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六皇子公孙度终于在宗卫长安适的带领下,匆匆忙忙的进入了御书房。
最终在守在殿外的苏公公默许下推开了殿门,正好与孙观双目对了个正着。
身为皇子竟然迟到了如此之久还如此无礼,燕天子亦是无比头疼的叹了口气。
此子才识兼备,就是太过懒惰了些。
“既然来了,这件事听听你的看法。”
燕天子递去一份奏折,由内侍交给了公孙度。
永宁侯世家投奔燕国,携带户口近千,书籍上万。
同时嫡女嫁入皇室,可由诸皇子选择。
“儿臣以为既然要分封柴世卿为北狄公,不如令其将长子留在京都为质,以免其生二心。”
长子为质。
在场诸位点了点头。
随便给他一个高位,一个月给万钱养在京都亦是可行。听说永宁侯世子柴令武是位武将,在晋国官居羽林监丞,那么安排他进入中军也是可行。
再者说,北狄民寡地多。未来一定是要迁移民众的,纵观燕国除了京兆一带,那里有多余人口。
此时便需要大燕王侯的支持才行了,留一个长子为世子也好让大燕诸王公安心。
“儿臣以为不如将北狄设为一郡,由户部出力营建五城,迁移京兆十万之众于其中,不出两三年便可同化狄人。”
在场诸人闻言一怔。
户部已经如此拮据,再出手营建五城有些不太可能。要知道一座城池便要花费钱币数千万,五城可达数亿了。
纵使有这么多钱,户部尚书梁书礼也不会将精力放在这么一个十几二十年不回本的项目上。
“父皇,我大燕的勋贵手中可有不少钱粮。”
竖子之心可恶。
燕天子笑骂了一声,公孙度此举确实与自己不谋而合。
燕国自太祖起几百年间,勋贵多集中在蓟城四周京兆之地。如若放任他们这么发展,早晚会发生械斗。
与其这样,不如将他们之中弱者迁往北狄。许其侯爵尊位,让他们在北狄出资建城,纵使建上十几二十年也是可行的。
至于谁会去,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大不了赐他们一些职位,允许他们圈地。
“传旨。”燕天子将一道圣旨递给了内侍,“凡愿往北狄者,一户赐田三十亩。”
“儿臣听诸位大人说,魏国灾民大多入了代郡?”
“正是。”
孙观点了点头。
已有千户,代郡郡守此刻也许正在高兴。
代郡乃代国旧地,早在燕国文帝之时,出兵两万灭了代国,将其划入了燕地。
代人好斗而不兴农耕,正因如此才有了三万代郡子弟兵为燕国抵御魏军一事。
虽然说代郡太守也一直在改正这种行为,但是效果不好,代地仍以武为风。
“代地地广人稀,又正逢太守开扩耕地无人可种,不如将他们安置在本地。”
“朕以为可以送去北狄。”
太远了。
公孙度思索了一下便放弃了这种方法。
千里之遥一路上饿死的人都是天问数字,更何况只是饥民。
这不如留在代地充实本地户口来的实在,数年后也可以从中征选一二充实代地驻军,即使是农户也可以补充军粮。
“儿臣以为灵丘县多为金银铜矿,正缺人手开采。”
灵丘令周押可是自己在地方唯一的心腹,如果可以公孙度希望周押可以是代郡太守。
如今现成的政绩,自己再从中周旋一二,用不了几年周押就可以入朝任职了。
灵丘的矿业一但开始,代表着代郡驻军不缺铁制武器了,战斗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也罢,设立灵丘矿监,就由沈氏子弟出任吧。”
灵丘矿监?
公孙度心动了,正好可以让二表兄沈炼出任此职。
大表兄沈脉正在辽东主持沈家的生意,三表兄沈平正在乐浪开扩商路。只有一直以才子自居的沈炼在闲置,给他一个官职也好防止灵丘贵族插手。
只是公孙度认为,灵丘矿场很难不被京兆一带的大贵族们得知,因此故意不让他们插手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
再不如卖他们一个面子,等到矿场开工,监正由沈炼出任,监副以及监丞交给大贵族,小吏则可以交给小贵族,也可以增加自己在圈子里的威望。
“只是朕答应了北狄军大将军秦开扩军一事,没有人口也就谈不上扩军。”
“此事可以由辽东、辽西二郡支持,相应秦将军也不会不知兵源上的压力。”
滑头。
燕天子无奈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宁王手下的两万杂兵,燕天子希望可以并入北狄军,当然是那一战打完以后。
补偿是册封宁王为昌黎守,治下二三十万子民随他募兵,以及封宁王未出生的次子为关内侯,成年后入职宗府。
相比于次子封侯,宁王应该更在乎昌黎宁这个职位,相当于给他手下的势力班子一个出任朝廷官吏的机会。
“太子殿下的镇安军不是也有三万。”
“不可同日而语。”燕天子摇了摇头,“太子是半君可以代天子执兵,宁王只是封臣,代天子执兵不可过久。”
太子公孙礼手中有些势力是宁王不可比的。
比如太子有权力调动地方的士兵,宗王却不可行。太子可以久居宫廷,皇子年过十六未封王也要出阁辟府。
太子月俸五万钱,宗王月俸三万钱,皇子月俸一万钱,皇孙月俸五千钱。
一但宗王分封,后世子孙也只是宗公或宗侯,只有名义而无俸禄和权力。太子的子孙则不同,他们有封王的机会。
“儿臣以为即使父皇将宁王兄分封到地方,恐怕二者也不会停止争斗。”
燕天子闻言只是笑了笑,宁王那个性子估计也做不得地方上的小封王。
不过昌黎郡和镇安郡合起来有四五十万人口了,大燕又将增兵五万了。
这么一来东北方向不需要太过担心,东胡有北狄军,燕国可以一心图谋魏国。
“朕以为先攻雁门,再攻云中和定襄,如此一来缓缓图谋整个并州可得十万甲士。”
“不如先攻渤海郡,以此为据点与齐国合谋,齐师攻信都和泰山二郡,我师再攻雁门,以渤海之富攻不下雁门也不亏。”
可行。
孙观点了点头,最起码天下人都知道渤海郡人口可有二百万,不但地大而且物博。
得之亦如十万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