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音乐他也懂?

吴清听着吴老师这个称呼,有点不太适应,直接道:“不用叫我吴老师,直接叫我吴清就好,我们年岁差不多,没必要那么客套。去做表演当然没问题,不过这是去你们店门口表演,感觉格调有点低,我们以前最次的表演都是县里的艺术舞台上,我怕团里的其他人会有意见。”

言下之意就是这种舞台级别太低,拉低身份。

吴辉自然听得出来,他抱着手,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想看看张建峰如何说服自己的女儿,对于张建峰的雄辩能力,他可是深有体会的。不过雄辩再强,也得遇上会听道理的,在他心里,自己这个女儿可不是那种喜欢大道理的人,甚至有时候直接不讲道理,这种事情他被气倒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张建峰轻笑道:“冒昧问一下,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音乐学专业,辅修声乐表演。”

吴清说完,目光中还带有些挑衅味道,在她看来,没有系统进修过音乐的人,是很难分得清楚的。对于普通人而言,学音乐就是学乐器、唱歌跳舞,稍微了解的还知道作词作曲,至于真正了解音乐艺术的人,除了从事本行业的人,就只剩下那些特意去了解的民间爱好者了,但吴清怎么看都不觉得张建峰属于此列。

张建峰失笑道:“没想到你还有留学的资历啊!怎么跑到这偏远小城来当老师了?”

吴清一愣:“你怎么知道我留学过?爸,你告诉他的?”

吴辉翻了翻白眼,那样子好似在说,你有什么值得让我拿到别人面前炫耀的?同时他也很好奇,张建峰是怎么知道?

张剑锋道:“吴老师,你这就是欺负人了。据我所知,音乐学专业包括艺术学与教育学两个方向,该专业的学生需掌握大量的音乐史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等,还要具备一定的乐器演奏能力及作曲技术基础、文学功底。艺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倾向于电视台、电台编辑、评论、策划、管理,及影视公司等领域发展。”

“吴老师现在于学校任教,那么就属于教育学方向的,音乐作为学科进入我们国家大学课堂,是自西方国家引入的,要想真正学好这个专业,那么必然要学习西式音乐学的正统音乐知识,留学深造必不可少。而且据我所知,为了更好与国际接轨,出台了不少留学优惠政策,只要好好学习的学生,都会争取这样的机会。”

“从吴老师这样的海归人士宁愿放弃大城市的优秀工作,跑到这小县城来,自然不难看出吴老师是有志有理想的人,这样的人不会是个学渣,那么必然留过学,这个推论吴老师可满意?”

吴清恍若见了鬼一般,忍不住惊呼道:“你不会是学刑侦的吧?这都推测得出来?而且你还对音乐学专业那么了解?”

吴辉则哈哈大笑道:“小清儿,见识到了吧?这小兄弟可是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人,就你那两下子就别丢人现眼了,还差得远呢。”

张建峰含笑道:“我学什么的不重要,我只是有个问题很疑惑,吴老师既然是学教育音乐学的,不知道教授音乐的目的是什么?”

吴清哼了一声道:“都说不要叫我吴老师了,听着感觉都老了。”

“抱歉,吴清。”张建峰无语。

“教授音乐的目的当然是普及音乐,让学生学会音乐了,还能有什么?”

张建峰摇摇头:“我觉得应该是让他们听懂音乐,如《命运交响曲》里的抗争,《十面埋伏》里的杀机四伏,《流浪者之歌》的潇洒和西部风情,《广陵散》里的隐居深邃。”

吴清顿了顿,没有反驳,这么说也没错。

张建峰忽然话锋一转:“学校里的学生,如果有幸能够上你的课,他们也许能学会听,可是一个学校才多少人?你认为这样教授下来,能够让多少人获益呢?还有那些过了年龄不能去学习的,甚至不认识几个字的人,他们又如何学会听呢?”

吴清无奈道:“我能怎么办?我就算有心走村串户上课,人家未必愿意听愿意学啊!我说大哥,你是真能扯啊!这都扯到国民教育上去了,恕我才疏学浅,实在没法回答。”

“小清儿,说什么呢?不得无礼。”吴辉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这个女儿要干啥了,摆道理说不过就开始耍赖呗!这套路他太熟悉了。

张建峰摆摆手,示意吴辉自己不介意,继续道:“不……现在就有一个机会,让你以另一个方式普及音乐。”

“什么方式?”吴清下意识问出来,下一刻她眼睛一瞪。

“你说的不会是你店门口的表演吧?”

张建峰耸了耸肩:“不对吗?音乐的普及在于一个‘听’字,音乐的美妙也在于感受,或许街上过往的人当中,读过书认识字的没几个,但是声音是与生俱来听得懂的,而你作为老师,把你认为好的音乐普及开来,不分高低贵贱地传播,让孩子有音乐的启蒙,让大人能在音乐中得到片刻的放松,让迷途之人找到方向,让痛苦的人获得慰藉,这才是你老师职责所在,不是吗?”

“这……”吴清眼神闪烁,张建峰这几句话说得她都有些热血沸腾了,明显是心动了。

“可……可很多音乐大家都不愿意听啊!明明就是众所周知的世界名曲,但是放在大街上,就是狗听了都跑得远远的,这怎么传播啊!”

听到她这个比喻,张建峰和吴辉都忍不住笑了出来,狗听了都摇头?亏她想得出来。

“那不是听众的问题,而是音乐的问题。你既然学过中西方音乐的历史,应该知道音乐的发展方向,是有着很大地域区别的。如同我国西部草原,流行于马头琴、月琴,而偏向中原地区,乐器就偏向古筝、竹笛、长啸等细腻的音乐,自然外国所谓的名曲放在我们国家,能够听得明白并喜欢的就很少了。”

“需要结合地域区别创作音乐,才能更好传播。吴清,你可有纸笔?”

“有啊!你要纸笔做什么?”

“拿过来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