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埋伏

“将军,前方隐约可见一座小山丘。”一名小兵气喘吁吁地奔至张曜身旁,拱手急切地禀报道。

闻此,张曜抬眼远眺,眉头微蹙,沉声问道:“此山是否阻挡了我们的去路?”

“回将军,倒也未全然挡住。只是道路西侧矗立着一座小山,经过时,道路会略显狭窄。”小兵如实禀告。

提及道路变窄,张曜不禁紧锁眉头,心中泛起一阵涟漪:“那若绕道而行,又当如何?”

“将军,路的东侧横亘着一条河流,绕道此山定会延误行程,实属不易。”小兵面露难色,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张曜闻言,沉吟片刻,随即果断下令:“你先前去探路,我拨给你五百精兵。”

“遵命,将军,属下定不辱使命。”小兵领命而去,身形迅速消失在队伍之中。

张曜大手一挥,黄巾军纷纷停下脚步。负责护卫张曜的侍卫们迅速跑至队伍前方,将张曜的命令传达给带头的将领。

原本行进在队伍前列的一行人,在将领的带领下,率领部下紧随卫兵向前行进。就这样,一支约五百人的先锋部队脱离了大部队,率先朝着前方挺进。

“这些贼寇的势力果然不容小觑,居然如此谨慎,还派出了先锋队。”刘赟隐匿于山巅之上,静静地注视着黄巾军的一举一动。见黄巾军尚未靠近山头便停下脚步,甚至派出斥候探查情况,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紧张。

“他们应该正朝着山边靠近。”尽管黄巾先锋队已逐渐接近山丘,但刘赟心中并未太过担忧。毕竟,埋伏的士兵们已巧妙地隐匿于山顶附近及山的西侧,利用树枝和灌木丛精心伪装,除非黄巾军彻底占领山头并展开搜捕,否则极难被发现。

然而,问题也随之浮现。若先锋部队越过山丘旁的小径继续前行,便极有可能与颜良、文丑率领的伏兵以及阳都县埋伏在路边的士兵遭遇。

“该如何处置这些家伙呢?”刘赟暗自思量,他本想在先锋部队前行并探查周围环境时给予致命一击,但此刻却不能贸然下令出击。因为一旦出击,黄巾军便会立刻察觉山上的埋伏。

正当刘赟望着先锋部队苦思冥想之际,身旁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沙沙声。他猛地一惊,右手迅速抓起弓箭,转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名晋国士兵正悄然走来。

“何事惊慌?”刘赟压低声音问道。

靠近的士兵也小声回答:“殿下,是陈将军派我前来。具体情况我不便详说,但诸葛先生说,已有妙计对付敌方先锋,还能诱使敌方主力靠近山头。殿下,能否依诸葛先生之计行事?”

“诸葛玄,原来是他……好,你去告诉他,就按诸葛先生的意思办。”刘赟听闻,心中一喜,当即应允。

“遵命,陛下。”士兵小声回应后,便转身重新爬上山顶。

没过多久,山顶附近再次传来一阵沙沙声,似乎是信使下山去传达命令了。

约莫半刻钟后,先锋队正在山下巡视山口,山口处突然传来一声震天响的大喝:“尔等何人?竟敢如此嚣张,胆敢在南溪地界撒野!难道不知南溪有我在此镇守?若想活命,速速退去!”

原来是成圣率领着约五十名士兵,与阳都县的士兵一同埋伏在南边,此刻正对着黄巾起义军的先锋部队大声呵斥。成圣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铠甲,却未戴头盔,头上仅仅裹着一块白布。与他一同出现的士兵们皆步行,身着类似民兵的衣服,既无头盔,也无盔甲,只是手持利刃长枪,怒目圆睁地瞪着黄巾匪徒。

然而,冲锋在前的黄巾军足足有五百人,其中骑马的就有十人。黄巾军见此情景,纷纷嘲笑起来,仿佛在看一场滑稽的闹剧。

“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乃张曜将军麾下护卫马成,今日便要好好教训教训你,让你知道厉害。”马成话音刚落,便策马朝着成圣猛冲过去。

成圣毫不畏惧,催马向前,挥舞着长矛抵挡。“铛”的一声巨响,枪刃相撞,成圣只觉手臂一阵酸麻,手中长枪差点脱手而飞,脸上露出惊愕的神情。他急忙松开长枪,紧紧抓住缰绳,调转马头便逃。

“想逃?没那么容易!”马成见状,大喝一声,拍马紧追不舍。黄巾军众人见此,也齐声呐喊助威。

“上,把那些家伙抓住,杀了他们!”另一位率领先锋的头领对着黄巾匪徒大声下令。刹那间,约五百名黄巾匪徒呼喊着,朝着士兵们猛冲过去。

黄巾军一冲过来,士兵们便尖叫着四散奔逃。他们纷纷扔下手中的长矛,径直跳进了河里。成圣纵马逃窜,士兵们也纷纷弃枪跳河。黄巾军见状,哄堂大笑,先锋部队的笑声一直传到了张曜所在的主力部队。

“这是怎么回事?”张曜一脸茫然,询问身旁的警卫。

一名警卫连忙回答:“将军,看来去探查道路的士兵已经把敌人击退了。”

“敌人?是官军来了吗?”张曜眉头紧锁,追问道。

“属下不知他们是否是官军,只看到一名将领和大约五十名敌军出现,不过我军勇士马成将军已经把敌军将领击退,敌军士兵也扔掉武器跳进河里了。”警卫如实禀告。

张曜听完警卫的报告,不禁放声大笑:“你是说,他们以为一名将领和五十个士兵就能阻挡我们的大军?既然都跳河了,肯定是一群乌合之众。别再耽搁了,继续前进!”

“遵命,将军。”

张曜一声令下,黄巾军主力再次向前冲锋。刘赟在山上看到这一幕,不禁紧握双拳,心中暗自叫好:“好,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与此同时,骑马追赶成圣的马成见与成圣一同出现的士兵都跳进了河里,便调转马头。他觉得再追下去也无济于事,于是再次调转马头,加入了先锋部队。不久,张曜的命令也传到了先锋部队。

在接收到前进的号令后,马成毫不犹豫地引领着先锋部队持续向敌阵深入。与此同时,黄巾军也开始了他们的推进,其中大约三成的精锐部队已经翻越了前方那座巍峨的山岭。这时,刘赟缓缓站起身形,他双手紧握着一杆已经搭好双箭的弓枪,目光如炬,紧盯着山下。当他辨认出那个他认为是黄巾军首领的人物从山下经过时,他缓缓地举起了手中的弓箭,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专注与决绝,那箭头直指对方的要害。

“此人身披的盔甲明显比其他士兵更为华丽,骑乘的也是一匹高大的战马,身边更有卫兵紧紧相随,他必定是这群黄巾贼的首领。”刘赟在心中暗自盘算,“这样一来,也省去了我费心去探查首领身份的时间。”

刘赟全神贯注,他的目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紧紧锁定在黄巾军首领的身上。自从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所获得的能力确实令人惊叹。尽管他与首领之间的距离并不近,但他凭借着超凡的专注力,渐渐地,首领的身影在他的眼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仿佛被无限放大,最后他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首领戴着头盔下露出的脖子。

“好,如此清晰,我这一箭必定不会落空。”刘赟心中暗自笃定,随后果断地松开了握箭的手指。

只见那支箭矢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一般,带着呼啸的风声疾驰而去。不一会儿,就传来了一声重物坠地的声响,原来是张曜从马上摔了下来。

“将军!”二十多名侍卫见状,迅速将张曜团团围住。然而,他们谁也没能挡住这突如其来的一箭,甚至都没有察觉到箭矢是何时射出的。当他们将张曜扶起时,才发现他的脖子上已经中了一箭,那箭头深深地嵌入了他的右颈之中。

山上的黄巾军卫兵看到张曜中箭倒地,一时间都惊呆了。而就在这时,刘赟又迅速地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箭矢,瞄准了迎面而来的黄巾军,再次果断地射出了手中的箭。这一次,他的箭矢再次准确地击中了目标。

眼见黄巾军的首领倒下,黄巾军的士气顿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们停止了前进的脚步。这时,山上埋伏的晋国将士们纷纷站起身来,齐声呐喊:“杀!”这些将士是由护送刘赟的晋国士兵、诸葛家的护卫以及阳都县那些经验丰富的弓箭手组成的。虽然他们的人数只有四百,但每个人都配备了弓箭,而且箭矢充足,这些都是他们从县衙的军械库里精心准备的。

“放箭!”随着陈到一声高亢的呼喊,那些原本埋伏在山坡上、身上披着草木泥土伪装的弓箭手们纷纷起身,朝着黄巾军的方向射出了密集的箭矢。四百张硬弓同时发威,四百支箭矢如同密集的雨点般飞向天空,然后如同倾盆大雨一般朝着黄巾军倾泻而下。

“啊!”“哎哟!”“呃啊!”黄巾军中传来阵阵惨叫之声。他们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人数足有近万之众。然而,在如此密集的箭雨之下,弓箭手们甚至无需精确瞄准。只要朝着黄巾军人多的地方射箭,箭矢必然会击中目标。于是,弓箭手们射完一箭后,根本来不及检查是否射中,便迅速装上第二箭,继续朝着黄巾军射去。

霎时间,两千多支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在黄巾军的身上,他们在箭雨中惨叫连连,纷纷倒下。一名黄巾军头领见状,急忙对着身边的士兵大声呼喊:“快上山!擒贼先擒王!还等什么!”在他的命令下,一队黄巾匪徒朝着山上的晋军阵地冲了过来。乍一看,足有两百多名黄巾匪徒正奋力往山上攀爬。然而,他们刚爬到山顶附近,就纷纷被绊倒或摔倒在地。

“这是怎么回事?”一名叫奥林的黄巾匪徒正奋力爬山,突然感觉右脚被什么东西绊住,一个踉跄摔倒在地。摔倒后,他才发现自己是被一条隐蔽的绳子绊倒的。他捂着疼痛的脚踝,看向绊倒自己的地方,只见上山的小路上布满了细小且隐蔽的小木棍,这些木棍之间都用细绳连接着。这些木棍很小,又深深地埋在地下,很难被察觉;而绳子又很细,如果不仔细查看,根本无法发现它们的存在。

“是哪个混蛋干的这种缺德事……”奥林摔倒后,脚踝疼痛难忍,他挣扎着站起身来,一边咒骂着那些设陷阱的人,一边试图重新站起来。同样被绳子绊倒的黄巾匪徒们也纷纷咒骂着爬起来,身体状况稍好的还试图继续爬山。

奥林大声咒骂着,脚踝的疼痛让他根本无心再上山:“到底是哪个混蛋干出这种事?以为这样就能保住你们的性命吗?我们大军有上万人之多,你们今日之内就得被斩首示众!”

然而,正当奥林咒骂着、感觉稍好一些的时候,山顶上却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紧接着,一个冰冷而坚定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今天被斩首的是你们!”

“什么!”奥林正要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继续咒骂,却突然感觉眼前一黑。原来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飞来,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头上。紧接着,更多的石头如同雨点般朝着试图爬山的黄巾匪徒们砸去。黄巾匪徒们发出阵阵惨叫之声。被石头砸中的,若是运气好,只是受伤惨叫;运气差的,头颅被石头砸得碎裂开来,当场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