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稷蹲在结冰的漳水河边,三指宽的柴刀割开最后一片冻硬的狼皮。血腥气混着河面的冰棱味道钻进鼻腔,让他想起三天前裹着草席被推进乱葬岗的父亲。
“阿稷!快把皮子收起来!“瘸腿的老张头突然从土坡后探出身子,腰间麻绳捆着的柴火簌簌掉落,“王家的马车往这边来了!“
柴刀在狼皮上划出歪斜的痕迹。陈稷抓起冻成板状的毛皮塞进背篓,眼角瞥见远处官道上扬起的雪尘。十二匹青骢马拉着鎏金车辕,锦缎车帘上绣着展翅朱雀——巨鹿郡豪强王氏的族徽。
马蹄声如同闷雷碾过冰面。陈稷贴着老槐树粗糙的树皮,看着马车在里正家门前停下。穿狐裘的年轻公子踩着奴仆脊背下车时,腰间的玉珏撞出清越声响。
“......说是要加征疫病抚恤钱。“老张头的声音发颤,枯枝般的手指死死扣住陈稷手腕,“你爹娘那两亩薄田,怕是要填进这无底洞了。“
背篓里的狼皮突然变得滚烫。陈稷记得父亲咳血时还在念叨:“等开春卖了这批皮子,该够给你娘立块像样的碑。“而现在里正院墙内传来的鞭打声,让这句话变成了扎进肺叶的冰碴子。
暮色染红西天时,陈稷摸到了里正家后院。土墙上新刷的石灰遮不住暗褐色血迹,三个血肉模糊的佃农被倒吊在槐树上,像风干的腊肉轻轻摇晃。
“苍天已死......“沙哑的呓语混着血沫从其中一人嘴角溢出。陈稷握紧柴刀的手突然顿住,那人的破袄下隐约露出半截黄布,针脚歪斜地绣着北斗七星的图案。
瓦片碎裂声骤然响起!陈稷转身时撞进一双清亮的眸子。玄色劲装的女子蹲在墙头,发间银簪流转着晚霞的余晖。她食指竖在唇前,袖中滑出的柳叶刀割断麻绳的瞬间,三个伤者如同秋叶般轻飘飘落地。
“太平道白芷,奉大贤良师之命救人。“女子甩出三张符纸,幽蓝火焰在触及伤口的瞬间化作青烟,“小兄弟若要活命,寅时三刻到土地庙寻我。“
土地庙残破的匾额在夜风中吱呀作响。陈稷攥着从里正家顺来的火折子,看着供桌上干涸的血迹——那是半月前饿死的流民留下的。
“你倒是守时。“白芷的声音从梁上传来。她倒悬而下的身影像只夜枭,手中提着的灯笼忽明忽暗,照出墙上密密麻麻的符咒。
陈稷后退半步,背篓里的柴刀撞在门框上:“那些佃农......“
“喝了符水,此刻该到太行大营了。“白芷指尖燃起幽蓝火焰,映得墙符上“甲子“二字如同活物般扭动,“倒是你,可知昨夜救你性命的北斗黄巾,原本该插在常山郡守的卧榻之上?“
供桌突然发出机关转动的闷响。陈稷看着地面裂开的暗道,潮湿的泥土气息中混着浓重的药香。向下三十七级石阶后,豁然开阔的洞穴里挤满了人:瘸腿的老张头正在研磨朱砂,瞎眼的刘寡妇将黄布裁成方巾,就连县衙通缉的私盐贩子都在熬煮符水。
白芷解开发簪,瀑流般的青丝垂落腰间:“大贤良师说过,黄天当立之时,瘸子能疾走,盲者可见光。你可愿入我太平道?“
石壁上的火把突然齐齐熄灭。陈稷在黑暗中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直到幽蓝符火再次亮起,照出洞穴深处那道清癯的身影——披发跣足的老者手持九节杖,杖头铜铃无风自鸣。
“陈氏遗孤,可还记得《太平经》第三卷的谶语?“老者的声音如同春雷碾过冻土。陈稷突然头痛欲裂,记忆中父亲临终前塞进他怀里的竹简浮现眼前,那些原本模糊的篆字此刻竟清晰可辨:
“荧惑守心之夜,当有赤星坠于太行。持此卷者,可问苍天生死。“
张角的九节杖重重顿地,洞顶垂落的藤蔓突然开出碗口大的白花:“善!此子正是'赤星应命之人'。白芷,带他去验'三问心'。“
常山郡城的更鼓敲过三响时,陈稷蹲在粮仓屋顶的阴影里。怀中揣着白芷给的青铜虎符,掌心还残留着“三问心“试炼时的灼痛——在灌下符水的幻境里,他看见三十六方黄巾同日举烽火,看见雒阳城头的朱雀阙轰然倒塌。
“记住,当梆子声变调时,就是守军换防的间隙。“白芷的声音从耳畔传来。这位太平道的“鬼鸮“此刻正倒挂在屋檐下,发梢几乎触到巡夜士卒的皮弁。
陈稷贴着瓦片挪动,腰间的北斗黄巾被汗水浸透。粮仓东侧的角楼上,象征汉室火德的赤色灯笼正在夜风中摇晃。按照张角的计划,当第一支黄天火炬从这里燃起,方圆百里的太平道众就会同时发难。
梆子声突然走调成《折杨柳》的曲调。陈稷翻身跃下屋檐的瞬间,背后传来弩箭破空的尖啸。白芷的柳叶刀撞偏箭镞时溅起的火星,照亮了墙头突然出现的玄甲武士。
“绣衣使者!“白芷旋身甩出三张爆燃符,火光中浮现的獬豸纹章让陈稷心头剧震——这正是三年前带走他兄长的那群人的装束。
青铜虎符在掌心发烫。陈稷撞开粮仓木门的刹那,预想中的谷堆变成了整整齐齐的桐油木桶。追兵脚步声逼近时,他终于明白张角所说的“赤星应命“是何含义。
“苍天已死——“嘶吼声淹没在骤然升腾的火光里。陈稷将火折子抛向浸透火油的黄巾旗时,看见白芷在箭雨中化作燃烧的蝴蝶。远处太行山巅,数十道同样的烽火接连亮起,如同坠入人间的赤色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