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翁劫厉成功制造出“辩术显形仪”,这台仪器由青铜与精铁打造而成,周身刻满了复杂的纹路,那些纹路依照《墨经》光学原理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仪器顶端,一面打磨得极为光滑的青铜镜反射着天空的光芒,下方则是一组由齿轮与连杆构成的精巧装置,连接着一个形似罗盘的圆盘,圆盘上刻满了各种符号,代表着不同的逻辑概念与思想元素。

随着“辩术显形仪”的启动,齿轮开始缓缓转动,发出清脆的咔咔声。青铜镜中射出几道光线,交织在半空中,形成了一个虚幻的光幕。众人惊讶地围拢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奇异的景象。

儒家学者荀况,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执着。他率先站出来,阐述儒家“天命观”。他声音洪亮,如同洪钟般响彻四周:“天命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世间万物皆受天命主宰,人之贵贱、事之成败,皆为上天注定,此乃不可违背之真理。”

随着他的话语,光幕上渐渐浮现出代表“天命观”的能量体。那是一个巨大的金色符文,符文闪烁着神圣而威严的光芒,四周环绕着云雾般的光晕,隐隐有龙凤之形在光晕中穿梭,象征着天命的至高无上与神秘莫测。

紧接着,名家的公孙龙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前。他身形修长,一袭白衣,神情倨傲。公孙龙以尖锐而犀利的语调说道:“‘白马非马’,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此乃基于严谨逻辑之论断,概念之区分,不可混淆。”

话音刚落,代表“逻辑悖论”的能量体在光幕中成形。那是一个由无数线条交织而成的复杂几何图形,线条闪烁着冰冷的银色光芒,不断变换着形状,时而如尖锐的棱锥,时而似扭曲的魔方,象征着逻辑的复杂与多变,以及名家对概念精确辨析的执着。

两个能量体一经出现,便在空中相互对峙。金色符文散发出的光芒试图笼罩银色几何图形,而银色线条则如锋利的刀刃,切割着金色的光晕。光芒与线条碰撞之处,爆发出一道道绚烂的火花,如同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但却带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荀况见状,眉头紧皱,加大了“天命观”的阐述力度:“人之生也,皆受天命指引,遵循天命而行,方可得道。违背天命,则必遭天谴。”随着他的话语,金色符文光芒大盛,龙凤之形愈发清晰,张牙舞爪地扑向银色几何图形。

公孙龙却丝毫不惧,冷笑一声道:“仅以天命蔽之,实乃模糊概念。世间万物皆可通过逻辑分析,明辨其异同。‘白马非马’之论,便是对概念混淆之纠正,绝非虚妄之言。”银色几何图形迅速变幻,伸出无数尖锐的线条,迎向金色符文。

二者碰撞愈发激烈,光芒四溢,能量波动如涟漪般向四周扩散。周围的人群被这股强大的力量逼得连连后退,不少人面露惊恐之色。能量的冲击使得地面出现了一道道裂痕,周围的树木也被连根拔起,树叶在空中狂舞。

在激烈的交锋中,“天命观”能量体凭借其强大的气场,一度占据上风,金色光芒几乎将银色几何图形完全笼罩。荀况面露欣慰之色,大声说道:“天命不可违,此乃千古不变之理。”

然而,公孙龙并未慌乱。他深吸一口气,以更加激昂的语调说道:“逻辑之严密,可破一切虚妄。‘白马非马’虽看似违背常理,实则蕴含深刻逻辑。若以天命一概而论,世间万物之区分又有何意义?”

随着他的话语,银色几何图形突然爆发出一股强大的反作用力,挣脱了金色光芒的笼罩。几何图形迅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银色漩涡,将金色符文卷入其中。金色符文在漩涡中剧烈挣扎,光芒闪烁不定。

荀况心中一紧,急忙再次强调:“天命乃宇宙之根本秩序,任何试图挑战天命者,皆为逆天而行。”金色符文释放出最后一股强大的力量,与银色漩涡僵持不下。一时间,整个空间仿佛凝固,两种能量体的交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周围的学者们都紧张地注视着这场思想具象化的战斗,有的支持儒家“天命观”,握紧拳头,为金色符文加油助威;有的认同名家“逻辑悖论”,目光坚定地看着银色几何图形。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翁劫厉在一旁密切关注着局势,心中暗自担忧。这场由思想交锋引发的能量对抗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如果继续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他深知,必须尽快找到一种方法,平息这场争斗,否则时空震荡将愈发剧烈,可能导致整个稷下学宫乃至整个战国时期的时空陷入混乱。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墨经》中的另一个理念——“和”。墨家主张万物和谐共生,不同的思想观点也应该相互包容,寻求平衡。或许,只有引导双方认识到彼此观点的合理性,以“和”的理念化解冲突,才能真正解决眼前的危机。

翁劫厉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上前。他大声喊道:“两位先生,且听我一言。儒家‘天命观’强调宇宙之秩序与规律,此乃对宏观世界的深刻洞察;名家‘逻辑悖论’注重概念之精确辨析,是对微观思维的严谨探索。二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若能以和为贵,相互借鉴,必能使学术更为精进,也可避免这场无谓的争斗。”

荀况和公孙龙听到翁劫厉的话,微微一怔,暂时停下了对各自观点的阐述。他们看着翁劫厉,眼中既有疑惑,也有思索。周围的学者们也纷纷交头接耳,对翁劫厉的提议展开讨论。

在众人的思索与讨论中,代表“天命观”和“逻辑悖论”的能量体也渐渐停止了激烈的碰撞。金色符文和银色几何图形悬浮在空中,光芒虽依旧闪耀,但已不再如之前那般充满攻击性。翁劫厉见状,心中稍安,继续说道:“诸位,学术之争本应是为了追求真理,而非争个你死我活。若因一时之争,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实非智者所为。”

荀况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翁先生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天命乃儒家根本信仰,不容轻易妥协。”公孙龙也接口道:“逻辑乃名家立足之本,若放弃对概念的精确辨析,名家学说便失去了意义。”

翁劫厉微微一笑,说道:“二位误会了。我并非让二位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是希望能换个角度看待彼此。儒家‘天命观’虽强调天命不可违,但在践行天命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重要。而名家的逻辑分析,正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间万物,从而更好地顺应天命。同样,名家的逻辑虽严谨,但也不应脱离实际,儒家所倡导的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可为逻辑的应用提供方向。”

荀况和公孙龙听了翁劫厉的话,陷入了沉思。周围的学者们也都安静下来,等待着他们的回应。过了许久,荀况抬起头,看着公孙龙说道:“公孙先生,或许翁先生所言有理。我们虽观点不同,但皆为追求真理。若能相互借鉴,或许能有新的感悟。”公孙龙微微点头,道:“荀先生所言极是。我亦愿放下成见,与儒家共同探讨学术。”

随着他们的话语,代表“天命观”和“逻辑悖论”的能量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金色符文和银色几何图形逐渐靠近,光芒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柔和而又充满力量的光芒。这种光芒缓缓扩散,笼罩了整个稷下学宫,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众人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场由思想交锋引发的危机,在翁劫厉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暂时的缓解。然而,翁劫厉知道,时空震荡的根源并未完全消除,他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方法,彻底解决这场危机,确保战国时期的历史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闷雷般的轰鸣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原本晴朗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道黑色的裂缝,裂缝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时空震荡并未因“天命观”与“逻辑悖论”的暂时和解而停止,反而愈发剧烈。翁劫厉心中一沉,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他看着荀况、公孙龙以及周围的学者们,坚定地说道:“诸位,时空危机尚未解除,我们还需共同努力。”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他们知道,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更为艰难的考验。

翁劫厉和众人被困其中,迷宫中充满了各种逻辑陷阱和幻象,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永远被困在这个由思想构建的迷宫之中。此时,周围的景象陡然一变,原本稷下学宫的庭院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白茫茫的迷雾。迷雾中,隐隐约约有一些奇异的光影闪烁,仿佛在引诱着众人前行。翁劫厉深知这迷雾的危险,大声喊道:“大家不要轻举妄动,这迷雾中必定暗藏玄机。”

然而,人群中一位年轻气盛的儒家学子,因刚刚辩论失利而心有不甘,见此情景,冷哼一声道:“不过是些障眼法罢了,有何可怕?”说罢,便不顾众人劝阻,贸然踏入迷雾之中。翁劫厉心中暗叫不好,正欲阻拦,却见那学子刚一走进迷雾,便发出一声惊恐的呼喊,随后身影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众人皆惊,意识到这迷雾绝非寻常之物。

就在此时,迷雾中传来一阵空灵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不多时,一匹周身散发着淡蓝色光芒的白马缓缓走出。这白马神骏异常,四蹄踏云,马鬃随风飘动,仿佛来自仙境。但众人却不敢有丝毫放松,因为他们知道,这白马的出现绝非偶然。果不其然,公孙龙望着白马,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诸君请看,此乃白马。然,白马非马,诸君可知为何?”翁劫厉心中明白,这便是“白马非马”诡辩所构建的逻辑陷阱开端。他向前一步,说道:“公孙先生,此乃逻辑之戏,若深陷其中,恐会迷失自我,引发更大危机。还望先生暂且放下辩题,一同设法离开此地。”公孙龙却不以为然,笑道:“翁先生,这‘白马非马’之论,并非简单戏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奥秘。若不能参透此论,即便离开此地,又有何意义?”说罢,公孙龙对着白马一挥手,白马瞬间化作无数闪烁的光点,这些光点在空中重新组合,形成了一道道复杂的逻辑命题。命题以文字的形式悬浮在空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其上写道:“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儒家学子中,一位年长的学者站出来反驳道:“公孙先生此言差矣。白马既有马之形,又具白之色,怎可非马?此乃强词夺理!”公孙龙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若依先生所言,有马之形便为马,那么黄马、黑马皆为马。若求马,黄马、黑马皆可致;若求白马,黄马、黑马不可致。如此看来,白马与马,岂非同中有异?”双方就此展开激烈辩论,而随着辩论的深入,周围的逻辑陷阱开始生效。那些悬浮的文字命题逐渐化作一道道屏障,将众人分隔开来。屏障散发着冰冷的气息,仿佛要将人的思维冻结。翁劫厉被困在一道屏障之中,他能看到其他人在不同的屏障内,却无法与他们沟通。此时,翁劫厉面前出现了一个虚幻的人影,正是公孙龙的模样。虚幻人影开口说道:“翁先生,若想离开此地,便需破解这‘白马非马’之论。否则,你与众人都将永远被困在这逻辑迷宫之中。”翁劫厉深知,这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于是开始仔细思考公孙龙的论点。

他想到,公孙龙将“马”与“白马”的概念进行了绝对的分割,强调了“白”这一属性与“马”这一实体的区别,从而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但从本质上来说,“白马”依然属于“马”的范畴,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翁劫厉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他意识到,公孙龙的逻辑虽然看似严密,但却忽略了概念的相对性和包容性。与此同时,在其他屏障内,众人也在各自思考如何破解这一诡辩。那位年长的儒家学者想到:“‘白马非马’之论,虽在逻辑形式上看似有理,但却违背了人们的常识认知。世间万物,本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若将概念过度细分,必然会陷入逻辑的死胡同。”而一位墨家学子则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思考道:“若‘白马非马’成立,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准确地认知和分类事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逻辑应服务于实践,而非脱离实际。”

翁劫厉在思考中逐渐理清了思路,他对着虚幻的公孙龙人影说道:“公孙先生,你以‘命色’与‘命形’之别来论证‘白马非马’,看似逻辑严密,实则是将概念孤立化、绝对化。‘马’作为一个大类概念,包含了各种颜色的马,‘白马’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集。从概念的层级关系来看,白马属于马,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你强调的区别,只是在概念的细节层面,而忽略了整体与部分的从属关系。”虚幻人影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随后笑道:“翁先生果然思维敏捷。但这还不足以完全破解这一诡辩。”说罢,周围的屏障变得更加坚固,光芒也愈发强烈。翁劫厉并未气馁,他继续思考着。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名家另一个著名的观点——“合同异”。他意识到,“白马非马”的诡辩与“合同异”的观点看似相悖,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合同异”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同一性,而“白马非马”则过度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于是,翁劫厉再次开口说道:“公孙先生,你主张‘白马非马’,强调了‘白马’与‘马’的差异。但从‘合同异’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既有差异,又有同一。‘白马’与‘马’虽在颜色这一属性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的‘马’的属性上却是相同的。不能因为有差异就否定其同一性,否则,世间万物皆可因其某一属性的不同而被孤立开来,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虚幻人影听后,沉默良久。随后,周围的屏障开始逐渐消散,那匹白马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但此时的白马,光芒已经黯淡了许多。公孙龙望着白马,长叹一声道:“翁先生,你果然厉害,能从多个角度破解这‘白马非马’之论。看来,我确实过于执着于逻辑的形式,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随着公孙龙的话音落下,白马化作一阵轻烟消失不见,周围的迷雾也开始渐渐散去。众人终于摆脱了逻辑陷阱的束缚,重新汇聚在一起。但他们知道,这只是摆脱了“白马非马”这一个逻辑迷宫的陷阱,前方还有更多的危险和挑战等待着他们,时空震荡引发的危机依然没有解除。翁劫厉望着众人,坚定地说道:“大家小心,这迷宫中必定还有其他陷阱,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破解之法,离开此地,修复时空裂痕。”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跟随翁劫厉继续在这神秘而危险的多维逻辑迷宫中探索前行。

在那由“白马非马”诡辩构建出的多维逻辑迷宫中,翁劫厉与众人置身于一片混沌迷茫之境。四周,朦胧的雾气弥漫,看似轻柔,却仿佛有着实质的阻碍,每前进一步,都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拉扯。逻辑陷阱如隐匿于暗处的猎手,稍不留意便会发动致命一击。翁劫厉紧皱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警觉。他深知,此时慌乱无济于事,必须保持冷静,才能带领众人找到出路。身旁的儒家学子们,平日里秉持“天命观”,此刻却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脸上浮现出一丝焦虑。而名家学者们,虽依旧带着对自身逻辑的执着,但面对这变幻莫测的迷宫,也不禁流露出担忧之色。

“大家不要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翁劫厉大声说道,试图稳定众人的情绪。他的声音在迷宫中回荡,却很快被迷雾吞噬。

众人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试探。突然,前方出现一条宽阔的大道,道路两旁繁花似锦,蝶舞翩翩,仿佛是通向希望的坦途。一位年轻的儒家学子面露喜色,正要举步向前,翁劫厉却猛地伸手拦住他:“且慢,这看似美好的景象,说不定就是陷阱。在这迷宫中,不能仅凭表象判断。”

就在此时,大道尽头缓缓升起一座华丽的宫殿,宫殿的大门敞开,隐隐传来悠扬的乐声。这景象如同有着魔力一般,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这难道不是出口吗?如此宏伟的宫殿,说不定能让我们摆脱困境。”一名名家弟子忍不住说道。

翁劫厉微微摇头,目光紧紧盯着那座宫殿:“大家别忘了,这是由逻辑悖论构建的迷宫,一切都可能是虚幻的假象。看似通往解脱的道路,也许正是更深的陷阱。”

然而,众人的目光依旧被那宫殿吸引,心中的渴望与理智在不断拉扯。就在这时,宫殿前的地面突然裂开,一道道尖锐的石刺破土而出,如同一排排利刃。若不是翁劫厉及时阻拦,那名冲动的儒家学子恐怕已被刺穿。“看到了吧,这就是陷阱。我们不能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翁劫厉严肃地说道。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心中一阵后怕。继续前行,迷宫中的景象愈发诡异。时而出现连绵的高山,陡峭的山壁让人望而生畏;时而又变成一片汪洋,波涛汹涌,似乎要将众人吞噬。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逻辑陷阱的出现。“这迷宫究竟有没有尽头?我们这样盲目地走下去,何时才能找到出口?”一名疲惫的学子忍不住抱怨道。众人的脸上也都露出了疲惫和绝望的神情。翁劫厉心中同样焦急,但他明白,自己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气馁,否则众人的信念一旦崩塌,就真的陷入绝境了。“大家振作起来!这迷宫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出口。我们只要冷静思考,一定能找到破解之法。想想我们所学的知识,说不定其中就隐藏着线索。”

就在这时,一名墨家学子突然说道:“翁先生,我记得《墨经》中有关于光学和力学的记载,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原理来破解迷宫。比如,通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来判断方向,或者利用力学原理来应对那些陷阱。”翁劫厉眼前一亮:“你说得对!大家仔细想想,我们所学的各家学说中,一定有能帮助我们的地方。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究万事万物都应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在这迷宫中,我们面对各种诱惑与危险,是否也应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困难所吓倒?名家的逻辑思维,虽然在这里引发了迷宫,但我们也可以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去分析迷宫的规律。”

众人听了翁劫厉的话,纷纷陷入沉思。一名儒家学者说道:“翁先生所言极是。‘天命观’虽强调天命,但也并非让人消极等待,而是要在遵循天命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这迷宫中,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寻找出路。”“没错,就像名家的‘坚白论’,强调事物的不同属性可以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我们在面对迷宫中的各种困境时,也要学会将问题分解,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名名家弟子也附和道。受到启发后,众人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迷宫的环境。他们发现,每当遇到陷阱时,周围的雾气总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经过一番分析,他们推测这些雾气的变化或许就是陷阱出现的预兆。

“如果我们能根据雾气的变化提前做出反应,就能避开陷阱。”翁劫厉说道。众人纷纷点头,于是,他们一边留意雾气的变化,一边继续探寻出路。然而,迷宫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对策,陷阱的出现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雾气的变化不再那么明显,有时甚至会故意制造出虚假的预兆,引导众人走向错误的方向。“这迷宫太狡猾了,我们刚找到一点规律,它就改变了方式。”一名学子无奈地说道。众人再次陷入困境,疲惫和绝望的情绪又一次笼罩在大家心头。就在众人感到无助之时,时空震荡的影响开始在迷宫中显现。原本还算稳定的空间,突然出现了扭曲。墙壁像波浪一样起伏,地面也开始出现裂缝。裂缝中涌出奇异的光芒,光芒中似乎有着无数扭曲的影像,仿佛是不同时空的碎片。

“不好,时空震荡的影响波及到这里了。如果我们再不出去,不仅会被困在这迷宫中,还可能被时空扭曲所吞噬。”翁劫厉焦急地说道。此时,一名一直沉默不语的道家学子说道:“翁先生,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在这混乱的局面下,我们或许不应强行寻找出路,而是要顺应迷宫和时空震荡的变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感受其中的规律。”翁劫厉听了,心中一动:“你是说,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用固定的方法去破解迷宫,而是要根据眼前的变化灵活应对?”道家学子点头:“正是如此。就像水一样,遇到阻碍便绕行,以柔克刚。我们在这迷宫中,也应如此。”众人听了,觉得颇有道理。于是,他们不再强行按照之前的方法去探寻出路,而是静下心来,观察时空震荡下迷宫的变化。他们发现,每当时空出现扭曲时,迷宫的结构会发生短暂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中似乎隐藏着一些通往出口的线索。“大家看,当这个方向出现时空扭曲时,那边的墙壁会出现一些奇异的纹路。这些纹路会不会就是指引我们方向的标志?”一名学子指着墙壁说道。众人围过去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纹路确实有着某种规律。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顺着纹路所指的方向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时空震荡愈发剧烈。墙壁上的纹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随时都会消失。众人紧紧盯着纹路,不敢有丝毫懈怠。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散发着强大的吸力,将周围的一切都吸了进去。“不好,这是时空漩涡!大家稳住,不要被吸进去!”翁劫厉大声喊道。众人紧紧抓住身边的物体,与漩涡的吸力抗衡。然而,吸力越来越大,一些学子渐渐支撑不住。就在这时,翁劫厉看到漩涡中心似乎有着一个模糊的身影,那身影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难道,那就是出口的方向?”翁劫厉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深知这是一次冒险,但此时已没有其他选择。“大家跟紧我,我们朝着漩涡中心前进!”翁劫厉大喊一声,率先朝着漩涡冲去。众人犹豫了一下,但看到翁劫厉坚定的背影,也纷纷鼓起勇气,跟了上去。在与漩涡吸力的激烈对抗中,众人艰难地朝着中心前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终于,他们靠近了漩涡中心。那模糊的身影逐渐清晰,竟然是一个散发着柔和光芒的门户。“就是这里了,大家快进去!”翁劫厉说道。

众人依次进入门户,当最后一人踏入后,身后的漩涡瞬间消失,时空也恢复了平静。他们成功摆脱了多维逻辑迷宫,但前方等待他们的,还有更为严峻的时空危机。翁劫厉深知,这场与时空错乱的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