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长安城仍飘着细雪,十二乘装满了彩礼的马车停在哥舒府门前。拜门的冰人姓裴,生得珠圆玉润,腰间悬着官媒冰人的身份铜牌。后头杨府的十几个侍从捧着鎏金礼盒鱼贯而入,礼盒上的朱漆牡丹纹在日光里鲜艳夺目,像极了哥舒翰在战场上破开敌人胸膛时绽放的血花。
正堂内,哥舒曜捏着茶盏,指节泛白。哥舒家血脉多元,融合了突厥老贵族的豪迈、于阗王室的神秘,以及汉人士族贵女的温婉。作为哥舒翰的嫡长子,哥舒曜生于长安,八岁便随侍御前。他不仅继承了父亲英武俊朗的立体五官,更兼具汉人的儒雅、于阗人的温和,以及在宫廷中养成的矜贵气质。
裴冰人恭声道:“哥舒少卿,右相大人已依礼备下三书六礼。纳采之礼,为玄纁束帛、俪皮十张,问名之帖亦已备好……右相大人特意叮嘱,务必要问明贵府娘子的生辰八字,以便请钦天监择一良辰吉日,让右相公子与贵府娘子早日完婚。”
显而易见的是哥舒曜素日的温和与眼前的裴冰人毫不相干,裴冰人的话音刚落,哥舒曜的眼眸瞬间冷厉如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我家小弟新丧,家中尚处悲恸之际,右相大人却如此迫不及待,竟要逼娶我小妹。只是不知家父在石堡城军帐中给右相回信之时,帐外可正飘着吐蕃人的箭雨!“茶盏重重搁在案上,如钟磬振耳,哥舒曜又道:“劳烦裴使转告右相,父亲在石堡城未必就能全管得了长安的家事,小妹的庚帖得等援兵、粮草到了石堡城下才能交给杨府。“
裴冰人肥脸微僵,随即又堆起笑:“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令尊威震吐蕃战功赫赫又如何?还不是陛下的臣子,右相受陛下爱重,令尊的奏折送到御前,右相一句话就能劝陛下搁置,一句话就能让陛下批复。说什么就是什么。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洛河将军少年英才也无法幸免,令尊已经不年轻了,哥舒少卿忍心令尊总在边塞磋磨岁月吗?如今石堡城的局势,若右相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援兵、粮草自会速速前往,令尊也能早日班师回朝,安享太平。退一万步说,这战事继续拖延下去,于大唐边疆,于江山社稷又有何益处呢?“
杨国忠独揽大权,行事专横,其种种行径无疑是误国误民之举。然而,裴冰人却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将这一切歪曲得好似是哥舒家不通情达理、不识大体一般。哥舒翰身为一代名将,军功赫赫,重兵在握,却因杨国忠在朝中处处掣肘,无奈嫁女了事。只是门荫入仕的哥舒曜忍不得一时,徒逞口舌之快,最后自然是免不得自取其辱的下场。
哥舒曜闻言,心中虽愤懑不已,却仍强作笑颜,说道:“往昔,有仙师曾为吾妹批算八字,言她乃灵通惠女降世,身负祛世间鬼魅之重任。杨家公子仁厚聪慧、心地纯善,与小妹实乃天造地设之良配。”语罢,他抬手示意,一旁老家人心领神会,即刻呈上一个彩绘木盒,哥舒曜接过木盒,将盒子中哥舒云的庚帖交到裴冰人手上。
裴冰人得了哥舒云的庚帖,便不再与哥舒曜纠缠,又不痛不痒地说了两句便起身告退了。
裴冰人离开后不久,正堂左侧的茶室里走出两个少年男女。少年是哥舒翰的次子哥舒晃,他身形高挑,微卷的黑发下,是一双幽邃如夜的眼眸,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英俊的面孔上满是愤怒。少女正是被杨国忠点中受害者的哥舒云,她比哥舒晃只矮了小半个头,肌肤如雪,微卷的黑发垂到腰间,大而明亮的眼睛宛如两汪清泉正忍不住滴滴答答地淌下泪来。
“哥!”哥舒晃气得不轻,道:“阿云可是我们唯一的妹妹!从小捧着手心上宠大的,难道就这样让他们欺负吗?”
哥舒曜神情凝重,低声道:“阿晃,边境数载战火未息,小河舍身战死。父亲年迈,如此苦战,他还能支撑几回?一旦父亲力竭,我哥舒家将何去何从?石堡城又该托付于谁?你……能接过这重担,替父亲守护这一切吗?”
哥舒晃一时语塞,哥舒曜拍了怕哥舒云的肩膀,道:“阿云,正如父亲说的,你且嫁过去,在杨家只管撒泼打滚作威作福,等父亲缓过这阵回到长安,定会去杨府带你回家的。”
哥舒云擦去眼泪,从袖间拿出随身的短刃,道:“大哥、二哥,放心。我从小跟三哥一起学武,那个杨晓要是敢碰我一下,我就让他断子绝孙!”
日子一天天过去,仲春时,哥舒府和杨府的订婚礼成,哥舒翰也终于在石堡城等到了援军和粮草。
哥舒云心情不好,哥舒曜就让哥舒晃常带哥舒云出去散心。这天眼见就要宵禁了,哥舒晃让哥舒云先回去,自己却没打算往回走。哥舒云喝了点酒,揉了揉眼睛,不解道:“二哥,你这是要在外头留宿吗?”
哥舒晃神色古怪,道:“嗯,我去寻个朋友。”
哥舒云觉出不对,拽住哥舒晃的袖子,道:“二哥莫要诓我。”
哥舒晃本也没想瞒她,低声道:“阿云,父亲危局已解,你又何必真的嫁给杨晓。”
哥舒云眼前一亮,道:“哥哥,你有办法?”
哥舒晃道:“我前几日打听到了,长安鬼市的入口,我今晚就去打探一下,若能买到假死之药,你便能金蝉脱壳,等风头过了再回来便是。
哥舒云闻言连连点头,道:“二哥所言甚是!鬼市不知有甚危险古怪,我陪哥哥同去可好?
哥舒晃摇头道:“明知危险,我又怎么可能带你同去!”
哥舒云乃是将门虎女,从小又同三个哥哥一起长大,生得貌美脾气性格却同假小子一般。她干脆挽着哥舒晃的胳膊,道:“二哥,长安鬼市,多刺激啊!带我一起去嘛!”
哥舒晃知道拦不住妹妹,只得道:“那你不能乱跑,那个鬼地方我也没去过,要是走散了,我可找不到你!”
哥舒云即可答应:“放心,我绝不乱跑!”
更鼓敲响,日影西沉,朱雀街西桓原观后头的碎石子路上的昏灯便渐次亮起。
哥舒云跟着哥舒晃往深处走着,一阵寒风吹起路上的尘土,她不自觉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哥舒晃低声道:“莫怕。”
“谁……谁怕了。”哥舒云有些结巴,哥舒晃拉着她的手,笑道:“自然是我怕。”
更往里走,碎石子路的尽头是一条向下延伸的青石板路,地上的缝隙里残留着古怪的褐色液体,像凝固的陈旧血迹,每踩一步石板下都会发出黏腻的“唧咕“声。街角立着半截腐朽的槐木,树干上嵌着七八个头颅骨,眼窝处插着豆油灯,火苗呈幽蓝色,将路过者的影子拉扯成扭曲的怪物形状。哥舒云忽然被摊位上一串晃动的“风铃“吸引——那是用婴儿指骨穿成的链子,每个指骨上都系着极小的羊皮卷,卷上用朱砂写着模糊的人名。
“客官可听说过过'往生铃'?“摊主是个缺了半只耳朵的中年男子,指尖反复摩挲着腰间悬挂的脐带,“取未满百日夭折的孩儿指骨,用其母血浸七七四十九日,唤魂最是灵验。“他忽然凑近,腐牙间喷出酸臭气息:“上个月有位娘子,用自己的子宫换了三串铃,夜夜在坟前摇铃,竟真让她听见了死胎在棺木里啼哭呢。“
转过街角,忽见前方围了一圈人,中央摆着青铜巨鼎,鼎中沸水煮着半透明的絮状物,偶尔浮出一两根断发或指甲。鼎旁立着块歪斜的木牌,写着“孟婆汤分魂羹,忘前尘者三钱,断生魂者十两“。穿月白襦裙的女子正用银勺搅动鼎汤,袖口滑落处露出整条手臂的刀疤,每道疤痕都嵌着细小的金箔,在火光下泛着冷光。
“我要断生魂。“戴帷帽的书生递出一方绣着并蒂莲的帕子,帕角染着暗红血迹,“把我和表妹的魂魄斩开。“女子接过帕子浸进汤中,鼎内突然腾起紫烟,传来似男似女的哭声。哥舒晃注意到书生的影子正在脚下慢慢分裂,仿佛有另一个透明人影要从他体内挣出。
再往前是个悬挂着百具棺材的摊位,最小的棺材不过巴掌大,里面躺着用蜂蜡封裹的胎儿,最大的棺材则有丈许长,棺盖半开,露出半截穿着官服的枯骨,腰间玉带上还挂着半块残缺的鱼符。“这是往生棺……童棺盛夭折魂,官棺镇怨死鬼。“驼背摊主用铁钩敲打着棺木,发出空洞的回响“这是'双生棺'……“他指向另一具棺木,“前日有对孪生姐妹来换,妹妹躺进去后,姐姐的脸就开始长出妹妹的胎记,啧啧,如今连声音都变了呢!“
哥舒云忽然撞上一个踉跄的老妪,对方怀里的竹篮打翻,滚落出十几颗眼球,每颗眼球都在地面上滴溜溜转动,眼白处布满血丝,瞳孔正对着不同的方向。“我的望乡眼!“老妪慌忙捡拾,浑浊的眼眶里空空如也,“用来看阴间亲人的眼,客官若有想见的亡魂,拿阳间的'念想'来换——“她突然抓住哥舒云的手腕,指节瘦得像鸡爪,“比如你随身的那把短刃,刃上染着灵气,正合适助亲人的魂魄归来……“
哥舒晃急忙拽开有些动心的妹妹,却见老妪用舌尖舔舐着一颗眼球,眼球突然发出孩童的哭声:“娘,疼……“
不远处的雾气中传来断断续续的算盘声,某个摊位前围满了披麻戴孝的人,摊主正用白骨算盘计算着什么,每拨动一枚骨珠,就有一张泛黄的纸单飘出,纸上写着死者的姓名和“阳寿余账“。
“李老爷您看,“摊主指着纸单上不断渗血的字迹,“您家老太爷在阴间借了十八贯冥债,若不赶紧烧些带纹路的纸钞,下月就要被拉去磨盘狱了。“穿绸缎的老者颤抖着递出一匣子金箔,摊主却冷笑:“阳间的金子在阴间不过是废铁,得用活人的'生气'来换,“他突然盯着老者的太阳穴,“您左眉尾的黑痣,可是生下来就有的?割下来给我,算抵五贯债。“
当兄妹二人终于在骷髅头祭坛前见到孟婆时,她脚边正跪着个哭哭啼啼的小娘子,鬓角插着的白蝶发簪正在渗出黑血。“我要回魂香!“小娘子扯着孟婆的衣袖,“我男人刚咽气,我想要让他魂魄多留三日……“
孟婆慢悠悠拨弄着玉瓶上的铜链,链上串着十二枚人牙:“回魂香需用活人三载阳寿换,留魂有什么意思,你可看见那边的'寿烛摊'了?“她抬手指向雾中忽明忽暗的红点,“可以借身还魂……“孟婆忽然露出缺了门牙的笑容,“你的魂魄就该去阴间替你男人当差了。“
积水倒映着昏黄的灯笼,灯笼的形状各异,有的像滴血的眼睛,有的似枯瘦的手掌,在风中摇曳不定,投下诡异的影子。街道两旁的摊位参差不齐,摊主们或坐或站,模样古怪。有的脸上缠着绷带,只露出一双泛着绿光的眼睛;有的穿着破旧的长袍,皮肤苍白如纸,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
兄妹二人继续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忽然,一阵婴儿的哭声传来,尖锐而凄凉。哥舒云浑身一紧,循声望去,却只见一个穿着破旧红衣的老妇坐在摊位前,怀中抱着一个布娃娃,哭声正是从布娃娃口中传出。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仔细一看,那些灯笼竟是用人皮制成,上面还隐约可见一些细小的纹路,像是人的血管。
“两位客官,买盏灯笼吧,照魂灯,能照见往生之路。“老妇沙哑的声音响起,抬头看向他们,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嘴角勾起一丝诡异的笑容。哥舒晃连忙拉着妹妹避开,却听见身后传来“咯咯“的笑声,回头一看,那布娃娃的眼睛竟变成了红色,直勾勾地盯着他们。
继续前行,又一个摊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摊主是个身材瘦长的男子,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手中拿着一根骨笛,正吹奏着低沉的曲调。摊位上摆着一些瓶瓶罐罐,里面装着黑色的液体,还有一些动物的骨头。随着骨笛的声音,周围的雾气渐渐凝聚,形成了几团鬼火,在空中飘来飘去。
“客官,要不要来点黄泉露?喝了能让人梦见已故的亲人。“男子突然开口,声音像是从地底传来,带着一丝阴冷。哥舒云想起三哥,心中一动,刚要开口,却又被哥舒晃拉住:“别信这些。“。
两人走了许久,前方突然出现一片空地,中间摆着一个巨大的骷髅头,骷髅头的眼睛里燃烧着绿色的火焰,周围环绕着一圈小骷髅灯。一个身着黑色长袍的老妇人坐在骷髅头前的石台上,。她的头发雪白,垂落在肩上,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冰冷仿佛能看透人心。
“你就是鬼孟婆。“哥舒晃低声说道,之前他曾听人说起过,鬼市中有一个卖假死药的鬼孟婆,她的药能让人如同真的死了一般。
兄妹二人走上前去,鬼孟婆抬起头,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最后落在哥舒云身上,“想要假死药?“孟婆开口道,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得拿东西来换。“
“我们有青蚨钱。“哥舒晃拿出钱袋,里面装着一些泛着青光的铜钱,这是鬼市中最有信誉的货币。
孟婆冷笑一声:“老身不要钱,只要她的短刃。“
哥舒云脸色一变,暗暗握紧袖间的短刃,道:“你们怎么知道我有一把短刃?“
孟婆的眼神瞬间变得异常锋利,周围的骷髅灯突然亮了起来,照得她的脸更加阴森可怖:“小姑娘,在这鬼市中,想要得到什么,就得付出代价。你三哥洛河战死沙场,心里还带着不甘,这可是鬼市最好的养料。“
哥舒云的心让她的话得生疼,她正要开口,哥舒晃抢步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道:“用我的玉佩换吧。“玉佩上刻着一只展翅的凤凰,这是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他从十二岁那年起一直贴身佩戴着。
孟婆的目光落在玉佩上,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倒是个不错的东西,凤凰衔珠佩,沾染过‘放不下’的气,罢了“”就换给你吧。“说着,她随手抛出一个玉瓶,哥舒晃连忙接住。
哥舒云心里不舍,道:“哥,这是娘留给你的。“
哥舒晃道:“娘也让我护好你的,此间不是久留之地,咱们快回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