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3

第一章

杜宇的手指在键盘上突然僵住,一阵尖锐的疼痛从胸口炸开,迅速蔓延至左臂。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手中的财务报表散落一地。38岁的商业精英、宇清资本创始人、曾经的音乐才子,就这样独自倒在价值千万的公寓里。

视线模糊之际,杜宇看到墙角的吉他落满灰尘,旁边是学生时代与许清在校园歌手大赛上的合影。二十年了,他再没碰过那首他们一起创作的歌。心脏的剧痛中,悔恨比死亡更清晰——他赢得了财富,却失去了音乐,失去了她,最终连健康也赔了进去。

“如果能重来...“

黑暗吞噬了最后一丝意识。

“杜宇!醒醒!下午还有课呢!“

一阵剧烈的摇晃将杜宇惊醒。他猛地坐起,瞪大眼睛环顾四周——狭窄的上下铺、贴满海报的墙面、桌上那台厚重的台式电脑。这是...他大学时代的宿舍?

“发什么呆呢?不是说今天要报名校园歌手大赛吗?网页我都给你打开了。“室友张明指着电脑屏幕。

杜宇颤抖着摸向自己的脸,没有皱纹,没有胡茬。他扑向电脑,日期显示:2005年9月15日。

十八年前?!

屏幕上是熟悉的校园论坛页面,歌手大赛报名表只填了一半。杜宇记得这一天,当年他因为胆怯最终没点提交按钮,错过了展示原创歌曲的机会,那是他后来无数次后悔的转折点。

“我帮你报了名,别谢我。“张明拍拍他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反正你也就是去凑热闹。“

杜宇没有理会,迅速搜索了几条未来几天的新闻——卡特里娜飓风、伦敦爆炸案、神舟六号...全都对得上。他翻开钱包,里面夹着和父母的合影,父亲还健在...

这不是梦。他真的回到了2005年,回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当天下午,杜宇直奔报名处。校园广场人头攒动,各社团招新的摊位排成一列。他径直走向“校园歌手大赛“的红色横幅,桌前坐着几个学生会干部。

“同学,报名表填好了吗?“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

杜宇抬头,呼吸瞬间凝滞。许清——二十岁的许清,扎着高马尾,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眼睛弯成两道月牙。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在毕业晚会上哭着问他“音乐和财富哪个更重要“的女孩,那个他功成名就后再也找不到的女孩,现在就坐在他面前,不到一米的距离。

“呃...填好了。“杜宇递出表格,手指微微发抖。

许清接过表格扫了一眼,挑眉道:“原创歌曲?勇气可嘉。初赛下周三,别迟到。“她抬头微笑,阳光穿过树叶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杜宇感到一阵电流般的悸动。这一次,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会准时到场,“杜宇听见自己说,“而且,我会赢。“

许清愣了一下,随即笑得更灿烂了:“那我拭目以待,杜宇同学。“

她记住了他的名字。杜宇转身离开,心脏狂跳不止,但这次不是因为病痛。他握紧拳头,暗自发誓:这一世,他要同时抓住音乐、财富和...她。

---

第二章初露锋芒

校园歌手大赛初赛当天,杜宇站在后台,手指轻轻敲击着大腿,节奏正是他准备演唱的歌曲。他闭上眼睛,回忆这首《岁月回声》在前世获得的荣誉——2018年金曲奖最佳作曲,让当时已经转型商人的他暗自懊悔放弃了音乐道路。

“下一位,历史系二班杜宇。“主持人的声音传来。

杜宇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灯光刺眼,他眯起眼睛看向台下。大约两百人的礼堂坐了七成满,评委席上坐着几位音乐老师,还有...他的目光停在那个熟悉的身影上——许清,作为学生会文艺部长坐在最边上,正低头在评分表上写着什么。

“我演唱的是一首原创歌曲,《岁月回声》。“杜宇调整了一下话筒,声音有些发抖,但不是因为紧张,而是难以言喻的兴奋。

吉他前奏响起,杜宇的手指仿佛有自己的记忆。这首歌他前世写了三个月,修改了无数遍,每一个音符都刻在骨子里。当第一句歌词从唇间流出时,他感到一种奇异的解脱,仿佛终于找回了失散多年的部分灵魂。

“时光是无声的河,

带走未曾说出口的歌,

我们在岸边徘徊,

拾起被冲刷的承诺...“

礼堂里的窃窃私语逐渐消失。杜宇没有看台下,但他能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副歌部分,他的声音完全放开了,饱满而富有穿透力:

“如果回声能穿越时光,

我会让每句爱你都回荡,

不让岁月偷走我们的乐章,

直到白发苍苍——“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杜宇睁开眼睛,迎接他的是几秒钟的绝对寂静,随后爆发的掌声几乎掀翻礼堂屋顶。评委席上,几位老师交头接耳,而许清直直地望着他,手中的笔悬在半空,忘了落下。

杜宇鞠躬致谢,嘴角微微上扬。这只是开始。

走下舞台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拦住他:“同学,你那首歌真的是原创吗?我在网上从来没听过。“

杜宇认出了说话的人——陈默,校园音乐社团的团长,前世在本地音乐圈小有名气。“当然,需要我给你看手稿吗?“他平静地回答。

陈默推了推眼镜:“不,只是...太成熟了,不像学生作品。“

“谢谢夸奖。“杜宇微笑,心里清楚这种质疑以后还会有很多。

比赛结果毫无悬念,杜宇以最高分晋级复赛。当他收拾吉他准备离开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杜宇同学,等一下。“

许清快步走来,马尾辫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你的歌...很特别。“她递给他一张传单,“文艺部下周招新,希望你能来。“

杜宇接过传单,指尖不经意相触,一丝微妙的电流窜过。“我会考虑的,谢谢。“

“那首歌,“许清犹豫了一下,“听起来像是有故事的人写的,不像我们这个年龄能创作出来的。“

杜宇心跳漏了一拍。她总是这么敏锐,前世也是如此。“也许我比较早熟。“他半开玩笑地说。

许清笑了笑,没再追问。“周三复赛见,杜宇。“

回宿舍的路上,杜宇的大脑已经开始规划。加入文艺部是个接近许清的好机会,也能拓展校园人脉。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开始另一项计划——投资。

宿舍里,张明正躺在床上玩手机。“哟,大明星回来了。“他拖长声调,“全系都在传你今天的表演。“

杜宇没理会话中的酸味,打开电脑。“运气好而已。“

“运气?“张明坐起身,“上学期音乐选修课你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现在突然会写歌了?“

杜宇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秒。他忘了这个细节。“私下一直在学,没告诉你而已。“他轻描淡写地回答,迅速搜索起股市信息。

张明狐疑地看着他,但没再说什么。

屏幕上的股票走势图让杜宇心跳加速。记忆中的几个关键节点清晰浮现——贵州茅台、万科A、中信证券...这些在前世让他错过的机会,现在正乖乖躺在K线图上等他采摘。他翻开笔记本,郑重地写下几个股票代码和日期。

“10月28日,中信证券启动...“他小声嘀咕,然后突然停住。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许清的名字旁边,他无意识地画了一个问号。

许青山。这个名字像闪电般劈进他的脑海。许清的表哥,十年后叱咤商界的投资奇才,创立的风投公司市值超过千亿。前世杜宇只在财经杂志上见过他,但许清曾经提过这个亲戚。

如果现在就能搭上这条线...

杜宇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想法。但首先,他需要第一桶金。看了眼钱包里仅剩的八百块钱,他苦笑了一下。前世这时候,他每月生活费只有一千五,根本没钱投资。

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杜宇同学,我是今天比赛的评委李老师。你的创作很有潜力,有兴趣来音乐系旁听我的作曲课吗?“

杜宇眼前一亮。李岩教授,前世培养出多位知名音乐人的伯乐!他快速回复了同意,同时一个想法浮现在脑海:或许可以卖歌?

第二天中午,杜宇在食堂遇到了许清。她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摊开一本乐理书。杜宇端着餐盘走过去:“可以坐这里吗?“

许清抬头,略显惊讶,然后点点头。“复赛准备得怎么样?“

“在写新歌。“杜宇坐下,“听说文艺部缺会作曲的人?“

许清眼睛一亮:“你看到我们的招新海报了?“她压低声音,“老实说,文艺部现在就是个空架子,有才华的都去音乐社团了。陈默没少挖我们墙角。“

杜宇笑了:“所以我更该去文艺部了。“

“真的?“许清放下筷子,“那明天下午四点,学生活动中心面试...虽然对你来说只是走个过场。“

“我会准时到。“杜宇顿了顿,“对了,听说你表哥是许青山?“

许清的表情瞬间警惕起来:“你怎么知道?“

“听人提起过,说他是商学院的传奇人物。“杜宇装作随意地回答。

“哦。“许清放松下来,“他去年毕业去深圳了,偶尔会给我寄些稀奇古怪的电子产品。“她犹豫了一下,“你对他感兴趣?“

杜宇摇头:“只是好奇。我最近对投资有点兴趣。“

“投资?“许清笑了,“你到底是音乐人还是商人?“

“两者不冲突。“杜宇意味深长地说。

饭后,杜宇直奔图书馆。在经济学区找到几本投资入门书籍后,他找了个僻静角落,翻开笔记本开始详细记录记忆中的每一个重要财经事件。2006年的大牛市,2007年的股灾,2008年的金融危机...每一个时间节点都精确到月。

“找到你了。“张明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这两天神神秘秘的,在干嘛?“

杜宇下意识合上笔记本:“准备复赛。“

张明瞥了眼桌上的投资书籍,挑眉道:“突然对股票感兴趣?“

“随便看看。“杜宇转移话题,“你认识许清的表哥吗?许青山。“

“那个疯子?“张明拉过椅子坐下,“听说他大四时借了二十万炒股,差点被退学。后来不知怎么赚回来了,毕业就去了深圳。“他凑近杜宇,“你最近很不对劲,又是写歌又是问这些。“

杜宇平静地迎上他的目光:“人总会变的。“

“变得也忒快了。“张明嘀咕着,目光落在杜宇没完全合上的笔记本上,那里露出一角股票代码。

杜宇迅速合上本子,起身离开。他需要找个更安全的地方记录这些信息。张明的怀疑是个麻烦,但眼下更重要的是——周五发生活费后,他要用那点钱开始第一次投资。

复赛前三天,杜宇收到了李岩教授发来的几份音乐制作需求。有家本地广告公司在征集广告曲,酬金五千元。对现在的他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通宵写完广告曲后,杜宇揉了揉酸痛的手腕。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凌晨四点。他打开股票账户,刚刚转入的生活费一千五百元静静躺在那里。周一开盘,这笔钱将全部买入中信证券。

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杜宇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这一世,音乐和财富,他全都要。

---

第三章双线并进

校园歌手大赛复赛当天,礼堂比初赛时拥挤了一倍。杜宇站在后台幕布旁,透过缝隙看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很多站着的人,还有举着手机拍摄的——这在2005年还算新鲜事。

“听说今天有电视台来采访。“陈默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语气酸溜溜的,“托你的福,这比赛突然受关注了。“

杜宇只是点点头,注意力集中在调音上。今天他准备的是一首轻快的民谣《纸飞机》,同样是前世他三十岁后才创作的作品。吉他弦微微震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下一位选手,历史系杜宇!“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杜宇走上舞台,灯光打在脸上,微微发热。这次他看清了台下——前排坐着几位拿着摄像机的记者,旁边是许清,她今天穿了件淡蓝色连衣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这首歌叫《纸飞机》,献给所有还有梦想的人。“杜宇对着话筒说,目光不经意间与许清相遇。

吉他前奏响起,轻快得像一阵夏日的风。杜宇的声音清澈而富有穿透力:

“折一只纸飞机,载满年少秘密,

穿过教室窗户,飞向未知天际,

老师摇头叹气,说这不切实际,

可是青春不就是,一场华丽冒险...“

台下开始有人跟着节奏拍手。杜宇看到许清嘴角微微上扬,手指在膝盖上打着拍子。唱到副歌时,几个女生突然尖叫起来,这在前世的校园比赛里可不常见。

“纸飞机啊纸飞机,带我去远方,

就算坠落又何妨,至少追逐过太阳——“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杜宇听到有人喊“安可“。评委席上,李岩教授带头站起来鼓掌。杜宇鞠躬致谢时,注意到许清正和身旁的评委低声交谈,眼神里闪烁着某种他读不懂的情绪。

回到后台,几个陌生同学围上来要签名,杜宇有些恍惚地应付着。十八年前,他可从未体验过这种待遇。

“表现不错。“许清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旁,递来一瓶矿泉水,“李教授想推荐你去市里的音乐节,让我问问你的意思。“

杜宇拧开瓶盖,水冰凉清甜。“你们文艺部不是要办校园音乐会吗?我可以两个都参加。“

许清挑了挑眉:“你倒是贪心。“她停顿了一下,“不过确实有件事想请你帮忙。音乐会缺个压轴节目,我在想...“

“我们可以合作一首歌。“杜宇接过她的话,看着许清惊讶的表情,补充道:“初赛那天我路过琴房,听到你弹钢琴。很有天赋。“

许清的脸突然红了:“你...你听到了?那只是随便弹弹。“

“那首小调?绝对不是随便弹弹。“杜宇直视她的眼睛,“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为它填词。“

许清的眼睛亮了起来,正要回答,一个粗犷的男声插了进来:“杜宇同学?“

转头看去,一个留着络腮胡、穿着皮夹克的中年男子站在面前。“我是'蓝调'酒吧的老板赵刚,有兴趣来我那儿驻唱吗?周末晚上,一小时两百。“

杜宇瞬间记起这家酒吧——前世本地最有名的音乐人摇篮,很多后来成名的歌手都从这里起步。他伸出手:“很荣幸,赵老板。“

赵刚递给他一张名片:“复赛结束后来试唱。“说完便转身离开,留下一股淡淡的烟草味。

许清若有所思地看着赵刚的背影:“你知道'蓝调'是什么地方吗?“

“音乐人的试金石。“杜宇微笑道。

“你好像对很多事都出奇地了解。“许清眯起眼睛,“尤其是超出我们年龄的东西。“

杜宇心跳漏了一拍,急忙转移话题:“关于我们的合作,明天下午琴房见?“

许清点点头,临走前回头说:“对了,复赛结果下周公布,但我可以先告诉你——你晋级了。“

看着许清离去的背影,杜宇长舒一口气。他掏出手机,有一条新短信。是证券公司的通知:他上周买入的中信证券股票,已经上涨了15%。

两小时后,杜宇坐在网吧角落,盯着股票走势图。屏幕的蓝光映在他专注的脸上。根据前世的记忆,这支股票下周将迎来一波更大的涨幅。他算了一下,如果现在全部卖出,能赚两百多,但若等到下周...

“果然是你。“

杜宇猛地回头,张明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两瓶可乐。“寝室找不到你,猜你就在这儿。“他递过一瓶可乐,目光扫向电脑屏幕,“炒股?“

杜宇迅速关闭页面:“查点资料。“

张明拖过旁边的椅子坐下:“别装了,我看到你的交易记录了。“他压低声音,“你哪来的钱投资?该不会是借了校园贷吧?“

“生活费省下来的。“杜宇含糊地回答。

“得了吧,就你那点生活费?“张明嗤笑一声,“最近系里都在传,说你在外面接私活,连课都不上了。“

杜宇皱眉:“谁说的?“

“大家都这么说。“张明喝了一口可乐,“许清知道你这么'多才多艺'吗?“

杜宇握紧了鼠标。前世张明就是这样,表面关心,实则处处与他较劲。“我的事不劳你操心。“

“随便你。“张明站起身,“不过提醒你,学生炒股没几个有好下场。你表哥许青山当年差点被退学,记得吗?“

杜宇一愣:“什么表哥?“

“许清没告诉你?“张明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看来你们关系也没那么近嘛。“说完便离开了网吧。

杜宇盯着张明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看来张明已经在调查他了,而且似乎对许清也有某种关注。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天下午,杜宇提前二十分钟来到琴房。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钢琴声——正是那天他听到的旋律,但更加完整、流畅。他轻轻推开门,看到许清背对着门口,纤细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舞动。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音符像有了实体,在空气中流转。杜宇屏住呼吸,这首曲子在前世从未出现过,是许清放弃音乐梦想后被遗忘的作品。

曲子进入高潮部分,许清的身体随着节奏微微前倾,头发从耳后滑落。杜宇不自觉地向前一步,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琴声戛然而止。许清转过头,脸颊泛红:“偷听别人是很不礼貌的。“

“抱歉。“杜宇走到钢琴旁,“但这太美了,我忍不住。“

许清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腾出位置:“它还没有名字。“

杜宇坐下,手指轻轻抚过琴键:“我听到的是...一种期待,还有一点忧伤。像是等待某件重要的事发生。“

许清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这正是我想表达的。“她犹豫了一下,“我把它叫做《未至之时》。“

“完美。“杜宇真诚地说。他拿出几张纸,“我试着填了词,你看合不合适。“

许清接过纸张,轻声读出来:“'在每一个转角,我以为会遇见你,在每一首情歌,我练习说爱你...'“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成了耳语。

琴房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杜宇能闻到许清身上淡淡的茉莉花香,看到她睫毛在脸上投下的细小阴影。

“这个词...“许清抬起头,正好与杜宇四目相对。

“不喜欢可以改。“杜宇迅速说,突然感到一阵紧张。前世他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即使在最关键的商业谈判上也没有。

“不,它很...贴切。“许清移开视线,“我只是好奇,你怎么能这么准确地捕捉到曲子的情绪。“

杜宇沉默片刻:“也许是因为创作者之间有种特殊的共鸣。“

许清笑了:“那我们试试合一遍?“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们反复修改、调整。杜宇建议在第二段加入弦乐编排,许清则完善了过渡段的和弦进行。当两人一起唱完最后一段时,窗外已是黄昏。

“天哪,这么晚了!“许清看了眼手表,“我六点还有学生会会议。“

杜宇帮她收拾乐谱:“我们什么时候再排练?“

“周三下午?“许清将乐谱塞进背包,“对了,赵老板让我告诉你,周五晚上八点去试唱。“她停顿了一下,“我会去看的,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求之不得。“杜宇微笑道。

许清离开后,杜宇独自在琴房又待了一会儿。他打开手机,查看股票账户——中信证券又涨了3%。按照这个速度,到下周他就能有足够的本金买入那支即将暴涨的科技股。

但更让他心情愉悦的是刚才与许清的合作。前世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音乐交流,那时的杜宇太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从未真正欣赏过许清的才华。

走出琴房,杜宇迎面碰上了最不想见的人——张明和几个同学站在走廊上,似乎在等他。

“哟,大音乐家终于出来了。“张明夸张地鼓掌,“和许部长独处一下午,收获不小吧?“

杜宇径直走过他们:“让一下。“

“急什么?“张明拦住他,“听说你要去'蓝调'驻唱?那种地方鱼龙混杂,小心被带坏啊。“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插嘴:“张明也是关心你。最近你神神秘秘的,课也不上,大家都很担心。“

杜宇扫视一圈,这几个人都是张明的跟班。“谢谢关心,但我有自己的规划。“他推开张明的手,大步离开。

身后传来张明刻意提高的声音:“你们知道吗?他最近迷上炒股了,整天泡在网吧。许清要是知道...“

杜宇握紧了拳头,但没有回头。现在与张明冲突只会让事情更糟。他需要专注在两件事上:音乐和投资。至于张明...只要不影响他的计划,暂时可以无视。

周五晚上七点半,杜宇背着吉他站在“蓝调“酒吧门口。这家位于校园后巷的小酒吧装修简陋,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酒吧内部比想象中宽敞,昏暗的灯光下,几十张木桌围着一个小型舞台。墙上贴满了过往表演者的照片和海报。赵刚正在吧台调酒,看到他招了招手。

“来得正好,八点半上场,唱三首。“赵刚递给他一杯柠檬水,“台下那些可都是真懂音乐的,别掉链子。“

杜宇点点头,环顾四周。许清还没到。他选了角落的位置坐下,调试吉他。

八点十五分,许清匆匆推门而入,头发上还带着雨滴。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却让杜宇移不开眼。

“下雨了?“杜宇递给她纸巾。

“毛毛雨。“许清擦着头发,“紧张吗?“

杜宇摇头:“习惯了。“这倒是实话,前世他后来参加过无数商业演讲,比这规模大得多。

赵刚走上舞台,敲了敲话筒:“今晚有位新人试唱,历史系的杜宇,最近校园歌手大赛的红人。大家给点掌声!“

稀稀拉拉的掌声中,杜宇走上舞台。灯光直射眼睛,他看不清台下,但能感觉到许清的目光。第一首歌是他最熟悉的《岁月回声》,吉他声响起,酒吧里的交谈声逐渐消失。

“...不让岁月偷走我们的乐章,

直到白发苍苍——“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比预想的热烈。杜宇看到赵刚在吧台后点头。第二首是快节奏的原创,第三首则是翻唱当下流行的《七里香》。

唱完最后一首,台下有人喊“再来一首“。杜宇犹豫了一下,看向许清,她正微笑着鼓掌。他突然有了主意。

“谢谢大家。最后一首,是我和朋友共同创作的新歌,还没正式发表过。“他调整话筒,“《未至之时》。“

这首歌他们只排练过两次,但杜宇记得每一个音符。当他唱到副歌部分时,隐约听到台下有人跟着哼唱——是许清。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一种奇妙的默契在音乐中流淌。

表演结束,赵刚立刻走过来:“周六十点,正式驻唱,一次三百。“他拍拍杜宇的肩,“你小子有点东西。“

许清走上前,眼睛亮晶晶的:“你居然公开了我们的歌。“

“迟早的事。“杜宇收起吉他,“怎么样?“

“比排练时更好。“许清轻声说,“尤其是第二段转调那里,处理得很巧妙。“

走出酒吧,雨已经停了。夜空清澈,星星稀疏地挂着。许清突然说:“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你像个谜。“

杜宇心头一紧:“怎么说?“

“你突然会写歌,懂投资,对音乐的理解...不像我们这个年龄该有的。“许清直视他的眼睛,“就像你已经活过一次似的。“

杜宇差点被自己的呼吸呛到。她怎么会这么敏锐?“也许我只是...早熟。“

许清笑了笑,没再追问:“周六我来听你驻唱。现在得回宿舍了,门禁快到了。“

看着许清离去的背影,杜宇长舒一口气。他掏出手机,有一条证券公司发来的短信:中信证券今日涨停,他的账户余额已达到6892元。

足够买入那支即将起飞的科技股了。杜宇抬头看向星空,嘴角微微上扬。音乐和财富,两条路他都在稳步前进。而许清...她似乎正在成为这两条路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