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顾
- 穿越07:从芯片开始纵横宝岛
- 东箭南冰
- 2315字
- 2025-04-16 10:00:17
“何先生,今天这餐我请。”
在日月光单间里等待何栖远的不是别人,正是宝极电接班大战中败北的梁孟松。
这是二人第三次见面。
还在狮城时,张国伟给定好返回宝岛的机票之后,何栖远就第一时间约好了这位心中属意已久的集成电路研发天才。
“何先生,这次也是跟你道别。”
何栖远还没来得及正式展开挖人大战,不管是砸钱还是嘴遁,经过之前两次见面的铺垫,现在都可以开始收网。
满腹自信,能够拿下梁孟松的何栖远被梁孟松这一句道别搞得懵了一懵。
梁孟松看到了之前一直淡定从容的何栖远的表情变化。
他不傻,准确说是极其聪明。
只是因为跟前世何栖远类似的原因,天才不愿意在不相干的事情上浪费算力,这才输了宝极电接班一役。
他很清楚何栖远数次三番的邀约自己,从技术领域的投契,到对宝极电孙元成一党的同仇敌忾情绪。
都是在建立互信关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自己出山,跳槽到华星联,去当那个即将沉没的大船的舵手。
不知为何,他总有一点感觉,就是华星联不会出事,只因有眼前这个冷峻青年在。
“何先生,其实没那么需要我,不是吗?”梁孟松给何栖远倒上一杯红酒,轻声说道。
何栖远没有说话,接过酒杯,用疑惑的眼神看向身前的精干男子。
“别人不知道何先生腹中才华,孟松不会不知道,无论宝极电还是韩国三星、乃至美国英特尔、德州仪器那些地方。”梁孟松眼神深邃,回应着何栖远。“那些地方的人,没有人能在芯片领域真正与何先生比肩,包括我自己。”
何栖远继续沉默,晃晃酒杯,在心里组织要说的话。
“我不知道何先生这些年低调的原因,何先生的家事我也无意中了解了一些,只是,如果何先生早些归岛,华星联不至于到了这步田地。”梁孟松眉头有些耸起,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何栖远恍然,自己突然穿越,带来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和眼界,这个只有自己知道。
旁人就算了,但是梁孟松不同,他能明白何栖远只是露出的冰山一角就已经有多大的意义,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但反过来讲,何栖远在何秋然死后才返回宝岛,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我不知道怎么跟梁博士解释我对芯片制程的了解。”何栖远字斟句酌,但眼神明亮,言辞恳切,让人一看便知他说的是心里话。
梁孟松点点头,举杯示意何栖远继续说。
“这些年我都有在学习了解集成电路知识,尤其是ic设计领域,可说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
没有一个字是假的,前世的何栖远在华为海思工作学习,单指芯片设计领域已经是海思首席身份,遥遥领先。
“但是梁博士擅长的,也就是宝极电和华星联在做的芯片代工,晶圆生产方面,我只能算是耳濡目染,了解,但不清楚细节。”
依旧全部是真的,前世海思先与宝极电合作,被美国卡了脖子之后,转而与中芯国际合作研发,对芯片代工方面真就是耳濡目染,眼界开拓许多,但是生产细节,并不那么了解。
“不久前,也许就是我父亲何秋然去世的一刻,我想可能是妈祖保佑,仿佛突然打通了我身体里的任督二脉,这些年学习到的知识和接触到的芯片代工知识,瞬间融会贯通,好像能看到未来的芯片发展脉络一般!”
又是全部实话,真到不能再真。
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何栖远除了用宝岛妈祖保佑来说服自己之外,只有华夏祖魂庇佑这个解释作为第二可能。
或者两者皆有?
无论哪个,穿越都已经是既成事实,自己会在能力范围内,匍匐在地,为祖魂庇佑的大地和妈祖庇佑的宝岛,重新合成一体,奋斗到最后一刻。
梁孟松沉默着看着对面的何栖远眼神坚定,口中说着玄而又玄的话。
过了片刻,梁孟松点点头,他接受了这个解释。
别人不知道,对真正的天才的他来说,那种豁然开朗,仿佛能看到未来脉络的感觉,在他研发过程中也会偶尔灵光一闪,突然出现。
眼前的何栖远与自己的区别只有一个,就是他拥有超越自己的无双国士级别的天赋,不止能捕捉到那种灵光一闪的灵感。
天才与天才亦有区别,在他们这一行走到顶尖的,又有谁不是天才呢?
“何先生,我明白了,我能理解。”梁孟松举起酒杯,两人碰了一下。
“那么,梁博士···”
“不,我依旧不能接受,我不是担心华星联的资金问题。”梁孟松摆摆手,解释说道。“别人不知道何先生的能力,我怎么会不相信你有能力解决华星联的危机呢?何况区区资金问题。”
“那···”
“正是因为我知道何先生能化解全部危机,我才不能接受你的邀约,没有我,华星联迟早也会成为业界龙头,超过宝极电也不是不可能的。”
梁孟松话没有停,继续说道:“而且,我已经接受了三星的邀请,这事你是知道的,三星会提前支付我的违约金买断竞业协议,同时给我绝对的研发自由。”
何栖远惊讶表情在脸上一闪而过,前世的梁孟松直到09年才前往三星,那时候他的敬业时间已经截止。
现在突然提前,想来自己上次见面说的话变成了蝴蝶翅膀,影响着世界的细微处变化。
何栖远不知道,正是他的存在,彻底激起了梁孟松的斗志,进而有了三星的提前出手。
梁孟松本质是一个技术狂人,能吸引他的不是待遇,而是挑战!
后世的他从三星跳槽中芯国际,凭一己之力将28纳米制程短时间向前推进到了7纳米制程,其中艰难与挑战可想而知。
在那之后,梁孟松真就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在接近七十岁的高龄选择了离开。
“梁博士,我不会用三星待遇两倍之类的话语来说服您。”
“即便我可以亲自研发新的制程,但是对沉积、浸蚀工艺方面,我只能算粗通,我更多的对未来研发脉络的把握。”
“但是华星联需要您,推进45纳米、推进28纳米,未来还会到7纳米、5纳米、2纳米!”
“所谓摩尔定律也只是当年摩尔博士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制程迭代时间压缩到一年半,甚至一年!”
“这些都需要梁博士你去面对挑战。”
何栖远语句铿锵,每句话都敲到梁孟松的心坎,最后说出了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的心底目标:
“而且我不能亲自去处理制程研发全流程,是因为芯片,只是将来的华星联的一部分,我要做的事还很多。”
“比如,整合宝岛芯片行业,打造华夏芯片产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