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降龙十八掌,在下也略知一二

听萧峰说到自己与大理段氏有些渊源,朱长龄无话可说。

一阳指诀乃是大理段氏的家传武学,他朱家才是一阳指的旁系分支。

尤其对方一阳指的造诣如此精深,想来是从孩童时期便开始习练口诀心法。

萧峰对朱长龄点头致意,又对卫壁道:

“卫兄方才的剑法工整严密,妙招频频,只是剑意未能与剑招合二为一。”

说罢长剑舞动,正是卫壁刚刚所用的剑法。

萧峰手中挥剑、口中讲解,从步法到剑意,从招式到变通,说得竭尽详实,许多妙处,听得众人连连惊叹。

武家的剑法毕竟以《越女剑法》为根本,全真剑法的妙招虽然过度平滑,终究与剑意相悖。

萧峰意到心到,顺手就改良了三招剑法,又创了三招剑法融入其中。

看得武烈和朱长龄目瞪口呆。

卫壁本来心中不忿,见萧峰诚心指点,竟然还顺手把剑法给完善了,心中叹道:

“我与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距太大了。”

当下鞠躬拜谢。

周芷若见此人举手投足间颇有宗师气度,忍不住盯着萧峰看了几眼,忽然觉得有些面熟。

萧峰将长剑放回架上,回头时正与周芷若四目相对,脑中忽然闪过一个拌着肉汁给自己喂饭的姑娘,和眼前之人的样貌缓缓重叠。

那正是当初张无忌与周芷若初遇时的情景。

只这一眼,周芷若认出了张无忌。

萧峰,却还不认得周芷若。

武烈见萧峰将自家的剑法又精进了一番,心中大喜,正要上前感谢。

忽然想起家中秘传的三招掌法,登时心跳加速,暗暗道:

“那掌法自祖上传下来,每一代子孙都潜心钻研诀窍,自己更是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却始终无甚收获,不知此人能否助我勘破玄机!”

犹豫片刻,武烈下定决心,务必要趁热打铁!

上前拱手道:

“多谢萧大侠指点小徒,有此剑法,他必能受用终身。”

萧峰回礼道:“庄主客气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武烈又道:“老夫听闻萧大侠掌法造诣甚高,在下有三招掌法,十几年来未能勘破精要,请求大侠慈悲心肠,为我解惑。”

萧峰只听闻这朱武连环庄的两位庄主都是大理段氏的武学传人。

没想到自己漏了一手一阳指,这武烈却并不关心,反倒有掌法要请教自己。

原来武修文当年也曾和父亲武三通学了些一阳指的功夫,但久在郭靖身边,他对阳刚一派的掌法更加倾心,这才定了日后子孙传承的武学基调。

“既是庄主开口,当下自当尽力,还请庄主献招。”

说罢武烈阔步出掌,一招一招使了出来,那掌法招式凝练,飒飒生风,明明招招沉稳,出掌时却劲力涣散。

萧峰看得惊讶,这三招竟是《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见龙在田”、“震惊百里”。

只是这武烈平白得了招式,运劲法门却不对,这才徒有其表,不得真义。

武烈使完三招,正期待萧峰分解其中奥义,只听萧峰道:

“武庄主,在下冒昧一问,这三招掌法你从何处得来?”

武烈一听,猜到萧峰可能从别处见过,为免生出误会,坦言道:

“这三招掌法乃家中秘传,至今已有百年了。”

“庄主祖上可曾与丐帮有些渊源?”

“萧大侠如何得知,在下先祖武修文曾拜郭靖郭大侠为师。这郭大侠是丐帮第十八代帮主洪七公的徒弟,郭大侠的妻子黄蓉女侠,更是丐帮的第十九代帮主。”

萧峰心道:“如此看来,这三招掌法当是这位郭大侠传给徒弟的,只是那徒弟功力未深,不能驾驭这三招,再由他传下来,有这般结果,倒也不出意外。”

于是回道:“武庄主这三招掌法,正是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

说罢,萧峰右手呼的一掌,口中念道:“亢龙有悔。”

一道雄浑之力喷薄而出,将两丈外的一块大石震得碎裂。

接着,萧峰左手一挥凌空下拍,口中念道:“见龙在田。”

武烈、朱长龄、卫壁只觉得有掌力如狂风般吹彻而来,噔噔噔连退数步。

最后,萧峰双掌直拍左右,口中念道:“震惊百里。”

只见萧峰周身被掌力包裹,浑厚之劲吞吐不息,震得丈外积雪纷纷而至。

武烈听到这三招掌法是降龙十八掌时,已经有些气馁。丐帮的镇派绝学,岂是他人随意就能钻研明白的。

却见萧峰轻描淡写将这三招一一使出,果然与自己展示的招数同宗同源。

可这威力,却是天壤之别。

一时间大脑一片空白,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

“萧、萧大侠,你刚才用的就是丐帮的降龙十八掌?”

“不错,在下与丐帮有些渊源,这降龙十八掌,也略知一二。”

-----------------

一处隐秘的房间中,武烈和朱长龄面对面坐着。

两人中间的火盆烧得劈啪作响,震得心中如擂鼓一般。

“长龄兄,这事儿你怎么看?”

“不可思议,当真不可思议……”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竟然同时精通《降龙十八掌》和《一阳指》两门上乘武学,我实在想不出他的师傅可能是谁。”

“尤其是他的内力,竟能如此深厚,一定有高人洗髓伐经。”

“不论如何,此人定要尽力结交,他能教壁儿剑法,也一定能把《一阳指》和《降龙十八掌》的精义教给我们。”

“不错,只要条件合适,没什么是不能谈的。”

“只是……我们要拿出什么条件才合适呢。”

“屠,龙,刀!”

-----------------

且说萧峰自午后一番“比试”,便在屋内吐纳调息,循环周天。

自从在那山顶观日落垂山,明悟阴阳互济之道,萧峰便觉得《九阳神功》仍能再进一步。

尤其前一日学了《一阳指》诀,体内纯阴之气孕育出的一阳指力,竟然与九阳真气自然而然合二为一,实是意料之外。

不过萧峰在武学上向来不钻牛角尖。

练得会就练,练不会就每天练。

成与不成也不去多想。

只听屋外家丁仆从打扫妥当,渐渐没了声音,忽然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响起。

“萧大侠,峨眉派周芷若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