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例话:好文章究竟好在哪里(2021版)
- 叶圣陶
- 2828字
- 2022-01-06 10:49:12
收获
苏雪林
这一回请读者读一篇清新愉快的文章。这篇文章叙述的是采葡萄的事情,已经够愉快的了。但是愉快的事情由心情不愉快的人看来,未必感到愉快。可巧作者当时怀着一腔愉快的心情,又亲手去做那愉快的收获工作,情境相生,才写下这篇充满快感的文章。
这里要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胸中涌起了某一种感情,你要把它抒写出来,让别人对你抱同感,你预备怎样抒写呢?是不是快乐的时候连连写“快乐呀快乐”,痛苦的时候连连写“痛苦呀痛苦”呢?
读者想了一想之后,请把自己的答案和以下的话比照。
“快乐呀快乐”“痛苦呀痛苦”的办法如果出之于口头,别人还可以从你的脸色和声音感知你快乐了,你痛苦了。如果用之于笔墨,效果更要减少。你即使写上一百个“快乐”,一百个“痛苦”,别人只能够知道你在说“快乐”,在说“痛苦”,却无从感受,当然说不上对你抱同感了。
所以抒写感情并不在乎堆砌“快乐”“痛苦”之类的字眼;这些字眼竟可以一个也不用,自有别的方法收到抒写感情的效果。如果你把引起你感情的缘由和经过写出来,无论外界的事物或是内心的变化,都照当时所感受到的写出来,这就抒写了感情了。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虽然不曾接触那些事物,发生那样变化,可是由文章的媒介,却像接触过了,发生过了。结果自然来了感动。这感动的程度固然不一定和你一样,但是必然有所感受是无疑的。
读者看到这里或许要问:照这样说来,抒写感情的文章不就是记叙文吗?“无论外界的事物或是内心的变化,都照当时所感受到的写出来”,这正是记叙文的任务呢。
不错,抒写感情的文章大都是记叙文。离开了事物,感情也就无从兴起。任何感情,都由个人和环绕周围的人、物、事故发生交涉而来。因此,除开了记叙,也就很少纯粹的抒情文。同样的记叙文,仅仅以记叙事物为目的,当然是记叙文;如果其中有一股感情灌注着,作者的目的原在抒写这一股感情,那就是抒情文了。
这篇《收获》就是抒情文,它抒写一股满足的愉快的感情。然而它是记叙文,无非记述作者所见到的人和景物,叙述作者所遇到的一切事情。看了这个具体的例子,更可以明白抒写感情的方法还在于记叙了。
这篇文章不只告诉人家一件采葡萄的事。其中有一股满足的愉快的感情灌注着,好像人体的血脉分布到全身。开头第二节说,为了长期的休假和丰美的享受,体重增加了两公斤;作者并不用说明的笔调,却用文字作为彩色把那些丰美的享受画出来:这中间就开始透露了愉快的心情。第三节说满村贴了招纸,暗示那欢欣的一幕快要开场了。以下几节叙述威尼先生的邀请,苟理夫人答应去帮忙,作者自己也愿意同去,虽然平淡得很,但是在平淡的背后,不是正反映着邻舍互助的和乐气象吗?写葡萄田里所见的秋景这一节最是出色,句句写景色,却句句显示出作者当时的感情。全节用“‘秋’供给我们的色彩真丰富呀”作结,可以想见作者对着这些色彩而心醉了。于是她的感情像波纹一样扩大开来,她爱着欧洲的景物和人民。回头来说到所采的葡萄,又那样的丰美可爱。一面采,一面吃,甚至连点心都吃不下,酣畅的情形已在言外了。最后叙述晚餐时候的热闹状况,而用“这一桌田家饭,吃得比巴黎大餐馆的盛筵还痛快”作为全篇的结束,虽然只一句,绝不嫌力量单薄。这一句表达出作者对于收获的欢喜,对于劳动的赞美。换一句说,这样的结尾正是愉快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的流露。
这篇文章中间没有“满足极了”“愉快极了”一类的句子,然而它是一篇很好的抒情文:这一点读者应当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