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问题

综上,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虽然过去我国的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瓶颈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理工科博士规模增长放缓,并且高层次科技人才质量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理工科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主要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推行的背景下,针对不同学科的差异化支持方案尚不完善,相关政策缺乏对理工科研究生教育财政的具体指引。在理工科人才的教育财政方面,是应当更多引入市场机制,还是需要国家财政在其中发挥更多的协调功能?这方面还有待更深入地研究与讨论。

根据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观点,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外部性,并且对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还可能存在“低技能”均衡的市场失灵状况,国家财政应当在其中发挥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然而政府的介入也可能造成政府失灵,公共决策当中资源的配置可能存在低效,投入公共部门的资源使用也面临着低效率问题。现实当中,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存在市场失灵?财政资助的投入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形成是否有促进作用?怎样的资助方式对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规模和质量更为有效?本书试图分析市场及财政因素对理工科硕士生的博士升学意愿和学业发展的作用,进而对以上的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启示。研究将从科技人力资本的市场失灵、财政资源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发展。

(1)市场失灵:研究将分析市场失灵是否对理工科研究生升读博士学位的意愿有不利影响;如果存在市场失灵,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多的政府协调。

(2)财政资助的使用效率:研究将分析理工科研究生财政资助对博士升学意愿及学业发展的影响;并考察财政资助对潜在市场失灵领域科技人才的发展能否发挥促进作用。

(3)财政资助的配置效率:研究将分析我国对理工科研究生的财政资助配置是能否能对不利的市场失灵因素进行补偿;哪些财政制度因素影响了理工科研究生资助配置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