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功臣之家,求收藏
- 入伍当天,我想让老头给我买烟
- 把夜熬死
- 2031字
- 2025-03-16 11:35:16
镇上的医院。
病房内,袁涛的老妈刘淑琴正在抹着眼泪。
桌上放着的是特等功臣之家的牌匾。
还有一袋子的功勋章。
“这些我们都不要了。”
“把这些都还给他们,让他们把你爸和你爷爷还给我们。”
看到面前的画面,袁涛嘴角疯狂抽搐。
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
一堆的功勋章当中有七八枚一等功。
差点没亮瞎袁涛的狗眼。
老子这是重生到了一个什么家庭啊?
直接是牛逼冒烟了啊。
这虽然是一个平行世界,但是这种玩意是共通的。。
藏得这么深的吗?
在记忆中自己这唯一的后代都不知道这些东西。
这特等功的牌匾应该是自己爷爷的。
其中的功勋章应该有自己父亲和大伯的。
这也不应该怪刘淑琴。
毕竟这种东西和她的丈夫有关系,看到就容易伤心难过。
这些功勋从来就没给人看过。
特等功牌匾也没有挂在过门口或者客厅。
主要也是怕袁涛也走上那条路。
一个女人,还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女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含金量。
刘淑琴今天破天荒的拿出来这些东西,那是要去袁涛父亲爷爷的单位门口,把这些还给他们。
唯一的宝贝儿子被打成这样,头上缝了十多针。
如果再用力一点,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都要没了。
这触及了她的逆鳞。
袁涛被一板砖干翻之后,石头就发了狂。
对方人多势众,石头也吃了亏,不过不是很严重。
最后石头老爸拿着杀猪刀赶到了。
周强的老爹叫周发财。
还真挺发财的。
地产、修路、保洁、修车啥都干。
袁涛的母亲就是在周发财手底下干保洁的。
当周强得知袁涛的老妈在自己公司上班之后就直接让人没给她发工资。
刘淑琴去要差点被揍。
也没多少钱,她一个女人,感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那么算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袁涛和周强更加成了仇家了。
袁涛还被周强揍过。
刘淑琴去找上门。
周发财却放出话,黑的白的都是我朋友,你想怎么的都行。
什么流程都走过了,却没有任何办法。本来袁涛的母亲就想这么算了。
今天却找到了村子里来。
自己被欺负了没事,袁涛这宝贝儿子被欺负了那可不行。
找人无门,就冒出了这个想法。
袁涛感受着头上的疼痛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动手还真狠啊。
随后袁涛心里就涌起了熊熊怒火。
特等功臣之家被欺负成这样,别说他前世当过八年兵的退伍兵了,军营里的老鼠都得气的蹦起来。
因为低调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袁涛一家男丁都牺牲了,却没有啥概念。
这时候人民生活条件还没前世那么好,功臣之家在地方上也没那么受重视。
换做前世那个世界,特等功臣之家过年过节,地方的领导都得来家里拜访的。
前世当了八年兵,袁涛也就拿过一个三等功,还是比武大赛上的。
这么一个家庭背景,不参军那不是对不起面前的这些功勋章吗??
袁涛看刘淑琴这个样子,自己如果是提出参军的想法,她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换位思考一下。
就剩下孤儿寡母了,怎么可能同意让唯一的儿子进入军营。
如果抱着这些去军营的话,那变故就大了。
干脆自己说不定就不用回来了。
不是袁涛解决不了那个周发财,而是想重新进入军营,才点了点头同意了刘淑琴的建议。
就凭借着自己父辈在部队里的人脉,刘淑琴住在家属院里基本上没有任何悬念。
袁涛又转头看了看桌上的功勋章:“妈,你把这些带到医院没人看到吧?”
功臣之家还没那么受重视。
还没那么重视,却不代表不重视。
如果让周发财一家知道了,别说去父亲的单位了,能不能出村都是一个问题。
刘淑琴抹着眼泪摇摇头:“我是用东西装着的,没人看到。”她指了指脚下的装稻谷的麻布袋。
这个护崽心切没有安全感的女人觉得村里已经不安全了,并没有打算再回村子。
等袁涛修养一下就打算出发。
“妈,那你赶快把这些装起来,千万不能被别人看到。”袁涛连忙提醒。
刘淑琴愣了一下,红着眼照做。
等都装好了之后袁涛松了口气。
还好周强并没有对刘淑琴动手,不然袁涛肯定不会答应去父亲的单位,铁定自己动手。
“妈,石头怎么样了?”
“他来医院了吗?”
刘淑琴摇摇头:“他还好,只是皮肉伤,没有来医院。”
“回头要好好感谢一下那孩子。”
“是他护着你,不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袁涛点点头,沉默了下来。
感觉让石头入伍,去部队里杀猪养猪也挺好。
毕竟那里面可缺这种边角料人才了。
会剃头的,会杀猪养猪,开车做饭的,那是各连队抢着要的人。
会某些技能的更好留队。
石头应该在部队里会有更好的发展。
这也不是袁涛说的算的。
还得问石头的想法。
凭借着那体格,入伍应该不难。
袁涛修养了两天。
周发财没有来医院里看过,也没给一分钱。
在这个县里对自己的人脉关系相当有自信。
只有石头带着一些吃的来看过袁涛一次。
有刘淑琴在袁涛也不好说让他入伍的事情。
第三天,刘淑琴就带着袁涛上了汽车。
在这医院她这个女人也感觉不安全。
袁涛轻微脑震荡。
头上缠着纱布,行动却没有什么大碍。
到了县城,坐上了绿皮火车。
在哐啷哐啷的声响中,让袁涛一下子就回到了没有高铁的日子。
袁涛的父亲和大伯爷爷都是一个单位的。
而且还是靠着边疆。
坐绿皮火车得一天两夜,三十多个小时。
刘淑琴心疼自己儿子,给买了卧铺。
如果是坐票,袁涛都不知道怎么熬。
刘淑琴心疼的给袁涛买了一份盒饭,花了十块钱,扭着头心疼了老半天。
她却拿出了自己烙的饼用水泡着喝。
袁涛把盒饭放到了桌上:“你不吃我也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