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没办法破解这个难题,所以,各地的饥民才揭竿而起,与其饿死不如冒险一搏,这就是明末的现状。
徐云没有想到,朱由检叫自己入宫,商谈的事与粮食有关系,他弄明白朱由检的意思后,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皇上,这粮食与银子不一样,这东西只有地里长出来,天上可掉不下来,再说了,这不是小数目。”
“我知道,所以才找你来商量,有人提议向河南的藩王借粮食,你觉得怎么样?”
“好啊!大明的藩王应该是富得流油,区区几十万石粮食不是什么难事,对了,他们的财富不仅仅是粮食,就算是金银也多的是?”
“这么说来,你也赞成找藩王们借钱、借粮食?”
“皇上,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他们作为朱家的子孙,本身就应该责无旁贷的肩负起,护卫大明的责任。”
“太祖当初为什么要分封藩王,我个人认为,除去保家卫国之外,还有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天下太平他们享受了富贵,眼下,大明正值多事之秋,也应该是他们出力的时候了?”
“徐云,我担心这样做,回引起各地的藩王反对,毕竟他们是皇家血脉,传出去不好听?”
“皇上,正因为他们说皇家血脉,所以,更应该主动一些,再说了,你是代表朝廷向他们借,也不是让他们捐献?”
“那他们要是不愿意呐?”
“皇上,我觉得你应该有两手准备,可以先礼后兵,先好言劝说,如果有不长眼的家伙,那就来硬的?”
“徐云,你说,从哪一个开始?”
“河南的藩王有几个?”
“河南的藩王总共是4、5个,彰德府的赵王、卫辉府的潞王、开封府的周王,还有洛阳的福王,以及南阳的唐王。”
“哦,这么多,那钱财就不是问题了,他们每家出二三十万两银子,十几万石粮食根本不是问题?”
“徐云,这件事你看让什么人去办合适?”
“皇上,不去我顺路去办吧!我打算过了年,就返回苏州去处理飞梭、珍妮纺纱机,如此一来,也好顺带了结了这件事?”
“那实在是太好了,徐云,你需要什么就说?”
“皇上,我需要1000兵马,这些人好搬运粮食、银子,另外,还需要几个人,对了,你的圣旨也必须要有?”
“人需要那些?圣旨好说,你想写什么?”
“人就高起潜,另外,我想把京仓大使阎应元也带上,至于圣旨的内容嘛?主要是为了预防藩王不同意,好训斥他们用的?”
“徐云,这些银子、粮食什么时候归还他们?”
“皇上,银子等宽裕了就归还,粮食只有到了今年秋收后,看各地的情况再说?”
“那粮食今年秋收后如果不合适呐?”
“皇上,我是这样考虑的,在杭州的时候,我见过一种庄稼叫玉米,这个东西亩产的数量非常多,如果找个合适的地方试种成功,粮食就不发愁了。”
“是吗?徐云,你说,什么地方试种合适?”
“皇上,我觉得最好是在凤阳?”
“为什么选择凤阳?”
“皇上,在试种成功的好处,有好几个,第一,你可以正大光明的说,这是大明得到了列祖列宗的护佑。”
“好,这个说法好,徐云,那第二是什么?”
“第二,试种成功后,可以把一部分粮食,从凤阳运输到河南、陕西,只要河南、陕西稳定了,可以说,北方也就没有大事了。”
“嗯,你说的对,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确实是不能乱,去年河南就大旱,陕西也是天灾不断,还有第三吗?”
“当然有了,凤阳一个县试种成功,明年就可以扩大到整个凤阳府,甚至于河南、山东、北直隶、山西等地。”
“徐云,你这样说,这种叫玉米的东西,究竟一亩地能够出产多少粮食?”
“皇上,我估计,最少不低于10石?”
“什么?10石粮食,徐云,那岂不是说,一亩玉米的产量是稻米的2、3倍?”
“皇上,还有一种东西叫番薯,这个东西等王象晋到京城后,你让他在城外试一试,要是成功的话,产量更是惊人?”
“那这番薯有多少产量?”
“一亩地应该有几千斤?”
“啊?徐云,这不是真的吧?几千斤?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
“皇上,究竟是多少,等到收获后,你亲自去看一看不就清楚了?”
朱由检没有种过地,因此,他不清楚这些事情,徐云虽然也不是种地的行家,但好歹也是穿越者,多多少少还是比朱由检强的。
“那就只有等到王象晋来了后再说?”
“皇上,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大明彻底的太平之后,粮食问题就是首要之务,必须全力以赴做好这件事?”
“那怎么样才能够做好?”
“粮食是从种子而来的,所以,必须要从源头上抓好种子,筛选出那些高产、耐寒、耐旱的品种大力推广。”
“哦,原来是这样的,那这件事交给什么人可以办好?”
“以王象晋为首,如何挑选出一大批懂得农业知识的官员,让他们专门做这件事。”
“徐云,这无农不稳我明白了,那无工不富有如何讲?”
“皇上,大明这些年是不是一直缺钱?”
“是啊?我都快愁死了,每一天都在为钱发愁,你是不是有好办法?”
“皇上,这无工不富就是为解决钱的问题的?”
“徐云,你具体说说看?”
“皇上,比如说这飞梭、珍妮纺纱机,你已经知道了,他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同时,咱们也获利了。”
“但是,这些钱都是小钱,真正的大钱是要发展重工业?”
“发展工业?什么是重工业?”
“皇上,重工业就是指煤炭、钢铁,大明必须要大力开发煤炭,煤炭不仅仅能解决老百姓的烧火取暖,还可以为炼铁源源不断的支持。”
“那朝廷从其中有什么好处?”
“皇上,朝廷可以从其中收税啊!你想一想,要是大明的税收,煤炭、钢铁就能够完成,岂不是可以给老百姓减轻了负担。”
“徐云,真的可以有这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