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黄绿青蓝紫》在4月初开机,到6月中旬的时候,拍摄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没有超时延期,拍摄计划执行得很顺利。
其实到这个时候,导演黄蜀芹制定的分镜计划中,需要的镜头,已经都拍完了,剧组已经可以宣布杀青。
不过,沪影厂拨付给剧组的胶片,还剩下几盘,所以黄蜀芹想要把几个她感觉不太满意的镜头,再拍一遍,给后期剪辑多提供一点素材。
制片主任陈荣轩掌握的剧组拍摄资金,也有点剩余,可以再支撑一段时间,同样没有超支的风险,所以接受了黄蜀芹的安排。
赵风华、龚雪、殷婷如等人,对这个安排也没有什么意见,他们作为演员,当然也想拍出更好的效果。
甚至庸俗一点讲,每在剧组多待一天,就有五毛钱的拍摄补助可拿,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把这个时候的演员、剧组工作人员,想得多么高尚。
确实有张瑞芳、秦怡那样堪称时代楷模,思想觉悟很高的人民艺术家。
但是大部分人,都和上辈子的赵风华一样,只把工作当做养家糊口的手段。
像黄蜀芹、赵风华这样,在工资、补贴之后,还有巨额导演费、编剧费能拿的人,可以全心全意搞创作,把导演、编剧的工作当成人生理想,认真对待。
对那些每个月只有几十块工资的普通演员、工作人员来说,和他们谈理想谈贡献,那是强人所难。
电影制片厂的职工,和沪海钢铁厂的工人,其实没什么两样,都是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工资的劳动阶层。
对大部分来说,反正干多干少都一样,所以磨洋工已经成为工厂共同的弊政。
沪影厂还算好,因为正在修建家属楼——沪影新村,好歹有根胡萝卜吊在面前,想要得到分房指标,首先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所以,不管大家的内心真实想法如何,至少分派到手里的工作,都会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干。
现在还不像几年之后,华国电影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另外大家的思想也受到国家经济形势变化的冲击,从还能谈理想谈情怀,转变为一切向钱看。
上辈子的赵风华,壮着胆子停薪留职,下海扑腾了几下,把自己攒的工资和父母留给他的家底扑腾得一干二净,认清了自身能力和现实之后,灰溜溜地回到沪影厂,把那份没有什么前途的道具师工作一直干到了退休。
不用给父母养老,又没有妻子儿女,孤身一人的赵风华,靠着那份不算多的工资,活得还算不错。
最后还靠着沪海的房价上涨,借那套父母留给他的老房子,从无产阶级硬生生熬成为了拥有百万资产的中产阶级。
重生回来的赵风华,下定的第一个决心,就是这一世,不能再像上辈子那样碌碌无为。
他对赚钱其实没有什么执念,上辈子清心寡欲了一辈子,已经习惯成自然,对物资生活条件的要求很低。
之所以想要买房,是因为知道买房是对他这样没有什么经济头脑的人来说,最好的资产保值增值方式。
他没有想过利用重生的超前认知,囤楼发家,只想买一栋小洋楼,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坐等四十年后退休之后的身家,从百万级别变成亿万级别。
其实所谓的百万身家、亿万身家,都是虚的,因为他的住房是刚需,市值再高他也不会卖。
当然了,小洋楼是他自己要买的,沪影厂正在建设之中的沪影新村福利分房,赵风华也会想办法争取。
他本质上也只是一个俗人,没有什么高风亮节的品格。
《赤橙黄绿青蓝紫》剧组,又多拍摄了几天,把厂里配发的胶片全部用完,才宣布杀青。
大家都如释重负。
尤其是黄蜀芹、赵风华这样的核心主创,以及龚雪、殷婷如这样的主要演员,其实都背负着不小的压力。
赵风华的压力最大!
不要看他之前表现得轻松自在,和龚雪、殷婷如熟悉了之后,在她俩面前嘻嘻哈哈的,越来越没有正形,实际上这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成败,对他很重要。
他从后勤仓管临时工的岗位上,调岗到文学部编辑室,虽然有在《收获》上发表小说,证明了自己才华的正当理由,又有德高望重的厂长徐桑楚的背书,但是在沪影厂,也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
沪影厂目前在职在编的职工,有将近1500人,谁没有个三表六亲?沪海现在返城知青待岗无业的那么多人,赵风华能被招进厂在后勤库管做个临时工,已经引得无数人羡慕嫉妒了,现在又调岗到厂里的核心部门——文学部编剧室!
有些人可不管他的调岗有没有正当理由,我们连个临时工的岗位都要不到,他凭什么还能调岗?
徐桑楚为了保护赵风华这个难得的创作人才,在厂里公开放出话来:谁能够像赵风华那样在《收获》或者同级别的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不强制要求非得是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乃至散文、诗歌都行——他也能把他调到文学部去!
徐桑楚的表态,压制住了厂里明面上的议论,但是挡不住背地里私底下蛐蛐。
这个私底下蛐蛐的声音,在赵风华因为写出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样脍炙人口,短时间内便传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得到XH区、沪海市的文化宣传部门的褒奖,因此在他编剧的第一部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得到独自署名编剧的机会之后,愈发甚嚣尘上。
赵风华被调岗到文学部编剧室,暂时仍然是没有编制的实习编剧,只是在解决正式编制的排队中,得到了厂里重点培养对象的加权,还没有正式触及编制这个原则性大问题,那些人只能私底下蛐蛐几句,没有公开反对的正当理由。
但是,赵风华得到独自署名编剧的机会,就意味着他能一笔不菲的编剧费——1000块钱,在大家工资普遍只有四五十块的情况下,相当于大家两年的工资!
这就让人更加眼红了!
所以,赵风华在影片《赤橙黄绿青蓝紫》中,获得独自署名编剧的权利,不仅让他背负起巨大的压力,就连力保他的徐桑楚,都承担着职@务风险。
现在大家都在等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制作完成之后的质量审核。
如果影片质量过关,那一切好说,赵风华在24岁的年纪,参与的第一部电影,就获得独自署名编剧的权利,可以被认为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提拔新人,给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万一影片质量不过关,必将迎来铺天盖地的批评。
赵风华、黄蜀芹、徐桑楚都不会好过。
赵风华肯定是众矢之的,批评的焦点,虽然他的小说得到了读者的普遍好评,文学评论界的评价也是总体偏好,改编的剧本也得到了厂里的认可,发表在《电影新作》上之后,交流到其他电影制片厂,反馈也都不错。
但是,他的24岁的年纪,这部《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他的第一个编剧作品,在这个时候,就是原罪——尤其是他还拿了1000块的编剧费。
黄蜀芹作为导演的责任,肯定也跑不了。
连徐桑楚,因为对赵风华的力挺,也要负连带领导责任。
赵风华作为编剧和主演,全程参与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筹备和拍摄,对影片的质量是很有信心的。
所以,尽管有压力,但还不至于把他压垮。
整个剧组在沪海钢铁厂提供的外景地,从开始体验生活到拍摄杀青,经历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杀青之后,大家都身心俱疲。
这个时候也没有所谓的杀青宴,黄蜀芹宣布杀青之后,立即带着拍好的胶片,回到沪影厂,投入到后期剪辑制作工作当中,其他工作人员当场解散。
龚雪和殷婷如的借调工作,至此也暂时告一段落,原则上,应该尽快返回原单位。
但是,原则是原则,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一般都有通融的空间。
沪影厂给龚雪现在的工作单位——总政话剧团发去的借调函,要求的借调截至时间是6月30日,她在6月30日能回到总政话剧团,不耽误7月1日的工作,就没有问题。
现在距离6月30日,还有五六天的时间,扣除她搭乘火车的时间,还能在沪海再待四五天。
殷婷如作为沪海第四师范学校音乐系应届毕业生,今年上半年本来应该去实习,因为被借调来拍电影,把实习全耽误了。
万一张瑞芳不能兑现把她要到沪海演员剧团的承诺,殷婷如还能否像上辈子那样被分配到沪海第三女子中学做音乐老师,继而被学校推荐到沪海音乐学院深造,再被西影厂导演滕文骥选中参演影片《苏醒》,从而进入演艺圈,都未可知了。
所以,剧组的沪影厂工作人员,做鸟兽散,留下龚雪、殷婷如,满怀离别的愁绪,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