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羽败走麦城

夜色如墨,寒风凛冽,麦城的上空笼罩着一层厚重的乌云,仿佛预示着这座孤城即将迎来的命运。城内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了死寂。关羽府内,一盏昏黄的油灯在风中摇曳,映照出几张凝重而疲惫的面孔。

关羽坐在火炉旁,右臂上的伤口已被关平小心翼翼地包扎好,但鲜血仍透过纱布渗了出来。火炉中的炭火微弱地跳动着,映照在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得格外苍白。他的长须微微颤动,眼中却依旧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赵累坐在一旁,手中握着一块湿毛巾,低声叹道:“西川千里迢迢,救兵又难以及时到达,我们不能在孤城中等死啊!”

关羽听罢,脸上露出满面愁容。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伤口,眉头紧锁,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他抬起头,沉声问道:“上庸救兵今日应该到达,为何不见动静?嗯!赵都督!”

赵累连忙应道:“在!”

关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城中粮草怎样?”

赵累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无奈:“城中无粮啊!”

关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哦?士卒怎样?”

关平接过话头,低声说道:“总计只有五六百人,而且……”

关羽的目光转向关平:“嗯?”

关平咬了咬牙,继续说道:“多半带伤。”

关羽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他从未想过,自己会陷入如此绝境。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了进来,抱拳行礼:“关将军!”

关羽抬起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哦?救兵到了?”

侍卫摇了摇头,低声回答:“救兵未到,是东吴长史诸葛瑾来见将军。”

“诸葛瑾?”关羽眉头一皱,随即冷笑一声,“请他进来!”

片刻后,诸葛瑾缓步走入府内,向关羽施了一礼:“关将军!”

关羽冷冷问道:“此刻子瑜为何而来?”

诸葛瑾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今吴侯之命,特来劝谕将军。”

“哼!坐!”关羽挥了挥手,示意诸葛瑾坐下。

诸葛瑾坐下后,缓缓说道:“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时务,君侯想必尽知。”

关羽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你说说,当今时务如何?”

诸葛瑾不慌不忙地说道:“当今君侯所统辖的荆州九郡,皆已属于他人,只剩下这区区一座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君侯的处境,令人担忧啊!”

关羽冷笑一声:“依足下之见,又当如何?”

诸葛瑾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将军,吴侯乃英明之主,德才均不下于刘皇叔,早晚必成大业。吴侯对将军素怀景仰,将军何不趁麦城未破之际,归顺吴侯?如此,将军既能重整荆襄,又可保全家眷,望将军深思!”

关羽猛地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孙权贼子怎能与我兄汉中王相提并论?我乃解良一武夫,蒙我主以兄弟相待,桃园结义三十余年,情同手足,从不相疑。汉中王委我以大任,义重如山。我堂堂丈夫,焉能背义投敌?哼!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又何惧哉?”

诸葛瑾见关羽态度坚决,仍不死心,继续劝道:“君侯!吴侯确是一片好心,愿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君侯何必如此执迷?”

站在一旁的关平再也忍不住,猛地拔出佩剑,直逼诸葛瑾:“住口!不许毁谤我父亲!”

诸葛瑾被吓得后退数步,连忙摆手:“少将军!少将军!”

关羽喝止道:“住手!子瑜之弟孔明现在蜀中辅佐汉中王,杀了他,岂不伤军师之心?退下!”

关平收起佩剑,站到了一边,但眼中的怒火仍未消散。

诸葛瑾见劝说无果,只得叹息道:“君侯,君侯!”

关羽挥了挥手,冷冷道:“休再多言,来人!”

周仓应声而出:“在!”

“将他轰出城去!”关羽下令道。

诸葛瑾无奈,只得在周仓的“护送”下离开了府内。

孙权的谋划

与此同时,荆州吴侯府内,孙权正与吕蒙商议对策。诸葛瑾站在一旁,神情凝重。

孙权感叹道:“唉,关云长真忠臣也!子明,似此如何处之?”

吕蒙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主公,今日之势,已非关羽单刀赴会时可比。他就是有冲天之翼,也难逃我布下的罗网。”

孙权点了点头:“卿有何妙计?”

吕蒙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料关羽近日之内,必将被迫弃城而走。”

孙权眉头一挑:“关羽弃城,又将如何?”

吕蒙低声说道:“关羽兵少,不会从大路逃跑。麦城正北有条险峻小路,可通西川,关羽必走此路。”

孙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嗯!”

吕蒙继续说道:“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于城北二十里之处。关羽军到,不可战,只可随其后而掩杀。其军定无战心,必奔临沮。可令潘璋引精兵五百,伏于临沮山僻小路,嘿嘿……关羽可擒矣!”

孙权拍案叫好:“好!就依卿之计而行。速命将士攻打麦城各门,只空北门,待关羽出走。”

吕蒙抱拳应道:“是!”

关羽的抉择

夜深人静,关羽在府中踱着步,眉头紧锁。关平、周仓、王甫等将领站在一旁,神情凝重。

王甫低声说道:“关将军!城中粮草已尽,原有士卒五六百人,方才清点,只剩三百余人。”

关羽长叹一声:“悔恨当初不听足下之言。今日危急,足下有何计议?”

王甫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无奈:“事至如今,就是姜子牙复生,也无计可施了。”

关羽沉默片刻,突然右臂箭伤剧烈疼痛,一个站立不稳,被关平搀扶住,斜坐在椅子上。

关平焦急地喊道:“父亲!父亲!”

将领们纷纷围了上来:“关将军!……”

关羽摆了摆手,声音低沉而坚定:“今日之败,皆我一人之过。我受汉中王重托,镇守荆州,可如今……我唯有一死相报。”

关平眼中含泪:“父亲!”

周仓也上前一步,语气坚决:“关将军!我等愿生死相随,与孙权决一死战!”

赵累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君侯!我等誓死追随君侯,决不反悔!”

王甫和其他将领也纷纷跪拜:“誓死随君侯,与孙权决一死战!”

关羽感动地站起身来,走到跪着的将领们面前,双手搀扶起他们:“诸将军,请起!请起!”

将领们站起身来,眼中满是坚定。

赵累低声说道:“君侯,上庸救兵不到,定是刘封、孟达按兵不动之故。蜀中救兵也难盼到,何不弃此孤城,奔入西川,再整兵马,以图恢复?”

关羽点了点头:“我也有此意。”

关平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父亲!北门外敌军不多,据百姓说,城北有条小路可通西川。”

关羽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今夜就走此路。”

王甫却有些担忧:“小路恐有埋伏,可走大路。”

关羽冷笑一声:“纵有埋伏,我何惧哉?传令,城中将士,严整装束,准备出城!”

将领们齐声应道:“是!”

突围前的告别

这时,夜空飘起了雪花,寒风呼啸,仿佛在为这座孤城送行。周仓来到马厩,牵出了关羽的赤兔马,并准备着青龙偃月刀。

关羽披挂整齐,手持青龙偃月刀,骑上赤兔马,率领三百余名残兵,冒着大雪向城外突围。

王甫带领着少数兵士走到关羽面前,抱拳说道:“关将军!我与部下百余人留下,死守此城,可牵制敌兵,免其追击君侯。”

关羽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这……?将军岂不是自投死地吗?”

王甫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释然:“我随君侯八年,朝夕相处,受教殊深,平生之愿已足,死而无憾。城若破,身不降,王甫只盼君侯回来救我们。”

关羽感动地握住王甫的手:“王将军!”

王甫泪流满面:“君侯一路小心,保重啊!”

关羽点了点头:“好!”

王甫转身对留守的兵士们说道:“时间紧迫,请君侯上马!”

留守的兵士们纷纷跪了下来,齐声喊道:“请君侯上马!”

关羽快步走到王甫面前,双手搀扶起他:“王将军,请起!周仓!”

周仓应声而出:“在!”

关羽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你也留下,与王将军同守此城。”

周仓愣了一下,随即跪倒在地,双手托着青龙偃月刀,声音哽咽:“关将军!自随将军多年以来,从未相离。此去西川路途艰险,我要紧随将军左右,不留在此城!”

关羽眼中含泪,上前一把抱住周仓:“我的好兄弟!”

周仓痛哭流涕:“关将军!”

关羽拍了拍周仓的肩膀,语气坚定:“有关平跟随,料无差池。王将军一人领兵守城,势孤任重。你留下,可助一臂之力。”

周仓泣不成声:“周仓不知何日才能再伺候将军哪?”

关羽含泪说道:“好兄弟!”

将士们看到这一幕,无不动容,纷纷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周仓跪在地上,双手送上青龙偃月刀:“关将军,保重!”

关羽接过青龙偃月刀,翻身上马,高声下令:“打开城门!驾!”

关羽、关平、赵累等率领残兵,冒着大雪,快速朝城外驰去……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