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待在梁山是土匪,打出去那就是义军

“赵权兄弟此番大败宋军,解了梁山之危,特赠八十斤肉,一百坛酒,送与大罗寨兄弟享用。

待赵寨主、林冲、花荣、呼延灼归来,再另做安排,此外,谁愿意带些兄弟下山,前往济州方向接应赵寨主等人?”

话音落下,武松当即站起。

“公明哥哥,武松愿意带兄弟们下山前去接应!”

“算洒家一个!”

“某也愿意!”

望着跃跃欲试的二龙山三巨头,宋江略微寻思,就允了武松、鲁智深、杨志的请求。

“也好!就由你三人,领一千人马,下山前去接应梁山兄弟归来。”

待武松等人离开,宋江望着童贯那颗到死还一脸难以置信表情的脑袋,嫌弃的连忙挥手。

“快来人,把这东西扔了喂狗去!”

下了山的武松一行人,一路急行军,顺着赵权等人留下的暗哨,第二天入夜时分就追上了远远吊在那群宋军降卒后方的赵权大军。

“原来此番是武都头接应我等,如此大事可成!”

赵权心底高兴,要是换做其他人来接应,例如吴用、秦明之流,赵权可能还会斟酌一下到底要不要打济州。

毕竟这些人都是宋江的死忠粉,在这些人的面前当面违背宋江的意思,可能会有些阻碍。

但是二龙山的三巨头不一样,尤其是武松。

他虽然和宋江关系也不错,但武松是坚定的反对招安者。

所以一看到这三个人,赵权心里顿时没了顾忌。

“我在梁山都听说了赵寨主和两位兄弟的战果,这一战宰了朝廷的老阉狗,真真是替武松出了口恶气,扬我梁山军威!

这次下山要是有仗要打,定要让武松打个头阵,不枉我老远的下梁上一趟!”

听武松这么一说,赵权和林冲相视一笑。

“武松兄弟这么说,还真有一场硬仗要打,就是不知道武松兄弟有没有这个胆量?”

林冲故意拿话激将。

果然,武松听了林冲的话,虎目圆睁。

“我武松这辈子就没怕过什么!这双拳头打得死吃人大虫,自然也打得了硬仗!”

“好!”

赵权双手一拍,看向武松、鲁智深、杨志三人。

“今夜子时一过,待济州城门打开之时,便是我等建功立业之刻,届时杀太尉,破城防,拿下济州城!”

赵权的这一番话说完,武松、鲁智深、杨志三人当即面面相觑,随后又有些难以置信的表情看向赵权。

“攻……攻打济州城?”

不是武松三人大惊小怪,而是消息来的实在是太过于突然了。

不是说我们只负责下山前来接应的吗?

怎么到了你们这,变成了攻城了?

我们一共才三千人啊!

不过这种惊讶很快就变成了的激动。

原本武松、鲁智深、杨志三人都不是安分的主。

武松不用多说,鲁智深更是大宋提辖出身,杨志更是重量级。

他本是将门之后,阴差阳错之下,不得已入了梁山,但是心中建功立业的心思一直没有泯灭。

年轻的士兵渴望荣耀与功勋!

这句话来形容他们几个人如今的状态,最合适不过了。

而赵权则是为他们提供建功立业,挣取荣耀的机会。

“直娘贼,反正都是造反,横竖不过一死!我等都听赵兄弟安排,就打济州城!”

“没错!”

“洒家赞同!”

赵权看着摩拳擦掌的三人,心想果然和自己猜的一样。

梁山上数得上名号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颇有才干之人,只不过领头的是个钻入官眼儿里的草包,最终才导致了惨淡收场。

如今自己有机会把这些人收为己用,自然不会再让他们重蹈覆辙,走上老路。

“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么今夜子时一过,待城门打开之时,就是我入城擒贼之刻!”

“此前济州城防已经盘问清楚,除却朝廷派过来的三万大军,济州城原本只有五千城防军。

不过明面上说是五千城防军,实际人数不到两千,所谓五千城防军,有三千都是些吃空饷的名头。

至于三万朝廷大军,我等前夜突袭,已斩杀五千余人,剩余溃军不足为虑,届时擒得老贼高俅,济州城定是囊中之物!”

赵权原本也没想过,如此靠近燕云十六州的济州城,竟然只有五千驻军。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五千个名额中,有三千多都是吃空饷的。

所谓的吃空饷,就是说军名册上有这个人,但实际上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可军饷却依旧要发。

吃空饷的事情,历史上哪个朝代都有。

赵权原本想过宋朝也有,但是没想到宋朝军队吃空饷的事能这么夸张。

你东京汴梁号称有八十万禁军就算了,吹牛嘛,可以理解。

但是济州城可以算得上是边防重城了,你不但只有五千驻军,而且还弄出三千多‘莫须有’的名额来吃空饷。

你这样的宋朝不灭亡,那谁灭亡?

难怪宋朝连分崩离析的辽国残兵败将都打不过,难怪几年后金人南下,不费吹灰之力就掳走二帝,灭了北宋。

夜上繁星。

距离子时末还有半个时辰,但是所有人都从睡梦中醒来。

或者说很多人都兴奋的根本没睡着,只是默默地咀嚼着剩余不多的随身干粮,小口喝着水。

此前赵权有令,所有人只带了三日的随身口粮,轻装上阵。

到了现在,随身干粮已经差不多要吃完了。

但是梁山的这些人一点儿也不担心。

原因无他。

赵权三个时辰前和他们都说了,今夜子时一过,就攻打济州城。

只要济州城一破,届时济州城金库予取予求,你个人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剩下的全部归梁山整体所有。

除却不能劫掠百姓、祸害民生的这条铁律之外,赵权可谓是对这群梁山匪徒给予了自己能允许的最大宽容。

这些人不是正规军,也没有什么所谓的信仰。

要是拿着高贵的品德来要求他们,无异于缘木求鱼,痴人说梦。

对这些没有后路,顶着‘梁山贼寇’这样名头的无产者,金银珠宝绝对是对他们最致命的毒药。

有了赵权的应允,那么这些人定然会变成最锋利的刀,不顾一切的斩向自己敌人。

“打下济州城,我等以后可就是铁板钉钉的反贼了。”

花荣作为宋江的铁杆迷弟,虽然同样赞同了这次一起攻打济州城的决定,但还是有些担心宋江会怪罪自己。

毕竟宋江从始至终,都是想走招安这条路的。

听到花荣的担忧,赵权不以为然。

“难道不打济州城,梁山就不是反贼了吗?那为何朝廷会接连派兵前来绞杀?”

“路是自己走的,是不是反贼,朝廷说了不算,百姓说了才算。如今天下百姓苦朝贼已久,‘生辰纲’‘花石纲’苛捐杂税更是闹得百姓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你要知道是,待在梁山上竖反旗,那我们就是贼寇;可一旦打出梁山,那我们就是百姓口中的义军了!”

赵权说完,武松、林冲几人目光一亮,眼中一片火热。

义军?

这两个字,听起来可比贼寇舒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