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袁术予袁绍的谋略
-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娶妻蔡琰
- 术心旁
- 4048字
- 2025-04-16 10:56:18
“风杨?”董卓一愣,“为何咱家觉得有些熟悉呢?”
风杨!
在场之人,没有人比董越更加熟悉这个名字了......
“不可能吧?”董越看向那名士兵,“那风杨不过十八左右,安能斩杀我西凉大将华雄?”
“那名小将的确年约十八。”士兵回道。
董越,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觉脊背发凉,寒意顿生。
那中原十八骑就已经何其凶悍,却没想到那年轻地寨主,更加勇猛!
“禀太师。”董越抱拳,神色凝重,“劫蔡邕于嵩山,以十八人斩杀我军五百人,嵩山寨主,风杨。”
“什么?!”
董卓恰似遭雷击一般。
瞬间暴跳如雷。
一张肥硕之脸满是狰狞凶狠之色。
“一个小小的山寨草寇,竟斩杀了我西凉大将?!”
说罢!
董卓仿若突然忆起某事,眼中闪过一抹阴鸷狠厉之光。
“那贼寇既现于十八路诸侯联盟之中,山寨必定空虚!今日咱家一定要报这口恶气!端了那贼寇的老巢!”
“董越!”董卓声若洪钟,厉声喝道。
“在!”
一得知风杨在十八路诸侯前线,必然会带着十八骑一道。
乃绝佳复仇之机。
董越整个人兴奋得热血沸腾,声音都显得极其洪亮。
“你即刻带领一千步卒,将嵩山贼寇屠戮殆尽,鸡犬不留!”董卓眼中凶光毕露,咬牙切齿地命令道。
“得令!”
董越大步流星而去。
“哈哈哈......”董卓仰头猖獗大笑,“一想到那贼寇归来,看到嵩山上下尽是尸骸,咱家就心里痛快!”
众人:“...”
“太师。”李儒向前一步,“依属下之见,那联盟军恐不日便将对我军发动总攻,我军当早做筹谋,严阵以待。”
“吕布!”董卓轻喝。
“在!”
“即刻调集全部西凉人马20万,咱家要亲自帅军出战,十日内,定斩袁绍首级!”
“是。”
吕布转身领命而去。
“李儒,你还有什么顾虑?”董卓问。
“属下担心......”李儒伸手捻着自己的髭须,眼中闪过一丝沉思,“我军大军出征后,洛阳城兵力空虚,那些个王公大臣以及各家士族,要是与袁绍里应外合,局势恐将极为棘手。”
在董卓的残暴统治之下!
洛阳城中超过八成的王公大臣及士族,对其早已恨之入骨。
只是碍于其手中的武力,敢怒而不敢言。
一旦大军离开洛阳,这些士族很可能会趁机生乱。
毕竟士族在地方根基深厚,人脉广泛,势力不容小觑。
就拿曹操来说,仅靠其父变卖家产,便能召集千余义士。
再加上其弟曹仁、曹洪各自带领数百人来投。
由此可见一斑。
“李傕。”董卓思索片刻,高声喊道。
“在。”
“即刻拿下袁隗全家老少,明日出征时,城门下全部斩首祭旗,为我西凉大军壮行,也让所有人看看,这就是与我董卓为敌的下场。”
“是!”
...
...
翌日清晨。
十八路诸侯联营之中。
袁术账内。
“昨日,风杨可曾来过?”
“回将军,夜间,他将这礼物送回,我见将军休息,便没有打扰。”守帐士兵道。
看到风杨居然没收礼物。
袁术顿时满脸不悦。
“哼,风杨这厮真是不知好歹,好生无礼!连见都不见我一面,就将我给拒绝了!真是给你脸了!”
而后。
咽不下这口恶气的袁术带着一队人马,直接来到了风杨营寨路口。
“去!”袁术带着狂妄轻浮之色,“让你们主公出来,就说我,淮南袁术要见他。”
“...”
你说让我家主公出来,就出来?
守寨的御林军顿感不爽。
来了好多个诸侯,就没有一个人敢这般态度的。
也是直接露在表面。
“等着吧,我家主公还在休息。”
“什么?!”
袁术眉头一皱。
性格本就狂妄的他。
一看这守将居然如此无礼,好似自尊心受到践踏。
“巳时都过了,还在休息?你就不会前去通禀一声吗?”
“抱歉!我主休息之时,不喜有人打扰。”御林军硬钢道。
“放肆!”袁术轻喝,“来人!给我掌嘴!”
话音刚落。
袁术身后两名士兵就要上前。
锵锵锵锵......
却遭到了整个御林军拔剑相向。
剑锋所指。
顿时。
那两名壮汉一阵恐惧,不敢向前。
袁术更是感到一阵恶寒!
暗道是......
这些御林军,果然如同所看到的那样。
装备精良,气势如虹,训练有素,同仇敌忾。
完全不像一些乌合之众,在主将没有命令下,纷纷选择观望。
尤其是,闹出这般动静。
风杨却没有露头的意思......
袁术朝着中间大帐看了一眼后,冷哼一声,暗自离去。
...
...
旋即,便至十八路诸侯汇聚之高台。
见袁绍独踞上位。
袁术到至近前低语......
“兄长,那风杨甚是无礼,必要挫其锐气!”
袁绍看向袁术,眸光一亮。
因自身乃庶出,袁术心底素来看不起他。
难得这弟弟称自己一声兄长,且能同仇敌忾。
“你有何计?”
袁术奸猾一笑。
“兄长,且如此这般......”
袁绍看向他同样露出奸猾之笑。
...
...
一刻钟过去......
十八路诸侯纷纷陆续到齐。
看到提前而到,坐在末尾座位的风杨。
曹操也是微笑点头示意了一下。
不得不说。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让曹操加入麾下,他居然说要回去考虑。
仅仅只是让刘备口头上做自己的副将,却是将三兄弟羞辱的暴跳如雷。
这就是骂曹操祖宗三代的檄文,却能瞬间精神抖擞的曹操吗?
说起,刘备三兄弟。
今日居然站在了公孙瓒的后方......
...
...
袁绍站起身,扫视众诸侯。
“诸位,今日乃我诸侯大军出征之日,依曹孟德之策,先分三路攻取武德县、卷县、原武县。哪位诸侯愿为三路先锋,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言罢。
孙坚起身出列。
“吾孙坚愿领军为前部先锋!”
彼时,孙坚报国之心炽热,急切欲讨董卓,护汉室。
“好!”
袁绍赞道。
“还有哪位诸侯愿为先锋?”
袁绍目光扫视众人。
“吾公孙瓒愿为先锋!”
公孙瓒亦心怀报国之志,起身请命。
“好!”
袁绍应道。
随之很有目的性一般,目光直接定在风杨脸上。
其意甚明,欲使风杨为前部先锋。
风杨稳坐不动。
诸侯众多,却让我为前部?
下一秒。
鲍信走出。
“这最后一路,就由我做先锋吧。”
原本以为三路前锋,就会这样定下。
却不曾想。
“鲍将军,风小将勇冠三军,麾下士卒精锐非常。依吾之见,这第三路先锋,当由风小将担当。”
...
...
一时间,众诸侯目光齐聚风杨。
众人皆揣测不透,袁绍此举,究竟是欲给风杨建功之机,抑或是有意针对。
风杨自然能感受到袁绍有几分针对之意。
既让我为先锋。
震慑诸侯,也不是不可以。
“既盟主发话,我岂有拒绝的道理?只是我军大多为步卒,对于行军战事极为不利,希望袁盟主,能够再拨我五百匹战马。”
“...”
袁绍一张脸也是不由阴沉。
可面对众多诸侯,又实在是不好推脱。
人家都成先锋了,你不给点好处?
“好。”袁绍大手一挥,“只要风小将能够大获全胜,区区五百战马而已,来人呐,领五百匹战马过来。”
“是!”
...
...
伴随着战马送到。
“那就按照方才所定,孙文台将军攻武德县,公孙将军攻原武县,风小将进攻卷县,三位即刻整军出发!”
孙坚,公孙瓒,风杨离去后。
其他众多诸侯也是心生疑虑,议论纷纷......
“卷县,守军可是有万人以上,盟主居然让风小将带领三千为先锋。”
“万人?一个小县,怎么可能?!”
“卷县原本是只有千余守军,可是华雄被风杨斩杀后,所率领的一万西凉军由副将胡轸统帅,驻扎距离汜水关最近的卷县。”
“啊——?!”韩馥惊呼。
“嘘......”张超打起小声一些的手势。
韩馥这才压低了声音。
“这么说,盟主是想要趁此机会削弱风杨实力?”
“必然如此了,想必盟主昨日也去拉拢过风杨,却不曾想被拒绝了吧。”
“...”
袁绍与袁术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浮现出一缕奸猾之色。
“趁此机会消耗风杨兵力,到时只剩孤家寡人,看他还如何张狂!”
“兄弟,果然好谋。”袁绍笑道。
...
...
风杨这边......
率领军队前往袁术阵营,囤积粮草之处。
“我以接到盟主之令,先锋将军可先领取十日之粮。”看官粮草的百伍长道。
风杨冷哼。
这袁绍,袁术,是兄弟俩。
都是小肚鸡肠之人,容不得人。
难怪郭嘉去袁绍那里呆了几天,就跑了。
一旦出征,袁术怕是也不会准时发送粮草。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客气。
毕竟,现在不讲条件,等出征后,再讲条件,可就晚了。
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孙坚。
被袁术针对。
白白让士卒受苦。
当即。
“我风杨面临上万守军,十日粮食,怎么能够?领三十日!”
百伍长一听,顿时大惊!
“你们岂敢明抢,我必禀报主公与盟主。”
风杨手中霸王枪陡然一指。
寒芒直逼百伍长小脑。
“你挡我试试!”
百伍长吓得浑身一颤。
动弹不得。
只能眼睁睁看着风杨的御林军强行领走三十日的粮草。
...
...
百伍长吓得脸色惨白,竟直接哭了出来.....
袁术归来后。
“怎么回事?”
“主公!那风杨蛮横无理,我让他取十日之粮,他却强取三十日之粮而走,我便要阻拦,他竟以枪指我脑门,呜呜呜。”百伍长哭着汇报道。
袁术顿时怒目圆睁,怒火中烧。
“可恶!!这风杨难道是山贼强盗不成!竟然强取豪夺?”
“还有你!”袁术瞪了过去,“仅仅只是以枪指你脑门便给你吓哭了?我要你何用?”
“主公有所不知,风杨之力,古今罕见,仅仅只是擦破空气,我便险些魂飞天外......”
“废物!!”
喝声过后。
袁术越想越气!
“来人!将我三十日之粮追回。”
“主公且慢。”
袁术看去。
乃是他的主簿,阎象。
“干什么?”
“主公,若您派人将三十日之粮追回,就正中风杨之计啊。”阎象道。
“什么?!”袁术皱眉。
阎象微微躬身,条理清晰地分析起来。
“无粮之军,如何能出征作战?风杨此子绝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他如何看不出袁绍,强征于他?此刻,他就是盼着您派人追回,如此一来,便能以此逼迫袁绍答应他的条件,若袁绍不答应,他便会借机要求更换先锋诸侯。”
“什么?!”袁术再度吃惊,“此子看似白净,竟如此阴险。”
“所以啊主公,”阎象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不管这风杨取得多少粮食,面对三倍之敌,仍处于极大劣势,改变不了战局,况且三十日之粮对于我军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无伤大雅。”
袁术点了点头,顿时露出讥笑。
“也对!待风杨兵力消耗殆尽,他那些未吃完的粮草,依旧得归我统一管理。”
“主公英明。”
...
...
酸枣与卷县相距仅三十五公里。
风杨放缓行军速度,一日只推进十公里。
一方面可以保存体力,防止敌军偷袭。
另外一方面,可以拉近,联军距离。
除非,袁绍停在酸枣不行军。
直至第二日上午,才推进至卷县两公里处。
风杨当即下令......
快速安营扎寨。
将粮草堆积好后。
带领三千御林军,直接在卷县城楼下压了过去。
像卷县这般规模的小县城,城墙高度不过三米。
通常只有那些规模较大的郡县,城墙才有可能高达八至十米。
即便如此。
风杨心里清楚,若仅凭手中这三千兵力强攻万人据守的卷县。
不仅会造成大量士卒伤亡,最终还未必能攻克。
况且,他麾下的这些御林军皆是精锐,用他们来攻城实在太过可惜。
他们本应是战场上用以冲锋陷阵、斩杀敌寇的利刃,而非消耗在攻城的艰难战事中。
当距离卷县城墙两百米时,风杨令一名御林军纵马驰至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