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洪灾突起,力挽狂澜
- 穿越雍正朝的帝国崛起
- a慢b
- 1337字
- 2025-03-29 07:57:57
林慢在交通领域的改革成效显著,正当他全身心投入到交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憧憬着大清交通新时代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短暂的平静。黄河流域连降暴雨,河水水位急剧上涨,汹涌的洪水如脱缰野马般冲垮堤坝,肆意蔓延,所到之处一片汪洋,无数村庄被淹没,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喊声交织成一曲人间悲歌。
林慢在京城得知这一噩耗,心急如焚。他清楚,黄河水患关乎国本,必须尽快行动。紧急入宫面见雍正帝时,林慢面色凝重,语气坚定:“陛下,黄河水灾严重,当务之急是组织救援、安置百姓,修复堤坝。”雍正帝满脸忧虑,紧握龙椅扶手,即刻下令林慢统筹救灾事宜,同时命黄河提督孙海全力配合,务必将损失降到最低。
林慢不敢有丝毫耽搁,星夜兼程赶往灾区。然而,一到灾区,他便察觉到救灾工作推进艰难。本该冲锋在前、组织抗洪抢险的黄河提督孙海却不见踪影。林慢四处打听,才得知孙海躲在安全地带,对救灾工作敷衍塞责。林慢强压怒火,亲自前往孙海的临时驻地,质问道:“孙提督,如今洪水肆虐,百姓危在旦夕,你身为黄河提督,为何在此躲清闲?”孙海却一脸不屑,嘟囔着:“这洪水来势汹汹,人力难敌,我已上报朝廷,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林慢看着孙海的不作为,心中失望至极。但他深知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拯救百姓。他不再与孙海纠缠,迅速召集当地官员、驻军和自发赶来的百姓,组建起临时救灾队伍。他根据灾区情况,合理分配任务,一部分人负责转移受灾群众,一部分人负责搬运救灾物资,另一部分人则开始抢修堤坝。
在救灾过程中,林慢发现孙海不仅消极怠工,还严重阻碍救灾物资的调配。本该运往重灾区的粮食、药品等物资,被孙海以各种理由扣押,导致许多受灾百姓得不到及时救助。林慢暗中调查,终于掌握了孙海贪污救灾物资、与当地奸商勾结谋取私利的证据。他立即将证据呈递给雍正帝,并请求严惩孙海。
雍正帝得知真相后,雷霆震怒,下令将孙海革职查办,交由刑部审讯,同时派遣钦差大臣协助林慢救灾。有了朝廷的全力支持,林慢得以放开手脚。他亲自带领救灾队伍,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面对湍急的洪水,他身先士卒,扛起沙袋冲向决堤口,鼓舞着每一个人的士气。
苏瑶在京城得知林慢奔赴灾区,心急如焚。她组织京城的达官显贵们捐款捐物,自己也亲自参与物资的筹备和整理。随后,她带着大批救灾物资赶到灾区,与林慢并肩作战。看到苏瑶的那一刻,林慢既感动又心疼,但两人只是短暂对视,便又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年羹尧在边疆也心系灾区,他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携带先进的救灾工具和丰富的抗洪经验赶来支援。他在书信中写道:“林兄,国难当头,虽远在边疆,亦想尽一份力,望早日战胜洪灾。”林慢收到信后,备受鼓舞,深感自己并不孤单。
经过连续多日的艰苦奋战,洪水终于退去。林慢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灾区的重建工作中。他规划新的城镇布局,提高建筑的防洪标准,组织百姓开展生产自救,恢复农业生产。同时,他还设立了专门的救助机构,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
在林慢和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灾区逐渐恢复生机,百姓们的生活重回正轨。这场灾难让林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和交通的进步,更需要官员的担当和责任。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今后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为百姓撑起一片天,为大清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