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江湖上,有一条龙

听得萧恒这般单刀直入的话语,姚广陵执壶的手蓦地一顿,紫砂壶嘴悬停在半空,一滴琥珀色茶汤将坠未坠。

他深邃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眼前这年幼道人,皱纹纵横的面容上浮现出几分玩味之色。

“哈哈哈——”

沉默数息后,宰相突然仰首长笑,笑声如洪钟大吕,震得案上茶盏叮当作响,亭外垂柳枝条簌簌颤动。

“好!好一个开门见山!”

姚广陵抚掌赞叹,笑声渐敛时,眼底精光愈盛。

下一刻,

玄色广袖翻飞间,但见他左手掐出莲花法诀,指尖灵力喷涌如泉,瞬间在凉亭四周织就一道透明屏障。

烟霞流转的结界上,隐约可见儒家“慎独”二字时隐时现。

直到此刻,姚广陵这才收敛笑意,正色道:

“小真人见谅,这不过是个粗浅的隔音术法。

接下来我要讲的事,实在不宜为外人所知。”

萧恒闻言稍稍坐直了身子,开口回应道:

“还请宰相大人赐教。”

姚广陵缓缓落座,忽然压低声音,眼中精光闪烁:

“小真人可知......”

他指尖蘸着茶水,在石案上画出一道蜿蜒痕迹,

“这天下除了金銮殿上的真龙天子外,江湖之中.....还藏着一条隐龙?”

茶痕在案上渐渐晕开,恰似迷雾中的爪牙,若隐若现。

这话虽听着晦涩,不过萧恒却很快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大人说的应该是那青龙会吧。”

他开口回应道。

青龙会,自然也是萧恒很早以前便从蓝道行口中得知的一个了不得的存在。

那是个如蛛网般笼罩整个江湖的神秘组织。

按照老道士的说法,

其势力之庞大,底蕴之深厚,足以让当下任何宗门为之色变。

青龙会的创立者以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为名,在江湖之上设三百六十五处分坛。

每日为一坛,每坛设一坛主,其下网罗三教九流:

有各宗门的弃徒,有易容千面的戏班名角,甚至青楼花魁、衙门师爷......皆可能是其暗桩。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组织便如其名字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

至今为止,虽有几个分舵被官府捣毁,

可是最核心的几个分坛,以及那最神秘的总坛在何处,却从未有人知晓。

听闻萧恒如此干脆地回答,姚广陵眼中又是闪过一丝异色,而后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青龙会。”

他端起茶杯放在唇边轻轻一抿,而后声音陡然转沉:

“昨天夜里,老朽的人捣毁一处‘谷雨’分坛,从缴获的密函中得知......

此次莲花峰封印异动,很可能与青龙会谋划多年的‘屠龙’计划有关。”

“如此重要的消息大人应该禀告皇上,在此时告知小道,却是为何?”

萧恒抬头看向他。

“此等消息老朽自然早就上达天听,

在这里说这些只是想告诉真人,根据老朽得到的消息,青龙会的人,很可能在路上会对真人动手。”

姚广陵一脸平静地回应道。

萧恒闻言眸光微凝,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应对方的话语。

因为他心中清楚,既然对方说出了那句话,就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提醒他要小心这么简单。

对方显然是想要用这个消息做点什么。

果然,只是稍稍停顿过后,

姚广陵慢慢从怀中取出一支羊脂玉圭。

那玉圭通体莹白,只在尾端刻着一枚小小的“姚“字篆印。

他将玉圭平推至萧恒面前,而后淡淡开口道:

“此物乃老朽的贴身信物,”

老者声音沙哑如磨砂,

“持此物者,可调动沿途所有官府力量。

老朽相信,此物,大概要比卫统领的嗓门要好用不少。”

玉圭在晨光中流转着柔和的光晕,仿佛在无声诉说其中蕴含的权力分量。

萧恒没有立即接过,只是静静注视着玉圭尾端那枚殷红如血的篆印。

他当然明白眼前这个老家伙不可能将如此贵重之物白白给他。

沉默片刻之后,他直接开口道:

“我想知道宰相大人出手帮我的原因。”

对于这种说话恨不得绕几百个弯的老家伙,这种直来直去的交流方式显然最为合适。

姚广陵显然已经料到眼前童子会问出这个问题,听到对方毫无掩饰地点破他的心思,他倒是丝毫没有恼怒。

他眼角皱纹缓缓舒展,看向萧恒的眼神竟愈发显出几分欣赏之色:

“我们儒家一贯讲求‘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老朽今日来此地送小真人这支玉圭,自然盼着他日小真人,可以投桃报李。”

萧恒闻言微微一愣,

好家伙,这老毕登原来这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选在这个时候主动示好,就是为了让自己欠他一个人情?!

这老家伙,原来是觉得自己奇货可居呢。

不过倒也是,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想要结交自己这个皇帝面前的红人,

这个时候的雪中送炭,倒是比以后的锦上添花要好上很多。

更何况,两人今天的这场会面,自然也会很快传到京城那位的耳朵里。

这老毕登显然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在皇帝面前彰显着自己的存在。

虽然萧恒心中清楚对方根本不是真心帮助自己,但是他对此自然也没有丝毫在乎。

想要在当下这么个朝堂之下生存下去,早就应该把感情这种东西完全抛掉了。

利益交换是吧?!

换!!

都可以换!!!

反正这样的交换,自己目前不可能吃亏。

正是有了这般想法,

再加上更重要的,之前脑海中金球的提示,

萧恒自然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微笑着将那玉圭收入怀中。

“那小道,就在这里多谢宰相大人了。”

言罢,他又是对着眼前老者深深作揖。

“那老朽祝真人此行,顺遂无虞。”

姚广凌起身还礼,玄色官袍在晨光中泛着暗沉的光泽。

两人相对一揖,看似宾主尽欢。

就这般,官道旁的这场会面,就在这看似融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直到萧恒的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姚广凌脸上和煦的笑容才如潮水般褪去。

霎时间,那双慈祥的老眼变得锐利如刀,嘴角温和的弧度化作冷硬的线条。

方才还如邻家老翁般的姿态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