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长亭送别
- 当刘备重生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 羔级攻城狮
- 2202字
- 2025-05-12 08:57:30
七月初十,东平府外,晨雾氤氲。
天光初破晓,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城池,朝阳刚刚爬过雉堞,将鎏金般的光芒洒在青石官道上。
刘备身着靛蓝布衣,腰间仅束一条素白麻带,亲自为辛弃疾牵马引路。
晨风拂动他额前散落的发丝,露出那双如炬的眼眸,那里面盛着的,是化不开的离愁。
“弃疾贤弟,此去山高水远,为兄实在是不舍啊。”话音未落,喉头已然哽咽。
他抬手为辛弃疾整了整衣襟,动作轻的像在对待易碎的珍宝。
辛弃疾勒马回首,晨光中,他一袭素白劲装,腰间佩剑泛着寒芒,整个人如出鞘利刃般英气逼人。
东平城的轮廓在朝雾中若隐若现,那是他们并肩血战过的城池。
“兄长军务繁忙,送到此处已是情深义重。”他拱手行礼,眉宇间的坚毅掩不住眼底的不舍。
刘备摇摇头,执意要再送一程,两人沿着官道缓步前行,身后是李嗣周率亲兵远远跟随。
路旁的野草上还挂着露珠,被晨光映照得如同散落的珍珠。
远处田地里,早起的农夫已经开始劳作,看见他们一行,纷纷停下农活躬身致意。
行至十里长亭,终须一别。
这古亭踞于小丘之巅,四周古柏森森,亭柱朱漆斑驳,石阶生苔,反倒更添几分沧桑气韵。
亭中石桌上,李嗣周早已备好送行酒,酒香在晨风中幽幽飘散。
“贤弟稍待。”
刘备示意李嗣周上前,捧出一个紫檀长匣。
匣中银甲灿若霜雪,每一片甲叶都打磨得光可鉴人,素白战袍叠放其侧,上等丝绸在晨光下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泽,袖口云纹暗绣,针脚细密如画。
“这是……”辛弃疾瞳孔微颤,银甲反射的晨光在他眼中碎成点点星辰,他伸手轻触甲叶,指尖传来冰凉触感。
刘备朗声一笑,亲手托起铠甲:“记得那夜城头饮酒,贤弟说‘男儿当如雪,清白在人间’。”
他抖开战袍,素白的绸缎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为兄特意命工匠打造了这副铠甲,甲叶是用西域精铁百炼而成,战袍是请东平最好的绣娘赶制的,愿它护你周全,待来日......”
说着,他亲自为辛弃疾披上铠甲,系好战袍的丝带。
辛弃疾低头凝视,银甲严丝合缝地包裹着身躯,眼中已有湿意。
当他再抬头时,晨光恰好掠过睫毛,将那一闪而逝的泪光照得晶莹。
“兄长厚爱,弃疾……”他声音微哽,喉结滚动了几下,终究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刘备拍拍他的肩甲,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贤弟助我良多,这点薄礼不足挂齿。”
他转身从石桌上执起青瓷酒壶,“来,饮了这杯送行酒。”
两人举杯相碰,一饮而尽。
酒是东平特产的梨花酿,酒入喉肠,梨花的清甜混着别愁在舌尖蔓延。
饮罢,刘备亲自为辛弃疾牵马执镫,白马不安地刨着前蹄,扬起细小的尘埃。
“时候不早了,贤弟路上小心,若遇金兵,切莫恋战。”刘备抓住辛弃疾的手叮嘱道,眼中满是关切。
掌心传来的温度,烫得辛弃疾心头一颤,他在马上拱手:“多谢兄长关心,小弟先行一步,他日必当再会!”
说罢,他一抽马鞭,白马长嘶一声,向南疾驰而去。
马蹄声碎,刘备独立于长亭前,目送那道白色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官道尽头的晨雾中。
一阵风掠过,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声响,他就这样久久伫立,直到李嗣周轻声提醒:“主公,该回城了。”
回程路上,李嗣周闷声不语,刘备看在眼里,故意放慢脚步与他并行。
“嗣周,可知为何留你镇守东平府吗?”刘备突然问道,声音温和却带着深意。
李嗣周摇摇头,年轻的脸上写满困惑:“末将愚钝,请主公示下。”
刘备停下脚步,望向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稻浪翻滚,几个稚童追逐着纸鸢,笑声随风传来。
“因为你才是我最信任的人。”他转头直视李嗣周的眼睛,“东平是我们的根基,有你留守,我才有一条后路。”
李嗣周闻言浑身一震,眼中闪过惊讶和感动。
刘备继续道:“你虽经历战阵少,但沉稳有度,今后要多读书,多思考,带兵打仗不仅靠勇武,更要靠谋略。”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本书来,“这是我前些日子翻阅的《武经总略》,送你研读。”
李嗣周双手接过,郑重地收入怀中,突然单膝跪地:“末将定不负主公厚望!”
他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神情!
晨光正好,刘备一行人刚至城门口,便见百姓早已自发聚集,远远望见刘备归来,纷纷行礼问好。
一名白发老者捧着满篮新梨,颤巍巍地挤出人群:“刘相公,这是老朽院里梨树结的,今年格外香甜,结果又多,请您尝尝鲜。”
刘备连忙翻身下马,双手接过竹篮,黄澄澄的梨子上还沾着晨露,取出一枚轻嗅,果香沁人心脾。
他温声道:“老丈有心了,今年收成可好?家中可有困难?”
老者激动得胡须直颤:“托相公的福,自从赶走那些金狗,咱们的日子好过多了,前几日分到的田地,老朽已经种上了冬麦……”
这样的场景,近来在东平府已是寻常。
自从济南府大捷后,刘备的声望如燎原之火,在中原各地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场战役杀得金兵丢盔弃甲,完颜福寿和温都离仅率十余亲兵仓皇东逃。
刘备带着梁山义军在济南府休整一日,留下稳重可靠的花荣守备,便启程回东平府。
花荣清点济南府仓廪时,竟发现百万石粮草,完颜福寿将山东东路征集的粮草辎重全部集中在此,如今全成了刘备的囊中之物。
好消息接踵而至,王友直部义军在博州城外登陆,与守军内外夹击,全歼了围城的金兵,重伤昏迷的李百季也已苏醒,正在博州将养。
至此,山东两路的金军主力尽数被击溃,各州府守军只能勉强自保,龟缩不出。
刘备分派将领扫荡周边,每收复一县,便杀金人屯田户,将缴获的粮秣财物分给流民。
百姓们扶老携幼前来归附,田间地头又响起了久违的欢声。
流民们感恩戴德,于是市井间开始流传着这样的耳语,“听说了吗?这位刘相公耳垂硕大,双手过膝,为人宽厚仁德,活脱脱就是《三国志》里写的昭烈帝再世,特来拯救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