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历史系很是热闹。
李源趁此机会学到了不少东西,回想起自己之前竟有那么一瞬间真的相信牛顿或许是明朝逃亡的皇子,忍不住哑然失笑。
滴滴。
突兀的提示音打破了他的思绪,历史聊天群消息如潮水般弹出。
李源微微一愣,下意识地点开查看。
只见之前那个质疑视频的学长发了一张表情崩溃的图片,还附上一句:
“历史怕是真的完蛋了。”
“不是,这也能是真的?”
“国外的研究水平这么低?连这种事都能搞错?”
一连串充满震惊与疑惑的消息不断滚动。
李源满心好奇,手指向上滑动屏幕,看到了一个被转发的视频。
《剑桥教授最新研究:牛顿或是大明朝逃亡皇子》。
《科学史》刊发了艾琳团队的阶段性报告,称在牛顿1663年手稿中发现与中国历法相关的未解之谜,强调需跨国合作进行碳墨同位素检测。
“什么鬼?不会又是哪个营销号博眼球的手段吧?”李源心里犯起了嘀咕。
可再一看,转发者是一个坐拥几百万粉丝的时政区 UP主。
他带着一丝犹疑点进视频,发现内容并没有太多个人观点,只是单纯把国外的新闻原封不动地搬运到了国内。
李源耐着性子看完,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弹幕和评论区更是被“?”刷满了屏。
“我靠,这是在演愚人节特别节目吗?可这才刚二月份啊。”
“一开始我还以为又是恶搞视频呢,结果你告诉我这是真的?”
“这么说,之前那个视频不是造假?”
“太震撼了,这新闻要是真的,国内外怕是都得炸翻天。”
“岂止是炸锅,整个历史教科书都得重新编写。”
“离谱到一定程度,反而让人觉得说不定是真的了。”
“我去查了下这个教授,学术水平相当高。”
“国内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估计现在都懵了,没确定真假之前肯定不敢乱发声,就怕到时候被打脸。”
“所以,牛顿难道是我的老祖宗?”
“有没有可能,牛顿没有直接子女。”
这则消息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谁都没料到,就在事件热度逐渐冷却的时候,对方竟在互联网上扔下了这么一颗重磅“核弹”。
“话说,没人好奇这个叫‘历史真相’的 UP到底是谁吗?怎么能知道这么多消息。”
“注册账号应该有实名验证吧,平台后台肯定清楚。”
“既然如此,把人找出来问问不就一清二楚了。”
此时,B站掌管用户数据的部门乱成了一锅粥,忙得焦头烂额。
一些官方部门也纷纷前来索要数据,可当他们对着那个神秘 UP的账号时,只感觉一头雾水。
这个 UP的数据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不在他们的数据库里,仿佛是一个游离于网络世界的电子幽灵,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这事说出去都没人敢信,局面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
【信任率:20%】
【相应历史文物开始生成】
……
“不愧是专业人士,一下子就让信任率大幅增长。”
陆白时刻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如今事情的推进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上一些。
随着这条消息的传播,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他之前发布的视频,甚至主动去寻找证据证明视频内容的真实性。
曾经那些看起来漏洞百出、十分虚假的内容,此刻也变得似乎有些可信度了。
当然,质疑的声音也不在少数。
首当其冲的是《自然》发表分析文章,文章明确指出汉文批注可能是 19世纪东方热时期后人添加的,并配上了维多利亚时期伪造中国文物车间的照片作为佐证。
陆白看到后,心里默默想着:加大力度。
在他看来,越是专业权威的人下场质疑,等到最后真相反转的时候,引发的热度就会越高。
……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
又几天之后,一档名为《寻史问迹》的节目悄然上线播出。
节目邀请的嘉宾是国内资深的历史系教授,这位教授有着丰富的考古发掘经验,曾多次主导重要考古项目。
此次节目聚焦互联网热点,展开了一场深入详细的讨论。
这也是国内相关领域专家首次公开对此事发表看法。
主持人率先发问:“严教授,您对最近网上爆火的牛顿是明朝逃亡皇子这件事怎么看?”
严教授:“这件事确实很有意思,网上的讨论我也一直在关注,不过就目前而言,我还没办法对这件事下一个定论,毕竟现今掌握的证据实在太少,相关信息严重不足。”
主持人:“那现在都在做哪些研究工作呢?”
严教授:“研究工作当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近这几天,研究所的同事们通宵达旦地翻阅明史,查找各种相关史料。”
主持人:“那有什么研究成果吗?”
严教授:“很可惜,暂时还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明末时期皇室成员众多,我们无法确定究竟有谁能远渡重洋,千里迢迢去到海外。”
主持人:“那您觉得这件事有可能是真的吗?”
严教授:“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肯定是持怀疑态度的,还是那句话,证据链太过薄弱,除非有新的文物出土,可目前在这方面我们毫无头绪。我们连一件与牛顿直接相关的文物都没有,一切只能等待后续与剑桥合作的研究结果。”
主持人:“是否可以通过检测 DNA来验证呢?”
严教授:“确实是一条可行的方案,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谁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个可能性,真去掀了牛顿的棺材板。”
主持人:“如果后续真的有新的文物出现,能够佐证这件事,您觉得会对现有的历史认知产生怎样的影响?”
严教授:“影响会非常巨大,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说实话,我都难以想象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这件事影响范围太广,证实的难度也极高,未来必然困难重重。”
这场访谈持续了整整三十分钟,除了开头关于牛顿事件的讨论,其余时间大多在讲解明史相关知识。
节目播出后,网上瞬间热闹起来,消息铺天盖地。
某鉴宝直播间,短短一个晚上,就冒出了十几个号称是明朝皇子逃亡路上遗落的物件,可谓是非常开门。
但结果自然是无一真品,全是赝品。
某些购物网站也迅速嗅到商机,实时推出了牛顿×明朝主题的周边产品,趁着这波热度赚得盆满钵满。
各方下场,越发混乱。
而就在这时,一则全新的消息传来,瞬间将事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潮。
“伦敦一地铁工地出土一占星学会石碑,碑文记载‘牛学士授浑天仪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