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本宫与清贼势不两立!

衍圣公是孔子后代的封号。汉称褒成侯,魏称宗圣,晋称奉圣,北魏称崇圣,北齐称恭王,均为侯爵。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衍圣公,从此就再也没有改过。

衍圣公府在山东曲阜,最初曲阜知县为外姓,直到唐懿宗咸通七年,孔续担任曲阜知县,开孔子后裔担任曲阜知县之先河。此后,随着历代王朝对孔子尊崇的不断升高,曲阜知县由衍圣公兼任。

明代曲阜知县逐渐由衍圣公兼任到由孔氏族内贤者出任,之所以要对曲阜世职知县的选任程序进行改革,主要是因为容易出现收受贿赂,违反律法的情况。

当然,即便衍圣公职权被朝廷限制,但他们的地位却没有丝毫动摇。

每次改朝换代,皇帝最关心的两样东西,第一是玉玺,第个就是衍圣公的世修降表。

而历代衍圣公也都不负众望,每次都争做投降第一人,清军入关时,衍圣公的做法还是一贯的。

当时南明政权还坚挺,大顺、大西政权也在,全国各地的抗清斗争此起彼伏。然而,就在这种形势下,衍圣公却带头向清帝送上了降表,率先表达对清廷的拥戴之情,对于这种纯纯浪费粮食的带路党,朱慈烺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其实,无论是假扮清军刺杀朝鲜公主,还是假扮清军屠灭衍圣府邸,朱慈烺都只有一个目的,为不久到来的对清决战做好铺垫!

……

朝鲜使团在南京驻留了三天,期间朱慈烺派林知雪作为代表,陪着使团在南京城逛了一遍。

吃过早饭、拜别皇帝后,在李元胤部和姚承洲部的护卫下,使团从燕子矶扬帆起航,踏上了返朝行程!

船队在大海里航行两天之后,已经彻底离开了大明的势力范围,看着波涛壮阔的海面,望着延绵不断的大明战舰,李恩熙终于如释重负地露出了微笑。

“公主殿下,甲板上风大,还请回船舱里歇着!”

说话的是一名魁梧将官,他腰间束着一条宽厚的腰带,上面挂着两把长刀和一支袖箭,看起来十分惹人注目。

李恩熙依旧头也不回地趴在围杆上,海风吹乱了她的秀发,却显得别有一番韵味。

“金哲,我们在江华岛忍辱偷生那么久,终于要苦尽甘来了!”

“有大明鼎力支持,再加上领议政大人和大将军作为接应,李倧绝不是我们的对手!只是大明跟我们毕竟隔着大洋,而建奴人却跟我们山水相连,臣担心仅凭这一万多人,远远不是建奴大军的对手!”

李恩熙淡淡一笑,“等本宫坐稳王位后,会继续奉行中立政策,熟强我们便帮谁。”

金哲有些吃惊地看着李恩熙,脸上写满了震惊,“可是殿下,您不是已经承诺了大明天子,要助他消灭建奴,而且还有一万驻军在盯着我们,此举恐怕不妥吧!”

明安公主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两国之间利益至上,承诺能值几个钱?至于那一万明军,等建奴来犯,他们自然会帮我们挡着,倘若他们能击退建奴还好,倘若不能,只要本公主断了他们的粮草供应,这支孤军又能支撑多久?”

听完这番话,金哲大喜,拱手说道,“殿下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我朝鲜国复兴有望矣!”

李恩熙目光坚毅地看着远方的碧海蓝天,她不但要重新夺回属于自己家族的一切,还要带领朝鲜国在夹缝中生存,最后崛起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忽然,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打断了李恩熙的思绪,船队周围的海域被炮弹溅出阵阵水花,剧烈的轰炸声吓得几名宫女发出刺耳的尖叫。

“保护公主殿下!”

金哲一边喊一边拿出千里镜,跑到船头观察情况,很快,正北方向的一支水师舰队出现在他视野中。

等看清战船上飘扬的旗帜后,金哲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李恩熙很快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大声道,“金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公主,是建奴的战船!是建奴人在袭击我们!对方有上百艘战舰,人数至少是我们的两倍!”

一听说来者是清军水师,李恩熙俏脸上罕见地划过一丝惊恐。

为了掩人耳目,同行的明军并没有悬挂大明旗帜,船队挂的是朝鲜的国旗,这就说明清军是冲自己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清军水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什么会袭击自己?自己的行程又如何泄露了……

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李恩熙心里萦绕不去,豆大的汗珠顺着她俏美的脸颊滑落下来。

突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落在李恩熙旁边的护卫舰上,十几名朝鲜军士被当场炸飞到了海里!

这些士卒都是李恩熙最亲信的心腹,在江华岛避难的时候一起出生入死,为她挡过无数刀枪,一下子损失了十几个兄弟,让她的心都在滴血。

“殿下,大明舰队开始还击了!”

果然,在姚承洲的指挥下,明军所有战舰一字排开,紧紧挡在朝鲜使团船队前面,同时百炮齐放,朝着敌方迎头痛击!

姚承洲部当然知道对面的底细,事实上,在出海前郑鸿逵便跟他秘密商议过,约定好了出海航线和下手时间,这才把刺杀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殿下,建奴水师撤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恩熙这才暗暗松了口气,手心不知何时已浸满了汗水。

看着海面上漂浮的朝鲜士兵的遗体,李恩熙心境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现在建奴已经知道她投身于大明,以后怕是不能再奉行中立政策了,而且建奴贼子差点让她也葬身于火炮之下,如此奇耻大辱和血海深仇焉能不报!

过了一会,金哲两眼通红地跑了过来,有些悲愤地说,“殿下,经过统计,我们有十三名弟兄死于清军炮火下,另外还有十八人轻伤,清狗欺人太甚!”

李恩熙抬头看了一眼其余人,脸上都写满了仇恨之色,这些人都是跟她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死士,李恩熙不能也不敢寒了他们的心。

“将士们!大家放心,本宫不会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一定会让建奴血债血偿!本宫与清贼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