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姜子牙于西岐拜相之后,这片土地仿若注入了灵慧与活力的清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气象。姜子牙深知,欲与底蕴深厚的殷商抗衡,绝非一蹴而就,需从多番筹谋,全方位提升西岐之力。他将目光投向了西岐周边那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山林。此山林中,古木蔽日,怪石嶙峋,地势错综复杂,寻常人踏入,仿若陷入迷宫,极易迷失方向。然而,在姜子牙眼中,这恰是绝佳的练兵胜地。
姜子牙精心挑选了一众年轻力壮、身手矫健的西岐子弟,组建起一支专为山地作战而生的奇兵队伍。他亲自率领这些士卒,深入山林之中,穿梭于蓊郁的树林与陡峭的山谷间。他悉心教导士兵如何借地形隐匿身形,如何在复杂地势间迅速转移,还倾囊传授攀爬、潜伏与突袭之精妙技巧。士兵们在姜子牙的悉心指导下,每日不辞辛劳,刻苦操练。他们于山林间搭建简易营地,模拟实战情境,渐而掌握山地作战之精髓,战斗力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在朝歌奢华的宫殿内,妲己慵懒地斜倚在纣王身侧,她那纤细的手指漫不经心地拨弄着纣王的衣袖,美目流转间,一丝阴鸷悄然闪过。她敏锐地察觉到,在姬昌与姜子牙的治理下,西岐正逐步崛起,渐成殷商的心腹大患。于是,她娇嗔着对纣王说道:“陛下,臣妾听闻那西岐近日动作频繁,似有不轨图谋。若不早作防范,恐日后酿成大祸呀。”纣王闻言,眉头微蹙,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问道:“爱妃所言极是,依你之见,当如何应对?”妲己嘴角微微上扬,浮现出一抹狡黠的笑意,轻声说道:“陛下,不妨遣些得力密探前往西岐,探清他们究竟在谋划何事,也好早做绸缪。”纣王颔首称是,旋即招来几名心腹密探,令他们即刻启程,务必将西岐的动静打探清楚。
这几名密探皆为殷商军中经验老到、身手敏捷之辈,擅于隐匿行踪与刺探情报。他们乔装成普通商贾,混入往来西岐的商队,顺利潜入西岐境内。进入西岐后,他们行事极为谨慎,四处探寻消息。起初,并未发觉异常,然而,随着深入西岐腹地,他们偶然间发现了那支正在山林中操练的奇兵队伍。密探们心中暗喜,深知此乃重大情报,若能带回朝歌,必能获纣王重赏。
密探们不敢耽搁,悄然离开山林,准备尽快返回朝歌复命。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西岐敏锐的巡逻兵察觉。巡逻兵见这几人形迹可疑,一路暗中尾随,见他们鬼鬼祟祟地从山林附近离去,心中顿生疑窦。于是,巡逻兵迅速发出信号,召集附近同伴,准备对这几名密探展开围捕。
密探们觉察到身后似有异动,心中暗叫不好,脚步愈发急促。他们深知,一旦被西岐士兵拿获,后果不堪设想。双方在西岐的小道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密探们凭借对临时地形的熟悉与自身敏捷的身手,在大街小巷间闪转腾挪,妄图摆脱追捕。而西岐的巡逻兵们紧追不舍,他们对西岐的每一寸土地皆了如指掌,一边追赶,一边不断发出信号,召唤更多同伴前来支援。
追逐途中,一名密探不慎摔倒在地,被巡逻兵迅速制住。其余密探见状,愈发慌乱,不顾一切地向前逃窜。他们逃至一条死胡同,正当以为走投无路之际,其中一名密探发现胡同尽头有一处可攀爬的矮墙。密探们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纷纷翻墙而过。然而,墙的另一侧,早已埋伏着另一队西岐士兵。原来,西岐巡逻兵料到他们可能由此处逃窜,提前在此设下伏兵。
密探们陷入重重包围,虽拼死抵抗,终究寡不敌众,一一被西岐士兵制服。姜子牙得知擒获殷商密探后,亲自前来审问。密探们起初嘴硬,不肯吐露半点消息,但在姜子牙恩威并施之下,最终交代了来西岐的目的以及殷商当前的一些情形。姜子牙从密探口中得知,殷商表面虽依旧强盛,但其内部已然腐败不堪,君臣离心离德,百姓怨声载道。
姜子牙深知,此乃西岐伐纣的绝佳时机。然而,他亦明白,殷商底蕴深厚,不可轻视。在放走一名密探后,姜子牙开始精心谋划更为周密的战略布局。他决定利用殷商以为密探逃脱、成功带回情报的心理,将计就计,故意泄露虚假情报,误导纣王的判断,同时暗中加紧西岐的军事筹备以及与各路诸侯的联络事宜。
回到朝歌的那名密探,向纣王和妲己添油加醋地禀报了在西岐的所见所闻,着重渲染了西岐正在训练一支神秘而强大的山地奇兵。纣王听闻,脸色阴沉如墨,心中对西岐的忌惮又添几分。妲己则在一旁煽风点火,怂恿纣王即刻出兵攻打西岐,以绝后患。纣王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忧贸然出兵会损兵折将,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坐视西岐日益壮大。
此时,在西岐,姜子牙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准备工作。他强化了对西岐军队的日常操练,除原有的常规训练科目外,还针对殷商军队的特点,增设破阵演练、攻城器械操作等针对性训练内容。他亲自示范各种战术动作,详细讲解战斗要领,士兵们士气如虹,对即将来临的战斗满怀信心。
同时,姜子牙派遣众多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厚礼,奔赴各路诸侯之处。使者们向诸侯详述殷商的无道统治,以及西岐伐纣的正义性与必要性,进一步巩固与诸侯的联盟关系。在姜子牙的努力下,不少诸侯纷纷表示,愿在适当时机,与西岐并肩作战,共抗殷商。
此外,姜子牙还在西岐城内积极筹备粮草、打造兵器。他组织百姓开垦更多荒地,种植粮食作物,确保战时粮草充足。同时,召集城内能工巧匠,打造各类精良兵器,如锋利无比的刀剑、坚固耐用的盾牌、威力巨大的弩箭等。整个西岐上下,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备战景象。
而在殷商朝堂之上,关于是否攻打西岐的争论愈发激烈。以费仲、尤浑为首的一派,力主立刻出兵,他们认为西岐羽翼未丰,此时攻打可一举歼灭,以免后顾之忧。而以商容、比干等忠臣为首的一派,则坚决反对贸然出兵。他们深知战争残酷,担忧殷商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建议纣王先稳定国内局势,整顿朝纲,赢得民心,再做定夺。纣王在两派之间摇摆不定,始终难以抉择。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西岐与殷商之间的气氛愈发剑拔弩张,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似已迫在眉睫。而在这场宏大历史舞台的幕后,还有无数隐匿于黑暗中的神秘力量,正悄然注视着局势的发展。他们又将在这场封神之战中扮演何种角色?西岐能否在姜子牙的引领下,成功迷惑殷商,顺利推进伐纣大业?殷商又会采取何种应对之策?一切皆充满未知与变数,静待故事中的人物与读者一同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