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结束

删除任聿礼所有联系方式的那天晚上,我蜷缩在宿舍浴室里吐得昏天黑地。

冰凉的瓷砖贴着我的脸颊,水滴从发梢滑落,分不清是淋浴的水还是眼泪。

手机屏幕亮起,是任聿礼发来的最后一条短信:「南清,我会等你,不管多久。」

我死死咬住嘴唇,直到尝到血腥味。指关节泛白,拇指悬在删除键上方,颤抖着,最终按了下去。连同那个保存着他所有语音和照片的文件夹,一起丢进了数字垃圾桶。

“结束了。“我对着空荡荡的浴室说,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第二天,我顶着红肿的眼睛去教务处提交了交换生申请。负责的老师翻着我的材料:“英国爱丁堡大学?春季学期还剩两个月就开始了,你确定吗?“

“非常确定。“我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三周后,我站在希思罗机场,伦敦阴冷的雨拍打着玻璃幕墙。手机里是任聿礼曾经的号码——我背得滚瓜烂熟的那串数字——但我终究没有拨出去。

爱丁堡的冬天冷得刺骨。

我把自己埋进图书馆,用成堆的文献和论文填满每一分钟清醒的时间。同学们说那个中国交换生南清是个怪人,总是最早到最晚走,笑起来眼底却没有温度。

小雨偶尔会给我发消息,拐弯抹角地提到任聿礼。“他好像加入了什么创业团队“,“在学校创新大赛看到他了,瘦了好多“,“今天在食堂远远看到,有女生跟他表白,他拒绝了“......

我总是匆匆略过这些部分,转而问起其他无关紧要的事。

但夜深人静时,我会偷偷搜索S大的校园新闻,在一张张模糊的合影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二月的某个凌晨,我被噩梦惊醒。梦里任聿礼站在雨里,浑身湿透,眼睛红得可怕,他说:“南清,我妈妈住院了。“我伸手想抓住他,却扑了个空。

心跳如擂,我抓起手机,鬼使神差地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响了三声后,我猛然惊醒,慌乱地挂断。

手机几乎立刻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名字。

我没有接。铃声在寂静的宿舍里显得格外刺耳,一遍又一遍,直到转入语音信箱。

一分钟后,一条短信进来:「南清,是你吗?」

我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颤抖得打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又一条消息:「我妈妈确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长期治疗。我很想你。」

手机啪嗒掉在地上。

我蹲下去捡,却发现视线模糊得什么都看不清。

胸口像是被撕开一个大洞,冷风呼啸着穿过。

那个总是温柔笑着的阿姨病了。

而任聿礼,他该有多害怕?

我抓起外套冲出门,爱丁堡的寒风像刀子般刮在脸上。

我漫无目的地奔跑,直到肺叶生疼,最后跪在王子街的鹅卵石路面上失声痛哭。

行人匆匆绕过我,偶尔投来诧异的一瞥。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没人在意一个亚洲女孩为何在深夜里崩溃。手机又震动起来,是任聿礼发来的照片——病床上,他母亲苍白着脸却依然微笑,旁边是正在给她削苹果的任聿礼,眼下有明显的青黑。

「医生说控制得好可以正常生活。」他写道,「只是需要很多钱。我在开发一个APP,已经有投资人感兴趣了。」

照片角落,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保温杯——是我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杯身上刻着“To my阿聿“。他竟然还在用。

我突然意识到,在我自私地逃离的这段时间里,任聿礼正在经历怎样的煎熬。

而他依然...依然保留着与我有关的一切。

那天之后,我开始每周去看心理医生。

Dr. Collins是个和蔼的英国老太太,她听我断断续续讲完整个故事,轻声问:“What are you so afraid of, my dear?“

我绞紧手指:“我怕...有一天他会像其他人一样离开。“

“所以你选择先离开,“她深邃的蓝眼睛望进我灵魂,“这样就不必经历被抛弃的痛苦?“

诊疗室的挂钟滴答作响,我盯着自己的倒影在Dr. Collins的眼镜片上扭曲变形。

“我七岁那年,“我第一次对人提起这件事,“妈妈送我去爸爸家过暑假,说好两周后接我。但她再也没来。爸爸把我塞给奶奶,和新妻子去了国外。“

“十二岁生日,两个家庭都忘了。我在便利店买了蜡烛插在面包上,告诉自己不需要任何人。“

“林骁...我的初恋,他说我太粘人,转身和学妹约会。我花了一年才明白,不是我不够好,只是他不够爱我。“

Dr. Collins轻轻握住我颤抖的手:“But Ren Yuli is different, isn't he?“

我哽咽得说不出话。是的,任聿礼不一样。他见过我最坏的样子,却依然固执地爱着那个残缺的我。而我回报他的,只有伤害和逃离。

“下次咨询,“Dr. Collins递给我纸巾,“我们可以聊聊如何原谅那个害怕受伤的小女孩——七岁的南清,十二岁的南清,甚至现在的南清。她们都值得被爱,不需要完美。“

离开诊所时,爱丁堡难得放晴。

我坐在草坪上,第一次点开了任聿礼的朋友圈。

最新动态是一张代码截图,配文:“凌晨三点的校园,希望南方的某人好好睡觉。“

我的眼泪砸在屏幕上。

往下滑,几乎每一条都若有若无地与我有关——我喜欢的电影,我常去的奶茶店,甚至是我曾经随口提过想去的北海道雪景。

最刺痛我心的是一张便签纸照片,上面工整地写着:“给南清买:红糖姜茶、暖宝宝、向日葵。“日期是我们分手后一周。

我关掉手机,仰头让阳光晒干眼泪。也许,只是也许,我还有机会弥补自己的懦弱。

时间像泰晤士河水一样流淌。

我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收到剑桥硕士录取通知;任聿礼的APP获得天使轮投资,他母亲病情得到控制。

我们像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世界里努力生活,却再没有交集。

直到那个深秋的学术会议。

剑桥计算机创新峰会上,我作为研究助理要做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情感识别的报告。

上台前五分钟,我翻看参会名单熟悉评委,一个熟悉的名字刺入眼帘——任聿礼,星辉科技CEO。

我的手抖得几乎拿不住激光笔。

三年了,我们会在这种情况下重逢吗?他会恨我吗?还是已经忘了我?

站在演讲台上,强光让我看不清台下的人脸。我机械地开始汇报,声音平稳得连自己都惊讶。

问答环节,一个低沉熟悉的嗓音从后排传来:“请问南博士,您的情感识别模型如何区分真实的情绪与防御性伪装?“

我的视线终于聚焦——任聿礼站在最后一排,白衬衫,黑西装,比记忆中更加挺拔成熟。我们的目光在空中相撞,他眼中是我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听见自己说,“我们的模型会分析微表情持续时间与协调性。

人类可以伪装表情,但很难完美控制所有面部肌肉的细微运动。“我停顿了一下,鼓起勇气直视他的眼睛,“就像有些人用推开对方来掩饰依恋,但心跳和瞳孔不会说谎。“

会场安静了一秒,然后响起礼貌的掌声。任聿礼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个我无比熟悉的弧度——那是他思考时的表情。

报告结束后,我躲在洗手间平复呼吸。镜中的女人化着精致的妆,穿着得体的套装,看起来无懈可击。

但我知道,只要任聿礼再叫一声“南清姐姐“,所有的防御都会土崩瓦解。

走出会场,夕阳将国王学院的尖顶染成金色。他靠在河边的栏杆上,手里拿着两杯咖啡,一杯加双份糖——我喜欢的口味。

“好久不见。“他说,声音比记忆中更加沉稳,“讲得很棒。“

我接过咖啡,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一阵电流般的触感。“谢谢。你的公司...发展得很好。“

“嗯,刚完成B轮融资。“他望着河面,“妈妈现在病情稳定了,住在三亚疗养院。“

我握紧咖啡杯,热度透过纸杯灼烧我的掌心。“任聿礼,我...“

“我交了新女友。“他突然说,“上周的事。“

世界在那一瞬间静止。河水的流动声,鸟鸣声,远处学生的谈笑声,全部消失了。我听见自己说:“那很好啊,恭喜。“

“她叫Lena,中法混血,做金融的。“他继续道,语气平静,“很独立,很理性,不会半夜让我掰苹果,也不会突然消失。“

每一个字都像刀子扎进心脏。但我只是微笑:“听起来很适合你。“

“是啊。“他终于转向我,眼睛在夕阳下像琥珀一样透明。

眼泪终于决堤。我想起Dr. Collins上周说的话:“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道可能会受伤,依然选择去爱。“

可我的刺,还是伤害了爱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