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细究的话,感觉我们很少说“泡面”,这个词在我的印象里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一种动词,很少作为名词来出现。
对,大家都会很亲切的称呼它为“方便面”。
物如其名,真的很方便,简直就是为了像我这样的懒人而生的。
小时候总是把它看作是一种非常奢华的享受了。
一周仅有那么一两次奶奶才会上镇子去买东西,得到她的允许我才会拿。
袋装的就已经很好了,更别提那种桶装的了,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就是——
超级至尊!
光是看着别人吃,听着他们吸面条的声音,闻着那种香辣的味道,嘴巴就已经在流口水了。0
有一次二姥来的时候,买过一次桶装的。
那种感觉真的没话说,每天都在看着,恨不得当场就吃了。
但我深知自己是没有发言权,只有我哥,比我大九岁,他是可以的。
怎么装上热水的过程我是全忘记了,就记得我哥在吃泡面的场景了。
而我,在旁边急不可耐,感觉下一秒他就要全吃光了一样。
看着他吃的样子,这近在咫尺的美味还不停发出难以拒绝的香味,电视上在放什么我是绝对没有心思去看了。
等待真令人焦急,都难受了,整个人都快要跳起来了。
如果带入我哥的视角,确实挺“烦”的哈。
一直在旁边催催催,我不才吃了几口嘛!
后来我觉得他可能是真的不耐烦了,我这近乎无赖的行为确实挺闹腾的,于是他可能语气中稍微带着点怨气得给了我。
“给你吃吧!”
不过嘛,当时我还小我才不在意这些呢。
尽管面不多了,汤也很少了,我还是不亦乐乎,仿佛什么东西都不能和它进行比较一样,那一瞬间,是幸福的也是满足的。
其实我们乡村小学旁边就有一个小卖部啥的,我们只是透过那个窗口来买东西。
后来长大之后,有一次跟着我爷爷到店里去看过,我才知道,里面的东西很少。
也会有那种一块钱就能买到的泡面,里面的配料包很少,好像只有菜包和那个粉。
所以这样的我们通常都不会拿来泡的,我们会把它做成一个干脆面的形式。
把那个粉包打开,全倒进去,再捏紧封口,然后使劲捏碎面团,在反复摇晃,使其均匀,就成了我们几个孩子间经常分享的小零食了,如果你想来一点的话,就请你把手摊开,然后我倒一点在你的手上,哈哈!
不过,这种吃法的口味是先淡后咸的,前面索然无味,后面眉头紧锁。
我哥有时在吃泡面的时候也会特意留下大概快一半的调料包,这样在家里吃面的时候就可以往自己的碗里倒一点。
你别说,那个味道真的很好!
如果抛开它的“方便”属性的话,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煮,煮到那个面看起来都很头的那种。
当时是因为晚上太饿了,有事袋装的没有热水,只好下锅里吃。
结果我一吃,又让我热泪盈眶了,简直超越了之前的所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