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为太子发声,为何只看太子的缺点
- 大唐:我当你老李兄弟,你让我娶丽质
- 大江大河
- 2227字
- 2025-01-22 09:09:22
“你们几人出事后,我与杜夫人着急忙慌的找陛下放人,甚至不惜以死相逼,陛下才答应放了你们,不然,你们还不知道要关到什么时候呢?”
窦老太爷得意的讲起自己是如何的“英勇”!
“没想到,是母亲功劳啊!”
杜荷一听,就知道自己让苏长风给坑了。
李元昌和窦奉先也明白过来,自己是让苏长风给利用了。
亏他们刚刚还对那小子感恩戴德,没想到自己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
御书房。
“你瞧瞧你的幕僚们!居然与世家大族勾结,去朕的书坊闹事!”
“你不会觉得“贞观”二字是驸马瞎起的吧?朕的年号,若不是朕准许,你以为这两个字是谁都敢用的吗?”
“勾结世家,打砸朕的产业,是蠢货做了蠢事?还是别有用心啊?”
……
太子李承乾默默承受李世民对他的咒骂,一句反驳的话都没有。
实际上,上回在国子监,苏长风提醒过他以后,他就没怎么和杜荷等来往。
就是他养在东宫的幕僚,也基本上都打发走了。
但是,即便他被骂的憋屈,也没有解释。
因为就算解释了,父皇也不会相信的,不仅如此,在父皇看来,自己这是不知悔改。
因此,不管李世民如何骂,他都默默承受着。
慢慢的,李世民骂他的时候,还会提一提自己有多厉害。
实际上,苏长风用“贞观”二字时,根本就没询问过他,而是直接拿来用的。
他说“贞观”大书坊和纸坊皆是他的产业,也是他的自以为是。
李世民认为,苏长风家中无长辈,就算赚再多的钱,也都是为李家、为大唐赚的。
“岳父,您这是?”
就在这时,苏长风走了进来。
现在他出入皇宫已经无需通禀,能自由出入了。
所以,拿着银钱来时,都没用人禀报,就径直走了进来。
“正好,朕刚要找你,事情办的如何了?”
见苏长风来了,李世民这才心情好一些。
“都办好了,世家大族已经把一百五十万都送来了。”
苏长风指了指外面的车子。
“岳父的八十多万,小婿都拉来了。”
“不错,这才几个时辰,你小子就都办好了!”
原本还生气的李世民,见到这么多银钱后,瞬间大笑起来。
他本来觉得,此事没有三四天都办不了,他都做好心理准备,等着杜夫人和窦老太爷两人天天来找他求情了。
谁知道,这才过去多久,这小子就把事情都解决了。
如果这小子能为国出力,自己以后这个皇帝也就当的没什么烦恼了。
瞬间,他又想让苏长风当官了。
就在李世民对着苏长风一顿夸赞时,李承乾忍不住叹气。
他不懂,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
大家年纪相仿,可是父皇见了苏长风,比亲儿子还亲。
见到他这个亲儿子,比女婿都不如,各种看不顺眼。
他都忍不住怀疑,父皇难不成是想改立苏长风当太子?
“小婿来时,好像听到陛下的声音了,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苏长风见李承乾面露委屈,忍不住询问。
“是汉王三人的事!”
说道这事,李世民就失望不已。
“东宫的幕僚,居然与世家大族勾结,去朕的店铺闹事,他这个太子都结交的什么人啊!”
“岳父也太冤枉太子了,小婿早就提醒过太子,不要与汉王和杜荷走的太近,至此太子就基本不与他们来往了。”
苏长风实话实说。
实际上,就是由于太子的疏远,才导致汉王和杜荷开始结交七大世家。
“没错,上回驸马去国子监授课,遇到儿臣,提醒儿臣遣散幕僚,皇叔和杜荷就在其中!儿臣也都照做了,不止疏远了他们,还将府上大部分幕僚都给打发走了。”
李承乾朝苏长风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急忙为自己辩解道。
他一直没为自己辩解,是因为知道,就算他解释了也无济于事,父皇根本不信他。
可是现在,驸马为自己作证,也许父皇会信的吧!
“既然这样,你为什么刚才不说?”
李世民闻言,的确气就消了,语气也软化了下来。
“儿臣担心父皇生气,因此始终没敢说话。”
李承乾小心翼翼的说道。
李世民见他这副怂包样,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你说你,小时候明明有主见,做事无所畏惧,如同朕年轻时候的样子!怎么越大反而越畏首畏尾起来了?”
“儿臣,受教了!”
李承乾低头行礼,还是一副怯懦的样子,李世民见状十分失望。
“岳父,小婿能不能说句公道话?”
苏长风想了想说道。
“说吧!”
李世民面露不耐。
“陛下戎马半生,可以说今日的大唐有您的一半功劳!您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您的功绩可谓是无人能及……”
“别拍马屁了,有事说事。”
李世民直接打断苏长风恭维的话,出言催促道。
虽然他面露不耐,可是心中却十分欢喜。
看苏长风的目光,也慈爱了一些。
“小婿是想说,陛下对太子的要求,不能用自身作为标准,圣上的雄才大略,岂是旁人能比拟的。”
“陛下对太子如此严苛,导致太子稍有错处,便会受到责骂,时间一长,自然做事就容易畏首畏尾起来。”
“陛下只看到了太子的不足之处,却从未去看他的优点,如此教育未来储君,有些不妥吧!”
苏长风刚说完,就看到李承乾在掉眼泪。
总算有人为他说句公道话了。
心中不由将苏长风当成了知己!
是的。
就是因为父皇时常对他责骂,导致他越发的小心翼翼起来。
他做事情,父皇总是盯着他的错处训诫。
因为长期在父皇的阴影中生活,导致他的腰板越来越弯。
今日苏长风说出了他多年的心声,说出了长期压在他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见太子委屈大哭的样子,李世民不由心情复杂起来。
“你对此好像十分了解?”
李世民看向苏长风,出言询问。
他和太子的事,最清楚的人反而是这小子。
“其实,小婿原本也有个很严厉的父亲,这些遭遇小婿也经历过,在太子身上,小婿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以己度人,所以知道的就多了!”
苏长风脸不红心不跳的瞎说道。
他总不能说,他是从现代穿越到大唐的,大唐的所有事,他都一清二楚吧!
“是这样啊!那你以后多和太子走动!”
李世民想了想,又看向太子,苦口婆心道:
“乾儿也要多和驸马来往,多学学驸马的为人处世!”
“是!”
李承乾闻言大喜,擦了擦眼泪,急忙拱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