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荒芜

在我家东边,有一个天然的游乐园,村民们称为马场。我也曾多次问过母亲马场的来历,母亲也并不能说得十分肯定。大约此地在汉朝时作为战场的后方,饲养过马匹,因此而得名。

马场遍地是黄沙、白土,不大的地方竟有着许多口泉眼,有一条被上游雨水刷刻的渠沟,绵延至村子东边的刘小官坟,大抵有3公里长短。村子里大多是平地,地形险要的马场就成了敢于冒险的孩子们的探险地。摸螃蟹、捉迷藏、摘酸枣、玩儿弹弓、占山为王模拟打仗游戏,渴了就伏在泉眼上用麦秸秆儿吸上两口,或者直接掬起来就饮,清冽甘甜,好不快活。我童年许多的快乐时光,都在马场度过。

我家里在马场有三分地,每次随父母去做农活时,总想用各种办法出逃。天热时,就说口渴,然后流到泉眼处饱饮,之后再或坐或躺地在地头那一棵大桐树下乘凉。那棵桐树生得格外粗大,树根如虬螭般半露在地面,摇晃而浓密的树叶隔绝了烈日,在树下躺着看云彩真叫一个舒服,我时常会在树下忘了时间,然后在父母的唤声下撅着嘴恋恋不舍地离开。

成年以后,我奔波于各地,经历过各种有趣的事情,但始终觉得都市中花钱所购的快乐,仍比不上年少时奔跑在马场田野里来的尽兴。于是每一次回老家,我都要去马场一趟,在那里呆上十多分钟,什么也不做,只是到处看看,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习惯。

几个月前,我又回到了老家。东西放罢,就急匆匆出门。距我上次去马场,又已过去了三年,这三年,变化尤其大。去马场时要经过一个小巷子,儿时跑来跑去的巷道此刻充斥着牛粪和污泥,蒿草如十岁孩子一般高。我怔怔地望着这条巷子,极力搜寻它荒废的原因。啊,是了!曾经的邻居,大多已经搬到新村,又或者外出务工,大多数房屋已经废弃。现在居住在这一片儿的居民,大约是以前的十分之一。人少了,自然就没了人气,植物放肆地舒展张扬,无人理会。我原想穿过这条巷子,但由于实难下脚,于是只得另寻捷径。

我又实实在在地环顾四周,努力将现在的景象和曾今的热闹对应起来,但徒劳无功,对于村子来说,我已离开太久。虽然还能偶尔从父母亲口中听到某某去世了,某某搬家了之类的新闻,但毕竟我已经太久没住在村子里,对故乡,竟然有种奇怪的感觉,疏离而又亲近。我面对它,竟像面对一个我曾背叛过的挚友。往日从家中到马场,不会超过五分钟,此时却显得格外遥远。杂草无处不在,甚至掩住了必经的路。我随手捡起一根棍子,边扫边走。终于又走到了那棵大桐树旁边,现在它变成了一个宽大的树墩,其树干枝叶不知何时已经被人砍伐走了。我就坐在树墩上,看向马场的沟。我突然感到口渴,于是奔向泉眼,等到了那里发现早已被秸秆和泥土填满。我又去寻找记忆里的小渠沟,她已变得极浅,我随手翻了几块碎石,希望能抓到一两只螃蟹,哪怕是小的螃蟹,然而什么也没有。我又漫无目的地转了转,便回了家。

那个我无数次在梦里梦到的地方,此刻就真实地在我眼前,但我难以将它和儿时欢乐场联系起来。我曾想过,等什么时候带女儿回老家了,一定带她过来看看,给她讲我的童年,但现在可能无法实现了。诸如我告诉她泉眼里的水,清澈见底,甘甜得像饮料一样。若她来了兴致,让我带她去品尝,我该如何应对?

这几个月里,我已不经常梦到马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