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赈灾难题,愁绪满怀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杭州城的上空。白日的喧嚣已渐渐隐去,然而,江南水患带来的阴霾却丝毫未减。

尽管夜色已深,杭州知府王廉心急如焚,深知水患之事刻不容缓,赶忙托人去请胤禛前来商讨赈灾之策。

不多时,胤禛在苏培盛的陪同下,匆匆赶到府衙。

王廉早已在门口翘首以盼,见到胤禛,急忙迎上前去,满脸的焦虑与疲惫:“王爷,实在对不住,这么晚还打扰您。”

“只是江南水患的形势愈发严峻,下游几个县的堤坝又有决口的危险,再不采取措施,百姓又要遭受灭顶之灾啊!”

胤禛面色凝重,大步走进议事厅。厅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短短,在墙壁上晃荡,仿佛也在为这严峻的局势而忧心忡忡。

“王大人,莫要着急,慢慢说,究竟是何情况?”胤禛说道,声音低沉却透着沉稳。

王廉赶忙将手中的地图展开在桌上,指着上面标记的区域说道:“王爷您看,这里,还有这里,原本加固过的堤坝因连日暴雨,根基松动,随时可能决堤。”

“一旦决堤,周边数县都将被洪水淹没。而且,如今赈灾物资的分配也出现了问题,一些偏远受灾地区根本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和药品。”

胤禛眉头紧锁,盯着地图沉思片刻后说道:“当务之急,是要立刻组织人手去加固那些危险的堤坝。”

“你去调集城中的青壮年劳力,安排有经验的工匠带队,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加固工作。至于赈灾物资分配不均的问题,重新制定分配方案,优先保障偏远受灾严重地区。”

王廉面露难色:“王爷,调集劳力加固堤坝倒还可行,但这粮食和药品,实在是短缺啊。之前筹集的物资,大多都用在前期的救援上了,如今库存告急。”

胤禛揉了揉太阳穴,思索道:“粮食方面,再次行文周边未受灾的州县,请求他们支援。同时,鼓励本地富户捐粮,承诺给予他们一定的嘉奖。”

“药品的话,派人去与城中各大药商谈判,告知他们朝廷会保障他们的利益,但现在必须以平价供应药品用于赈灾。若有违抗,严惩不贷。”

王廉担忧道:“王爷,那些药商唯利是图,只怕难以轻易就范。”

胤禛目光坚定:“若他们不识大体,朝廷自有办法让他们明白厉害。你再安排人手去暗中调查,看看有没有药商囤积居奇,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两人又就赈灾款项的使用、流民的安置等问题商讨了许久,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不知不觉,天边泛起了鱼肚白,一夜的商讨终于有了初步的应对方案。

胤禛走出府衙,望着渐渐明亮的天空,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深知,这只是解决江南水患的第一步,后面还有重重困难等着他去克服。

王廉跟在胤禛身后,说道:“王爷,您辛苦了一夜,回去休息一下吧。接下来的事,卑职一定全力以赴。”

胤禛点了点头:“王大人,此次水患关系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我们一定要确保每一个受灾百姓都能得到妥善安置,每一项赈灾措施都能落到实处。”

胤禛带着苏培盛缓缓离去,不知不觉,胤禛与苏培盛来到西湖边。此时,西湖依旧如诗如画,只是少了几分中元节那晚的热闹。

胤禛回想起昨晚遇见的女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

回到孤山南麓的清行宫,胤禛虽身心俱疲,但躺在床上却辗转难眠。

西湖边女子那朦胧的身影与钱塘江肆虐的水患,交替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的心中,既牵挂着水患灾情,又难以忘却那西湖畔的惊鸿一瞥。

渐渐地,胤禛在半梦半醒间,仿佛又回到了西湖边。

那女子依旧站在那里,对他盈盈浅笑。他缓缓走近,想要看清她的面容,却突然一阵嘈杂声将他惊醒。

原来是外面巡逻的士兵经过,脚步声打破了这短暂的梦境。

胤禛无奈地坐起身,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暗暗叹息。

他深知,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下,儿女情长只能暂且搁置一旁。

但那西湖畔的女子,却如同一个神秘的谜题,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在处理政事的忙碌间隙,总会不经意地想起她。

再过了几日,杭州的天空透着几分温润的水汽,胤禛在忙碌的赈灾事务间隙,踱步来到西湖边。

湖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碎金铺满。

他的思绪本还沉浸在水患灾情的诸多难题之中,不经意间,视线里出现了一道身影。

那身影在湖边伫立,身姿婀娜,似有一种别样的气韵。

那身姿,那仪态,竟与他梦中时常浮现的女子别无二致。

胤禛心中一紧,那熟悉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他远远看着,越看越觉得像,正欲让苏培盛上前询问时,那女子却已转身,脚步匆匆地走远了。只留下胤禛望着那逐渐消失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怅然。

身旁的苏培盛察言观色,见自家王爷如此神情,不禁试探着问道:“王爷,是否要奴才把这女子给您寻来?”

胤禛微微皱眉,目光从远方收回,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说道:“此时正值江南水患之际,本王怎能在儿女私情这般费力。”

“江南百姓还深陷水患之苦,本王的心思当全放在治水赈灾之上。若与那女子有缘分,自会再见的。”

苏培盛连忙点头称是:“王爷心系百姓,实乃江南之福,奴才僭越了。”

胤禛微微皱眉,轻轻摇了摇头,强忍着心中的那一奇异感觉压下,将这份莫名的感觉暂且搁置一旁,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水患灾情的思索之中。

经过胤禛在杭州府的大力推广与积极治理,整个杭州城都知晓治水的王爷已亲临此地。

那些被利益熏心的商贾们,在杭州府各级官员在胤禛的授意下的多番敲打与劝导下,终于有所收敛。

杭州城的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乌云仿佛随时都会倾泻下雨水。

胤禛站在临时府邸的庭院中,望着远方,神色凝重。他的身旁,苏培盛小心翼翼地候着。

胤禛转头对苏培盛说道:“苏培盛,严州府和金华府的水患愈发严重了,本王打算即刻带着筹备好的粮食和药品赶过去。”

苏培盛微微皱眉,面露担忧之色:“王爷,您连日来为治水之事奔波,身子已然疲惫不堪,这一路又路途遥远,且道路泥泞难行,您看是否稍作休整再启程?”

胤禛摆了摆手,语气坚决:“不行,严州府和金华府的百姓正饱受水患之苦,每耽搁一刻,他们就要多受一分罪。本王怎能为了一己之安逸,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苏培盛无奈地点点头:“王爷心系百姓,奴才明白。只是王爷万金之躯,一路还需多多保重。”

胤禛看着苏培盛,神色缓和了几分:“你跟随本王多年,忠心耿耿。此次出行,你也得多加小心。咱们这就去看看物资准备得如何了。”

二人来到存放物资的仓库,胤禛仔细检查着一袋袋粮食和一箱箱药品。

他拿起一袋粮食,仔细查看成色,对负责看管物资的官员说道:“这些粮食务必保证质量,绝不能让一粒发霉变质的粮食流入百姓手中。药品也要仔细核对,确保种类齐全,数量足够。”

官员连忙躬身说道:“王爷放心,下官定当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

胤禛满意地点点头:“好,事不宜迟,半个时辰后出发。”

苏培盛忍不住又说道:“王爷,此次行程匆忙,您恐怕要错过江南刺绣大会了。”

“听说此次大会规模盛大,届时杭州城的绣娘都会拿出看家本领,展示精美绝伦的刺绣作品呢。”

胤禛微微一愣,脑海中浮现出西湖畔相遇的身影,心中泛起一丝遗憾。

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坚定地说道:“刺绣大会虽难得,但与百姓的安危相比,实是无足轻重。待本王平息水患,再来欣赏这些刺绣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