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宁殿,寝宫内。
昏黄黯淡的烛火轻轻摇曳,似随时都会熄灭,将整个空间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
耶律淳缓缓转醒,烛火映照的脸上,是化不开的忧虑、愁容。
此时的他,已然六十岁高龄,显得异常苍老和憔悴。
身形佝偻,皮肤松弛且布满褶皱,眼眶深陷,眼神中透着疲惫与迷茫,看上去就如同即将油尽灯枯、行将就木之人。
不由得回想起天庆五年(1115年),天祚帝派他东征,都监章奴渡过鸭子河,虽然和耶律阿撒等三百多人退回来,先派敌里等人以废立的计划报告后,他将敌里斩首以献,天祚帝进封他为秦晋国王,拜都元帅,赐金券。
然而,不久后儿子耶律阿撒也莫名死去。
随后退回燕京,本以为可以安稳下来,却被蕃汉百官不由分说地拥立,稀里糊涂地登上大辽皇帝之位后,这数月时光,耶律淳没有一天不是焦虑与恐惧。
此刻,殿外百官的嘈杂声,让本就心绪不宁的他更加烦闷不已。
天祚帝公然扬言要进攻幽燕,而他的皇位得来名不正言不顺,这种恐惧的情绪,在天祚帝现身之后,彻底达到了顶点,如同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他本就脆弱的神经彻底压垮。
“百官害苦了朕……”耶律淳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无奈与悲叹。
在他心里,天祚帝的出现,是一个无法逃避且必须要直面的严峻现实。
相较于金兵的威胁,天祚帝才是他如今最大的心腹大患,毕竟天祚帝对皇位的正统宣称,随时可能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般想着,耶律淳轻轻咳嗽几声,强打起精神,向身旁候着的内侍招呼道:“太平公主呢?”
内侍赶忙上前,恭敬地回道:“公主殿下和百官都在殿外恭候陛下召见。”
“既如此……让百官进殿吧……”耶律淳犹豫片刻后,缓缓说道。
“诺!”内侍立刻躬身领命,动作迅速而利落。
耶律淳下了床,命内侍给自己更衣。
将沾着血迹的衣服脱了,换上干净衣服,再穿上冠冕服饰。然后命内侍端来热水,用热丝巾擦了脸,又命寺人重新给自己梳头整理发髻。
“草木凋零,如人之将死。然草木明年春天可重新长出来,人死之后却不可复生了。真是可悲啊。”耶律淳低声哀叹道。
殿外,耶律暮云看着乱糟糟、交头接耳的百官,心中一阵烦闷。
这些人在这关键时刻,还只顾着各自盘算,毫无章法。
就在她满心无奈之时,一名内侍匆匆来到她耳边,低声耳语几句。
刹那间,耶律暮云眼睛陡然一亮,神色振奋,紧接着大声震喝道:“诸位,陛下刚刚苏醒,且随我来。”
此言一出,百官们瞬间安静下来,随后便鱼贯而入。
众人来到殿内,见到床榻前耶律淳身着冠冕服饰,此刻的他看起来面色一脸病容,分明是要行将就木一般。
耶律淳坐直了身子,尽量保持威严,脸上更是露出微笑来。
“臣萧干,叩见陛下。”
“臣李处温,叩见陛下。”
“臣张琳,叩见陛下。”
“臣等叩见陛下!”百官们纷纷行礼,声音此起彼伏。
太尉李处温、北枢密使萧干、司徒左企弓、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知枢密院事曹勇义、参知政事虞仲文、太师张琳、直枢密院李处能、少府少监李奭、驸马都尉萧旦、翰林医官李爽、陈秘等一干大臣纷纷行礼。
可以说,当日拥立耶律淳的一干大臣,除了常胜军张令徽,该来的都来了。
“陛下身子如何?”萧干神色凝重,声音低沉地问道。
耶律淳嘴角浮起一抹微笑,语气平静却透着几分决然:“朕大限已至,心中有数。朕时间无多,召诸公前来,是要确定‘迎秦拒湘’一事。”
耶律暮云听闻此言,面上并未露出丝毫惊讶之色。早在得知耶律淳于病榻前召集蕃汉百官时,她心中便已明晰,耶律淳怕是难以支撑太久了。
萧干、李处温等一众大臣,骤然听闻这消息,皆呆愣地望着耶律淳,脸上纷纷浮现出悲伤之色。
耶律淳在位期间,虽没有什么显著之举为人所称道,但此刻,他即将逝去,众人心中在伤感之余,对大辽的前途愈发感到茫然。
耶律淳虽未能成功推行联宋抗金之策,可他也并无过错,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立下了一定功劳。
他登基不过百日,便遭遇南朝撕毁盟约,不顾百年和平之盟,派遣十数万精锐大军北上。辽军奋勇作战,最终大胜,将宋军抵挡在雄州城外,耶律淳在这期间,着实顶住了巨大的压力。
“陛下,臣等心中悲痛万分。陛下……”太师张琳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声音都带着颤抖。
耶律大石眼圈泛红,可他强自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他心里清楚,当下绝非哭泣之时。这些日子,他日日前来探望,其实在内心里,对陛下的病情恶化并非毫无心理准备,只是事情真正来临,仍觉得有些突然。
“陛下请下旨,陛下身后之事,该如何安排?臣等定当遵照执行。”张琳稳了稳情绪,神色凝重地说道。
“朕心所忧,唯有天祚帝啊......”耶律淳微微叹息,目光中满是忧虑。
这时,司徒左企弓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天祚帝远在他方,生死未知,我等不如先着眼当下,稳固燕京局势。”
萧干温立刻反驳道:“糊涂!天祚帝虽远,但其威望仍在,若不妥善应对,恐生内乱。”
李处温神色急切,直接开口:“陛下,臣等以为,当下可推行臣等商议的‘迎秦拒湘’之策,以解我大辽之困局。”
萧干点了点头,附和道:“不错,此策若成,或可保我大辽安稳。”说罢,二人直接掠过耶律淳询问蕃汉百官,“迎秦拒湘”之策。
耶律暮云蹙眉。
耶律淳亦是无可奈何,这两人之中萧干刚刚大胜宋军,掌握着如今燕京绝对的兵力,李处温家族乃是燕京氏族,进阶太尉后于朝中声望一时无两。
面对二人威势,众人不敢拒绝,同意此策略的官员纷纷站到了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