场新兴上市公司共117家。马来西亚交易所希望成为筹资、交易和投资的首选市场,通过保护投资者利益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实施稳定和健全的监管框架、确保市场的完整和稳定性,建立一个有效率、公平和秩序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
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马来西亚股市综合指数大幅下挫,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股指仅为876.75(2008—2017年马来西亚股票综合指数见图2.5)。马来西亚政府为了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台了多项“救市”措施。此后,马来西亚经济状况稳步提升,股市综合指数逐步回升,近几年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这表明马来西亚作为世界主要的新兴证券市场之一,股票市场较为稳定,投资环境良好。

图2.5 2008—2017年马来西亚股市综合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
2012年东盟交易所连接计划启动,旨在连接东盟七国交易所的交易系统,打破跨国交易障碍。马来西亚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实现与新加坡交易所、泰国交易所、越南胡志明证券交易所、河内证券交易所、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以及菲律宾证券交易所的相互连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更为广泛和便利的投资机会,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扩大融资规模,繁荣证券市场。通过实施这一区域内的股市一体化,可促进资本市场一体化,逐步实现资本交易的自由化。
五、伊斯兰金融
20世纪60年代,伊斯兰金融进入马来西亚。伊斯兰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伊斯兰宗教相互调和的产物,同时具备金融和宗教双重特性。伊斯兰金融体系主要遵循四大原则:利息禁止和风险共担、物质性、没有剥削以及不为有害活动融资(Khan, 2010)。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伊斯兰金融的稳定性比传统金融更高,能更好应对债务与杠杆所导致的经济危机(Darrat, 1988)。另外,也有学者认为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Abedifar, 2014)。
2006年马来西亚政府提出要将马来西亚打造成国际伊斯兰金融中心(the Malaysia International Islamic Financial Center),强调要加速对伊斯兰债券、基金、银行、保险的发展,重视对伊斯兰人才的培养,加强风险管理,明确了要大力发展伊斯兰金融的政策方针。除此之外,马来西亚政府还通过多项措施来发展伊斯兰金融:在马来西亚伊斯兰金融萌芽阶段,允许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符合伊斯兰教义的金融产品,借此来带动伊斯兰金融的快速发展。2001年与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共同达成了国际伊斯兰金融市场协议,旨在促进伊斯兰债券的发展,完善其他伊斯兰金融产品交易平台。2002年,促成伊斯兰国际组织——伊斯兰金融服务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伊斯兰金融尤其是银行业的统一监管体系的构建,同时扩大了自己在国际伊斯兰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2003年,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批准了3家国际伊斯兰银行进入马来西亚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了本国伊斯兰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2010年,马来西亚成立了国际伊斯兰流动资金管理公司,主要经营短期伊斯兰金融产品,丰富了伊斯兰金融产品的种类,扩大了伊斯兰金融产品的市场。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伊斯兰金融在马来西亚多个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以伊斯兰银行为例,马来西亚于1983年颁布了伊斯兰银行法,并且成立了马来西亚伊斯兰银行(Bank Islam Malaysia Berhad),这是马来西亚第一家伊斯兰银行。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伊斯兰银行的总资产在2017年年底达到了643022百万林吉特,是2007年的近7倍,伊斯兰银行资产占全部银行资产的比率也由7.8%上升到了25.2%,经济地位和竞争力持续上升(马来西亚伊斯兰银行总资产及其占全部银行总资产比率见图2.6)。路透社发布了2015年伊斯兰金融发展报告,报告指出,马来西亚伊斯兰金融资产(包括存款、债券、基金等)总额达到4150亿美元,位于全球之首,并远远超过伊斯兰资产分别为413亿美元和345亿美元的沙特阿拉伯与伊朗。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提高本国伊斯兰金融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希望将本国伊斯兰金融产品和伊斯兰保险在全球的占有率从2009年的8%和11%提高至13%和20%,继续占领海外市场,扩大影响力。

图2.6 马来西亚伊斯兰银行总资产及其占全部银行总资产比率图
资料来源:马来西亚央行。
马来西亚政府建立了独一无二的金融“双系统”,即伊斯兰金融系统与传统金融系统并行。马来西亚政府大力推动伊斯兰金融的发展,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立税收优惠和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等措施,使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更具现代化、发展更全面的伊斯兰国家。马来西亚作为六大伊斯兰金融市场之一,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对其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伊斯兰金融的发展,丰富了穆斯林可选择的金融品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有利于减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六、中马金融合作现状
(一)签署双边互换协议
自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8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是马来西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国目标国。为了使双边贸易和投资活动更加顺畅,2009年2月,马来西亚与中国签署了规模为800亿人民币或400亿马币的双边互换协议。2012年两国续签该协议,2015年,两国将协议规模扩大到1800亿人民币或900亿马币,进一步强化了两国之间的金融连接。另外,马来西亚央行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吉隆坡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进一步提高了双方贸易往来与投资合作的便利性,降低贸易和投资汇率风险和结算成本,进一步完善两国的金融合作机制。
(二)银行业合作
目前,中马两国的银行业合作较多,有3家中资银行进驻马来西亚,也有3家马资银行进驻中国(中马银行业合作情况见表2.8)。通过银行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两国的经济和金融合作。
表2.8 中马银行业合作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网站。
(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两国双园建设
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中马通过“一带一路”不断加强双方的交往合作。另外,两国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建设为契机,推动两国企业进行相互投资。据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统计,2016年马来西亚对中国直接投资金额达到22.1亿美元。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 2016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流量为18.3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投资范围也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取代美国和日本,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外资来源国。马来西亚已日益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东南亚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