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辉做事,一向是有始有终,他只要是觉得对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下去,信念不会动摇。
宋致远来了三天,一单都没有谈成,他还是硬着塞给了宋致远20元钱工钱。
3天20块钱的工钱当然不算高,但是宋致远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颜辉却觉得宋致远必须拿着,不然的话这么小的孩子不太容易坚持下去。实际上,这20块钱,颜辉第三天早上就给了宋致远,生怕宋致远跑了,他很难再找到这么...
这么廉价的工人。
颜辉也没觉得不好意思,他坚信宋致远只要跟着自己,一定能比编筐强。
想到编筐,颜辉一下子就想到了老四。老四是兄弟几个里第一个陪着父母出去做生意的,主要做的项目就是竹制品,一开始颜辉还和老四开玩笑,说是去编筐的,现在半年多没见面,还挺想念他的。
这天,颜辉照例找宋致远聊了聊一些技巧,聊完回到二哥这里之后,被老郭找了过来。
“老郭?你专门过来找我的?”颜辉先是看了看停车位那边,确定没有车,这才主动走了过去。
“老颜,”老郭把颜辉拉到一边,“我问你个事。”
“嗯,你说。”
“上次咱们见面的时候,就是那次在东门碰到小宝那次,小宝旁边有个大高个,你是不是认识?”
“嗯,之前就在李叔这边打工,我一直喊他大凯。”
“哦哦哦在这里打过工啊,我说怎么这么眼熟,上次看到他的时候,我就觉得在哪见过。看样子是在这见过。”
“他怎么了?”颜辉有些疑惑。
“昨天晚上我在市场逛,远远看到他了,扛着一根木头。当时我也没多想,结果我回到店里,发现是我们家门口的木头被偷了,应该就是他拿的。”
“啊?一根木头也有人拿?”颜辉还真是挺惊讶的,这木材市场,到处都是木头,虽然说木头也算是值钱,但真不至于偷。
也不是说市场里没有小偷,以往偷木头的都是推着车来偷的,毕竟一根两根没啥意思。
“我们家是做红木的啊。”
“问题是,你们家的红木怎么可能摆在外面。”
“你说的没错,堆在外面的都是没有木芯的边角料,但是估计他不知道吧。”
颜辉一听这话,点了点头:“他可能还真不知道。”
大凯总给人一种脑子断根弦的感觉,性格主要是自私,但是不太灵光。
“嗯...他家什么背景你知道吗?”
“他爸我认识,叫王成贵,在货运站那边当搬运工。”
“那没什么背景,他拿这个木头卖给谁啊...”老郭有些无奈,“拿了也就拿了,就怕以后还惦记。”
“我觉得没事,他拿走肯定是想卖,你这不是好东西,他不可能卖得掉。谁闲着没事收这么一根边角料?既然卖不上价,他估计也就不偷了。”
“难说...我爸跟我说,要是我能抓到他下次来偷,奖励我200块钱。”
“200?”颜辉一愣,“你这截木头值200块钱吗?”
“木头肯定不值钱啊,就是我爸估计想杀鸡吓唬猴啥的,你又说这个大凯没背景,那抓到他还怕啥?”
“倒也是...”颜辉点了点头,他对大凯也没感情,这小子被抓也不是坏事。
“一根破木头,报警抓他也没用,这点钱还不够请警察吃饭的,但是当着周围人的面出出气肯定没事。”
“他爸要是去了,估计都得帮你们揍他儿子。他爸这个人虽然也势利眼,但是这种事还是做不出来的。”
“嗯,”老郭点了点头,“行,反正你帮我看着点,要是下次你看到他往我们那边去,你记得跟我说,抓到他的话,我分你10块钱。”
“好。”颜辉点了点头,黑还是你黑啊老郭。
老郭聊完就撤了,二哥这边的车也到了,颜辉立刻开始了工作。
临近中午,宋致远跑了过来,告诉颜辉司机大叔喊他。
颜辉把宋致远留在店里,自己跑了过去。
能雇车的都是大客户,今天有个人要买5方板材,看了几家店,板材质量都差不多,就是价格没谈拢。
颜辉根据诸多信息,计算仓储、切割、原料、损耗、人工、电费等,算出来这款板材的成本是970一方,各个店面的老板报价是1200一方左右。
“客户想花多少钱买?”颜辉问道。
“900。”司机说道。
“啊?客户在哪?我见见。”颜辉有些惊讶,还有这么外行的客户?
很快,司机就把客户大姐找了过来。
“大姐,这个价格我肯定谈不下来,这种板子成本都得过千。”
“他说能讲价的,不然找你们干嘛?”大姐指了指司机。
“我有信心讲到1100左右。”颜辉耐心说道。
“1100还用得着你们?”
“我最多也就这个水平了,”颜辉看向司机大叔,“你应该懂我的意思。”
司机也点了点头,他对木材市场再不了解,也知道批发价利润没那么高。五方木头可不算少了,报价都不会太离谱。
“行了行了,那我去找别人去。”大姐一听这话,就准备走。
“没事的姐,有需要您再随时找我。”
几句话的功夫,这个客户就跑掉了,司机有些不高兴,但是他也没办法怪颜辉,只能说这个客户确实不咋样。
颜辉又一次无奈离开,正好也到了午饭时间,颜辉直接带着宋致远去买了馒头吃。
吃完饭,颜辉开始带着宋致远一点点找客户。
现在最麻烦的地方就是,颜辉上班的时候其实才是有客户的时间,中午和晚上客户都很少。尤其是晚上,那根本不可能碰到客户。
看到一个人从一家木材店里出来,颜辉就跟了上去。
这个客户走了三四家店,最终应该是没有谈妥,准备先去吃点饭,被颜辉过来拦了一下。
“哥,您是要买木头吗?”
“是,怎么了?”这个大哥有些警惕地看着二人。
“我刚刚看您走了好几家店,是没有您需要的货,还是价格没谈拢?”
“我就买十几根白松板子,这个哪都有,怎么?你有便宜货?”
“肯定啊,要不然也不会找您。”颜辉笑着说道,“您遇到的报价是多少?打算多少钱买?”
“两块钱一斤,我觉得一块五还差不多。”
“干板材?”
“废话,湿的这个价谁干啊。”
颜辉点了点头:“1块5确实有希望能谈下来。”
干的白松木密度大概是一方400公斤,也就是800斤。按照一方700多的成本来算,每斤的成本大概1块钱。零售卖两块倒是也正常。
“啥意思?你不是老板的儿子?”
“我不是,但是我能帮您讲价,您看上哪个店的木头,我去帮您讲价去。”
“还能这样?”这人想了想,觉得这样自己也不太可能被骗,指了指一家店,“就这家吧。”
“您需要多少板子?具体点。”
“我算算...”大哥用手指算了算,“14根吧。”
“行,我知道了,那就是大概半方木头。”颜辉天天搬这种东西,可以说一秒就能算出来。
其实这个买家太外行了,如果他去找一家店问一方木头多少钱,然后买半方,可以轻松谈到1000块钱一方的价格,也就是大概1块4一斤。
但是他要是去问多少钱一斤,那不好意思,两块钱。
所以这一单想谈成实在是太简单了。
颜辉让买家在门口等着,他带着宋致远进去聊了也就三分钟,就聊成了。
老板愿意卖到940块钱一方,半方也就是470块钱。
买家愿意出530块钱,颜辉从中间直接赚了60块钱。
三方皆大欢喜。
“走,还有客户,再去试试。”出了店之后,颜辉又盯上了一位客户。
只是,这次和大部分时候一样,客户非常懂行,给出的价格颜辉完全没有利润空间。
以颜辉的经验来看,十个客户能成半次就算不错了。
“这么说吧,10个人得有8个当场就拒绝你,能沟通的人里面,还得有一大半是懂行的,也就是说完全没有利润空间。要说外行,也不是都能谈成,就比如说今天那个大姐,太外行了,直接没办法谈。”颜辉一边走路,一边教着宋致远。
颜辉没问二哥那边下午什么时候有车来,也就不能在外面待太久,大概一个小时就准备回去了。
这一个小时,问了七八个客户,只有第一单成功了。
“这一单,分你20块钱。”颜辉说着,拿出20块钱递给宋致远,“说好了三七分成,三六十八,多的两块钱算是第一次的奖励,以后明算账。”
“啊?”宋致远一愣,“哥,这次跟我没关系,不是我去喊的你。”
“一样的,你参与了就算。别忘了,两个人一起,更有信服力。”颜辉也说不上来他这句话对不对,但是他确实有这样的感觉。
对于客户来说,同时遇到两个人过来,和遇到一个人,是不一样的感觉。
“谢谢哥!”宋致远也不再推辞,这可是20块钱啊!
“好好干。”和宋致远告别,颜辉早早回到了二哥这里。
回来之后,二哥这里没有车到,也没什么事情需要做,颜辉就把自己的包拿了出来,拿出纸笔开始了计算。
今天遇到的客户,好在是要买白松,也就是颜辉最熟悉的木材。要说他准备买别的板材,颜辉根本不知道一斤到底是多少钱。因为他不知道其他板材的密度。
颜辉对木材的理解一直是按方来计算,因为他一直接触的都是这些,今天一下子发现了盲区。当然,这也很正常,他要是在林老板店里帮忙,估计也就都懂了。
“李叔,红松的密度是多少?”颜辉见到二哥,主动问道。
二哥没想到颜辉问这个,但还是立刻答了上来:“红松最简单,我们都喊二一红松,密度是0.5。”
“啊?二一红松是这个意思啊?”颜辉当然知道“二一红松”的叫法,没想到说的是密度。
“是啊,最好的红松密度是0.5,也有0.45的。”
说完之后,二哥突然反应过来:“你怎么问这个?”
“我得多了解一下啊。”
“你这是想搞零售了?”二哥可是人精。
“这要是真能搞零售,以后就从李叔这里拿货。”颜辉顺着话说道。
“哈哈,你有你叔怎么可能从我这里拿。”二哥虽然不信颜辉的话,但还是挺高兴的。
“不过,要真说开店,我还差得太远了...”颜辉估算了一下自己的小钱包,还是有些泄气。
木材店铺可不是小卖部,单单是压货就不是一般人压得起的。当然了,最好干的就是零售,因为零售压货少。比如说林老板那里,如果来的客户买的东西多,他可以转身就去合作方那里拿货,非常方便,完全不需要押资金。
所以,其实林老板也是二道贩子,和颜辉没什么区别。
想到这,颜辉一下子明白,何止林老板,天底下商人也好、中间人也罢,说到底,大家不都是二道贩子?
那自己现在,和林老板的区别是什么?
颜辉又开始琢磨起来了。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少的当然是信任。
大门头挂在那里、一整个店面支在那里,客户当然会信任。而颜辉出去拉拢客户,天然地缺乏信任。
这个是必然的,也不是他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他只能把自己的语言编排地更好一点,增加一点客户的信任。
“没关系,我看好你。”二哥哈哈笑道。他这里这么多搬运工,来来回回换来换去,他看人还很准的。
颜辉这个小孩,知进退,肯做事,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可以成事的。大凯永远也不会知道,二哥之所以看重颜辉,和颜辉的四叔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谢谢李叔,对了,水曲柳的密度是多少?”颜辉接着薅羊毛。
“水曲柳?咱们这边没有,我不知道,你去隔壁问问去。”二哥摇了摇头,“水曲柳肯定比红松沉,我估摸着起码0.6。”
“行,我去问问张叔。”颜辉自然也认识周围的老板。和二哥说完,一溜烟跑了出去。
很快,颜辉就问完了回来了。水曲柳的密度是0.65,椴木的密度也是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