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学习与人际距离研究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0/34867070/b_34867070.jpg)
会员
跨文化学习与人际距离研究
更新时间:2020-11-30 10:31:13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共存互弈的当下,跨文化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在文化多元、思想多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保持跨文化学习态度,方能做到文明互鉴,“美美与共”。本书以跨文化学习理论为纲,以人际距离理论为目,结合主观理论研究方法,对留学生在本文化和异文化环境中对人际距离的体验、适应与学习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挖掘留学生跨文化学习过程中人际交往的积极与消极体验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对于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綦甲福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随着知识驱动创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本书聚焦新时代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变革问题,对相关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对象并借助相关理论凝练研究框架,回顾了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转型的历程,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分别描述当前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教师学术身份转型的应然方向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社科28.1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视角,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相关问题的阐释,系统分析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当今社会广泛运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则、相关对策与建议。社科12.9万字
- 会员全书共五章:第一章“问题提出”、第二章“教育强国与师范生培养的研究概述”、第三章“劳动教育的理论支撑”、第四章“师范生劳动教育及其培养的内在逻辑”、第五章“师范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思考”,试着从学理和实证的角度讲清楚师范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师范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可能性、可行性。社科9万字
- 会员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运作管理的课程知识体系为主干线索,聚焦铸魂育人,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探讨运作管理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实现路径。本书尤其关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教材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背景,将运作管理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每一章知识讲授提供数个课程思政教学示范案例,从而将“理论知识—思政元素—教学案社科21.6万字
- 会员本书以成都市职业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为主线,深入分析了职业体验教育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普职融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了以“全生命周期”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职业体验—生涯指导—专业探索”一体化生涯发展体系;以市域统筹、普职融通为引领,建立“市级区级校级家庭”四级统筹机制、“家园校园产业园公园”四园运行机制、“目标内容方式效果”四维监控机制;以四园同构、协同育人为路径社科9.7万字
- 会员本书梳理了以往文献对创业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创业和创业能力与素养的内涵进行解析,描绘创业的要素与本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大学生创业核心能力与素养,以及确定学生的差异化培养需求,为不同创业能力与素养的学生制定精准培养方案大纲,最后基于多元协同视角从高校、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五位一体”精准培养模式的实施建议,并结合“问题链教学”基地的实践探索,展现在高校层面开展“五位一体”精准培养模式社科14万字
- 会员二十世纪上半叶,新旧思想与力量此消彼长,世界云波诡谲,北京大学汇聚了大部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精英,是万众瞩目的中心。出什么样的题目来考选新生,颇能反映北大学人的立场、志趣及对国际的认知。1919年预科作文题:学问当以实验为基础说。1924年预科国文题:“研究国故”和“保存国粹”,是不是同样的事情?试把各人自己观察所得写出来。1925年预科历史题:我国关税失自主之权,国几等于灭亡,其故何在?其原动社科14.2万字
- 会员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学研究文集是深圳大学教师们关于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教师们对自身事业、管理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思考和感受,是特定时空范围里特定人群关于教育教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本书旨在引导教师们从跨学科创新管理知识、一流专业建设与一流课程教育特色探索、教学课堂实践工具与内容的融合、创新实践能力源动力挖掘、课程思政与管理教育中的求知、学生工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想争鸣。社科2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