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捷书动紫宸

紫禁城的宫殿在晨曦中渐渐苏醒,柔和的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御书房的金砖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

朱翊钧正坐在书桌前,翻阅着各地呈上的奏章。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走进来,跪地呈上一份加急文书。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奏章,接过文书,快速浏览起来。

看着看着,他原本略显凝重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好!好啊!”朱翊钧忍不住拍案叫好,“‘雕翎境’传来捷报,我军大获全胜!”

一旁的冯保连忙凑上前,满脸堆笑地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全赖陛下洪福齐天,方才有如此大胜,此乃我朝之幸啊!”

朱翊钧心情大好,笑着点了点冯保,说道:“传旨,着内阁尽快拿出赏赐的条陈,对于战死的士卒,一定要抚恤到位,让他们的家人有所依靠。”

“阵亡将士的遗体这个天气怕是运不回来了,但骨灰必须带回,请入《万忠祠》四时香火不断。”

“另外,命人尽快将粮草补给送到前线,让戚继光尽快把蒙古人彻底赶出长城之外。”

“遵旨!”冯保连忙应道,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转身便去传达旨意了。

朱翊钧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明亮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这场胜利,不仅让边境暂时安定,也让他对未来的治理更有信心。

朱翊钧坐回龙椅,将这个消息通过聊天群传递给了秦皇、汉武。

“二位,刚刚收到‘雕翎境’的捷报,三国联军大获全胜,在‘雕翎境’消灭、俘虏敌军二十余万,并顺利拿下燕京城。”

此时秦皇、汉武尚未收到前线的战报,看到朱翊钧的消息也很高兴。

“那长城以内蒙古怕是没多少人马了。”汉武帝道

朱翊钧道:“没错,假以时日定能将蒙古人彻底赶出去”

“如此大捷,当浮一大白”秦始皇也收到了消息。

朱翊钧见两人都上线,便将自己收到的捷报传递过去,毕竟自己说的再好,也不如军报详细,虽然这是戚继光给朱翊钧的捷报,但三国统帅皆在一切,内容大同小异,最多便是侧重点不同。

两人看到捷报后,快速翻看着,脸色御容熠熠。

尤其是汉武帝,毕竟在阻击蒙古援军的战役中是戚继光和卫青率军迎战的,两人的战报也高度相似。

当看到卫青与戚继光以五万人的代价,直接歼灭了蒙古二十五万铁骑的时候,汉武帝右手猛然拍向案几,震得青铜灯盏摇晃不止,左手紧握捷报的帛书几乎揉皱。

起身时十二章纹龙袍带起的劲风将烛火吹得忽明忽暗,:“好啊。”

现在的汉武帝可不怕卫青功高盖主,他对于历史上卫青的表现很是满意,再加上现在自己已然修习了上乘功法,不管是身体还是寿命都得到极大提升,更加不会在意卫青是否会脱离掌控。

秦始皇看到战报时,扶在青铜案上的手指突然扣紧,指甲在错金云纹上划出细微声响。瞳孔收缩成针尖状,咽下唾液时喉结异常剧烈地滚动三次,暴露出因兴奋而吞咽的本能动作。

“彩!”即便上面对于秦军的描述并不多,但从中依然能够看出蒙恬的战功。如此大的功绩,怎能不厚赏,对于依法治国的大秦来说,最重要的便是遵循“赏不逾时“的法家原则。

他的右手食指在诏书绢帛上无意识画圆——这是秦王政幼年练字留下的肌肉记忆。停顿时长正好是漏壶滴下三颗水珠的时间。

即便蒙恬的战报尚未送达,秦始皇已经想好了如何赏赐,提笔在纸上写下‘左更’,这是大秦军功爵位的第十二级,再往上依次是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候。

再次之前蒙恬的爵位是第十级的左庶长,现在一口气提了两级,已经算是优容有加了。

毕竟蒙恬是新生代的将领,上面还有王翦、王贲、蒙武等人。

考虑完蒙恬等人的爵位,又开始考虑起银钱的赏赐,但现在秦朝均是以刀币为主,以往还看不出什么,但现在连通其他世界,刀币显然已经不够了,其他世界多是以白银为主,黄金为辅。

想到这里,秦始皇便在聊天群说道:“此次大捷,实乃大快人心之事。寡人军队已抵倭国,按照你所言找到了银矿,只是此时正缺人手挖矿”

汉武帝也跟着发消息,声音爽朗:“哈哈,朕也找到了银矿,同样缺少人手。这打仗抓的俘虏,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看到汉武帝的话,朱翊钧知道两人是在提醒自己,毕竟自己曾经下令,让负责‘雕翎境’后方守备任务的俞大猷,将当地与蒙古牵连甚广的人尽数处死。

当时秦皇、汉武也已同意,毕竟乱世用重典,对于那些不稳定因素,还是尽快毁灭的好。

但现在形势大变,蒙古损失了如此多的有生力量,发动反攻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那些来不及处死的贪官劣绅,也有了其他的处理方式。

朱翊钧对于秦皇、汉武占领倭国的事,早有预料,毕竟那么一大片银矿,即便放缓‘雕翎境’的攻势,也必须拿下倭国。

不过好在秦、汉两朝时期,倭国都称不上国,只能是个岛,两位皇帝称之为倭国,也是跟着朱翊钧一起叫。

秦、汉时期的倭国连基本的政权都没有,只是些部落联盟,更别提有规模的军队了。

即便两国已经很努力的抓捕土著,但一方面是人烟稀少,另一方面语言不通,沟通成本大大增加。

至于从本土运人的事,秦皇、汉武早就放弃了这个打算,连徭役都不在征发,而是跟着朱翊钧学习使用粮食或银钱给百姓工钱。

这种风险极大,死亡率极高的事,怎么能让自己人干,肯定是先抓捕土著,土著不够用,就把主意打到了‘雕翎境’上。

想通这点的朱翊钧当即表示:“两位所言极是,大肆杀戮有伤天和,可以将其发配到秦、汉两朝,挖矿赎罪”

“大善!”秦皇、汉武赞同,披上一层悲天悯人的外衣,果然好听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