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逐渐成为人

问候语在生活中不常常被人使用,有人在日常工作中被问候吗?

也许是领导在面前时,挤出难看的笑脸,再配合上一个深刻的点头,又或最多只是带上称呼后再叫一声“某某总”。

“钱很难赚!”年轻人感概。

“怎么这样说话?”有人附和。

如今,进入全民贫穷时代。

难不成,有人在这个社会赚到钱,买得起大房子和好的车子就可以称之为成功人。

翁全成是个小年轻,今年差不多三十五岁,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他有个孩子和相濡以沫的老婆。

如今感受到许多无可奈何的地步,全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之后,有种被否定之后的落寞感。

每年的收入大概维持在十万左右,日子过得拮据,有时候还要向亲戚朋友们借点来过日子。

“翁总,听说你去年做的生意还不错。”有人对他说道。

“唉,嗨。”

匆匆而过,他往家门口钻,说话的人是他的邻居。

衣服要穿名牌的,鞋子必须有面,手表要上万的,如果谁递烟过来,必须要奉上一根中华香烟还他。

小时候,他从村子里上了一所普通学习,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普通而已,考上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以后,到了一个普通的公司上班,原本以为一辈子就普普通通度过罢。

这年,他认识了他的爱人,陈燕。

认识也是机缘巧合,在朋友的介绍下,两人顺理成章喜结连理。

组成家庭以后,他发觉事情朝着不同于自己内心的方向进行发展,似乎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何为小心思,都不只是为了自己的欲望,无限放大而已。

故事开始,缓缓拉开序幕。

生出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和村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为了温饱努力,本身家里没有底子,因为再怎么拼搏都难逃这个村子,村子不大,整个村子在这里居住的人不超过三百人。

村民都是奉行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的精神。

父母亲也还算勤劳,耕作的田不过三五亩,祖祖辈辈留下的东西,早被分割得七零八落。

“守着这几分田也是没什么用。”父亲说。

往乡镇方向去发展,届时工厂如春笋般冒出,母亲和父亲都选择外出打工,家里的几亩田逐渐荒废,交公粮之类的任务,也可以用钱去换来上缴。

工厂的日子也算平静,每个月可以挣得八百元的工资,母亲还算勤俭节约,陆续存下了一万多元,彼时六合彩博彩盛行,父亲难逃这股洪流,也学着人们去押宝,果不其然把这一万多元的存款嚯嚯完成,母亲甚至蒙在鼓里,还以为存款有一万多。

被发现以后,家里难逃一场战争,锅碗瓢盆被砸碎个精光,那时候夫妻吵架再正常不过,但也很少听到有人因为吵架离婚的,大打出手的也不在少数,父母亲摩拳擦掌,当着翁全成的面甚至也会上演精武堂的招式,友好的邻居或者好事的村民还会过来劝和。

几天过后又恢复平静,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唯一有记忆的就是在小朋友的心里烙下了一个难忘的记忆,甚至刻录在基因里。

随着翁全成的长大,脾气也跟着父亲的步伐一天天的长,有时候会控制不住的爆发出来,开车在路上看见不守规矩的司机,总是愤懑的骂一句他娘的。

因为害怕把这个家庭传统传到孩子那里,他刻意控制自己的脾气,因为知道毫无意义的发脾气真是会伤害身边的所有人的。所以他尽力克制体内的冲动,把愤怒扼杀在萌芽中。

因为忍受不了身边的不公平,他总是怨天尤人,似乎这个社会充斥着各种令人作恶的阴暗面,没有什么值得他去关心也好,欣喜也罢。

小时候,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无奈因为身边读书人很少的缘故,错过最佳阅读年龄,今天,他已经三十五岁,还想再捡起读书的习惯,估计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愈加沉重的。

读书的概念是,每天有阅读的习惯,并且持之以恒的去施行。如若松懈之后,便难逃失败的归宿。

做什么都是如此,他近几年发现的规则。

“言之易,行之难。”

这句话不正是说明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说都是简单的,但到做的时候,困难重重。

翁全成,想要成功,但是他没有付诸实践。

写小说是他的梦想,可是花费在写小说的时间是少得可怜,有几次想要尝试去写一些值得一看的内容,但是到提笔之后,却发现自己存储的词汇量少得可怜,内心的世界也并不繁复,甚至空虚的人生中,什么也没有剩下。

也只是在极少的时间里,有阅读的经历。

书桌上有一本日本籍作家的小说,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很想从头到尾的去阅读,翻看第一篇章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也可以写出类似这种小说的程度,难不成自己也有这种水平?

那倒也不得了罢。

时间匆匆过,从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青年,他觉得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很重要,可是做人的原则从哪里学习,身边有许多优秀的长辈们可以学习。

陈燕,在体制内上班,从学校毕业以后就到基层政府部门上班,一身正气,嫉恶如仇。

常常发现不公的事情,回到家后就会和翁全成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

可他们的小小世界又算得了什么,基本接触到的人不过尔尔。

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倒还算平稳,有想要吃的东西都还算吃得到。

水果等类的食物更是不在话下,陈燕喜欢吃水果,翁全成倒是因为懒得缘故,比较少吃水果,他甚至懒得去洗桌上的水果。

因为十分懒惰,翁全成不做家务,可以说是五谷不分的程度。

陈燕对孩子也算是严苛。

三两岁的孩子,懂事的比较早,懂得分辨成年人的各种细微情感,有时候对他说,爸爸妈妈去上班了,他反而淡定的回复好的。

只有在他三五个月的时候,跟爸妈分开还是会闹得凶狠,现在也只是回忆起小时候的孩子,多么不舍跟爸妈分开,现如今,他会唱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早。

现如今,自己成为爸爸,陈燕成为妈妈,孩子成为孩子。

逐渐成为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