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卷四十一·吴武烈帝纪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据说是孙武的后代。他年少时担任县吏。十七岁那年,孙坚和父亲乘船到钱唐,恰逢海贼胡玉等人从匏里上岸,抢劫商人财物,正在岸上分赃。行人旅客都吓得止步不前,船只也不敢前行。孙坚对父亲说:“这些贼可以去攻打,让我去讨伐他们。”父亲劝道:“这不是你能对付的。”可孙坚却拿着刀上了岸,用手朝东西两边指挥,就好像在部署兵力包围盗贼一样。盗贼远远望见,以为是官兵来抓捕他们,赶忙扔下财物四散逃走。孙坚追上去,砍下一个盗贼的首级回来,他父亲见状十分震惊。从此,孙坚声名远扬,州府征召他代理校尉之职。

会稽有个叫许昌的妖贼在句章起兵,自称为阳明皇帝,和他的儿子许韶煽动各县,聚集起上万人马。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招募精锐勇士,得到一千多人,与州郡的军队联合讨伐,成功打败了他们。这一年是熹平元年。刺史臧旻向上呈报了孙坚的功绩,朝廷下诏任命孙坚为盐渎县丞,几年后调任盱眙县丞,接着又调任下邳县丞。

中平元年,黄巾贼首领张角在魏郡起兵,假托有神灵相助,派遣八名使者用所谓善道教化天下,暗中却相互勾结,自称黄天泰平。三月甲子日,三十六方人马同时发动起义,天下纷纷响应,他们焚烧郡县,杀害官吏。汉朝派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俊率兵讨伐。朱俊上表请求让孙坚担任佐军司马,孙坚在下邳时结识的乡里少年都愿意追随他。孙坚又招募了各路商人和淮河、泗水一带的精兵,凑齐一千多人,与朱俊合力奋勇作战,势不可挡。汝水、颍水一带的黄巾军陷入困境,逃到宛城据守。孙坚负责攻城的一面,率先登上城墙,众人像蚂蚁般紧随其后,最终大破黄巾军。朱俊将孙坚的功绩详细上报,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中郎将董卓前去征讨却毫无成效。中平三年,朝廷派司空张温暂任车骑将军,向西讨伐边章等人。张温上表请求孙坚参与军事事务,驻军长安。张温用诏书召见董卓,董卓过了很久才来见张温。张温责备董卓,董卓却回应得很不客气。当时孙坚也在座,他上前悄悄对张温说:“董卓不怕获罪,还如此嚣张放肆,应该以他不按时应召为由,依照军法将他斩首。”张温却顾虑道:“董卓在陇蜀地区一向威名远扬,今天杀了他,我们西进就没有依靠了。”孙坚说:“您亲自率领朝廷的军队,威震天下,何必要依赖董卓?看董卓的言行,他根本不把您放在眼里,对上司轻慢无礼,这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嚣张跋扈多年,本应及时进讨,可董卓却说不可,这是阻碍军队行动、迷惑众人,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任命却毫无功劳,接到征召还拖延时间,却又趾高气昂,这是第三条罪状。古代的名将,手持斧钺统领军队,没有不果断斩杀以立威的,就像穰苴斩杀庄贾,魏绛诛杀杨干。如今您对董卓如此宽容,不立即将他诛杀,威严和刑罚就会受损。”张温不忍心这么做,就说:“你先回去吧,不然董卓会起疑心。”孙坚于是起身离开。边章、韩遂听说大军将至,党羽纷纷离散,都请求投降。军队返回后,有人认为没有与敌人交战,不应当论功行赏,但听闻孙坚数落董卓三条罪状,还劝张温斩杀董卓,众人无不叹息。后来,孙坚被任命为议郎。

当时,长沙贼区星自称为将军,聚集了一万多人,攻打围困城邑,朝廷便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孙坚到任后亲自率领将士,制定策略,短短一个月内,就打败了区星等人。周朝、郭石也在零陵、桂阳聚众起兵,与区星相互呼应。孙坚于是越境前往征讨,使得三个郡都恢复了安宁。汉朝记录孙坚前后的功绩,封他为乌程侯。

汉灵帝驾崩后,董卓独揽朝政,在京城肆意妄为。各州郡纷纷兴起义兵,想要讨伐董卓,孙坚也起兵响应。荆州刺史王叡平日里对孙坚无礼,孙坚顺势将他杀了。等孙坚率军抵达南阳时,已经拥有数万人马。南阳太守张咨听说孙坚的军队来了,却表现得镇定自若,毫不在意。

孙坚带着牛肉和美酒去拜访张咨,第二天张咨也前往孙坚处回访答谢。酒喝到畅快之时,长沙主簿进来向孙坚报告:“之前我们行军到南阳,这里道路没修整,军资也没准备好,请把主簿抓起来审问原因。”张咨大惊失色,想要离开,却发现四周已被士兵围住,无法脱身。过了一会儿,主簿又进来对孙坚说:“南阳太守拖延义兵行动,致使贼寇不能及时被讨伐,请把他抓起来按军法处置。”于是,张咨被拉到军门外斩首。这一下,南阳郡中众人震惊恐惧,孙坚此后有什么需求都能顺利得到满足。

孙坚继续前进到鲁阳,与袁术相见。袁术上表举荐孙坚暂任破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于是,孙坚在鲁阳城中整治军队。准备进军讨伐董卓时,他派长史公仇称带领兵从事回到豫州督促军粮。孙坚在城东门外设置帐幔,为公仇称饯行,官员们都聚集在此。这时,董卓派遣数万步兵和骑兵前来迎战孙坚,数十名轻骑兵率先到达。孙坚正一边饮酒一边谈笑,同时下令部下整顿好队伍,不得轻举妄动。后来,董卓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才慢慢结束宴会,带领众人有序入城。他对身边的人说:“刚才我不立即起身,是担心士兵们相互拥挤践踏,你们就没办法安全进城了。”董卓的军队见孙坚的士兵阵容严整,不敢攻城,便撤回去了。

孙坚转移军队驻扎在梁东,却遭到董卓大军的猛烈攻击,孙坚与几十名骑兵拼死突围。孙坚平常戴着红色头巾,突围时他摘下头巾让亲信将领祖茂戴上。董卓的骑兵争相追逐祖茂,所以孙坚得以从小路逃脱。祖茂被追得走投无路,便下马把头巾戴在坟墓间的烧柱上,自己趴在草丛中。董卓的骑兵远远望见,将其重重包围,靠近后才发现是根柱子,于是离开了。孙坚重新聚集起士兵,在阳人聚与董卓军交战,大破董卓军队,还斩杀了其都督华雄等人。

那时,有人在袁术面前离间孙坚,袁术起了疑心,就不再给孙坚运送军粮。阳人聚离鲁阳有一百多里,孙坚连夜骑马去见袁术,在地上边比划边算账,说道:“我不顾生死,上是为国家讨伐贼寇,下是为将军报家门私仇。我和董卓并没有深仇大恨,可将军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反而对我起了疑心!”袁术听后感到很惭愧,立刻调发军粮。孙坚返回驻地继续屯兵。

董卓忌惮孙坚的勇猛,就派将军李傕等人前来请求和亲,还让孙坚列出子弟中能担任刺史、郡守的人,答应上表任用他们。孙坚说:“董卓逆天而行,祸乱颠覆王室,如今不诛灭你三族,将你的首级高悬示众,我死不瞑目,怎么会和你和亲呢?”之后,孙坚又进军大谷关,距离洛阳只有九十里。董卓不久后迁都向西进入关中,还焚烧了洛阳城。孙坚于是前进到洛阳,修缮了各个皇陵,填平了董卓挖掘的地方。完成这些后,他率军返回,驻扎在鲁阳。

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打败了黄祖,追击并渡过汉水,进而包围了襄阳。一次,孙坚独自骑马登上岘山,被黄祖的士兵射死。孙坚兄长的儿子孙贲,率领将士投奔袁术,袁术又上表举荐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坚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