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中上游的某处密林深山中,有一块斑驳的石碑,年代久远,难以考证。其上隐约可见篆文题写的“龙隐”二字。
距石碑不远,山瀑飞泻,奇草暗生,古树抱朴,形成了一个奇妙幽深的水潭,旁边还有一个杂草掩映的石洞,是为“龙隐洞”。
此处鲜有人迹,偶尔路过此地的山野猎樵,总会虔诚地叩拜一番,似乎有江龙隐居于此,能护佑左右乡民。
山脉蜿蜒起伏,奇峰交错,隽秀幽远。远看状似一条巨龙飞腾大江之上,又似龙腾天地后蛰伏于江畔休憩,久而久之,便有了龙脊山的得名。
一江之隔的江湾浅滩,地势平缓肥沃,渐渐有了人家居住于此。每日里远望龙脊山,日蒸雾绕间,似乎窥见江龙腾越山巅之势,偶尔间闻龙啸密林之中。乡民在此安居乐业,不亦悦乎。有人题诗曰:
野樵林樾鸟鸣涧,
蓑翁江渚鱼戏滩。
龙脊山上日月沉,
间闻吟啸弄九天。
是否确有江龙不得而知,但望龙滩的名字却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