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谋划教育“奋进之笔”,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每年毕业生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的怎么样,同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来建设。

高等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培养人才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高校怎样培养人才,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怎么学、学的如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高校如何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高级人才,其关键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高校只有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真正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部署高校的改革与转型,为我国高校建立系统化的、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将与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一起,重塑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貌。全国实施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其根本是要解决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目的是使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地方高校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为了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研究,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案例,尝试探索出一条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可行性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生动丰富的实践是促进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我们根据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表演专业要求,明确自身定位,创新教学理念,根据市场的需求作出相应调整,以学校办学定位中的服务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探索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实施科学性与特色性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基于“舞台表演式”模式下的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等发展需要的音乐表演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育改革将进一步开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精神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本书的编写具体分工:汤洁(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教师)负责全书结构以及前言、结语、附录和本书第一章至第四章的编写(共计13万字);李佩(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教师)负责本书第五章至第六章的编写(共计6万字)。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及同仁的广泛帮助,在此,深表感谢!同时,由于编者学识和经验的限制,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谨请广大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