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牛气冲天的田氏家族

我们简单先把田氏家族这点事交代一下吧。齐国本无田氏家族,在齐桓公时代,中原诸侯中有一个叫陈国的妫姓诸侯,一个位列二王三恪之一的虞舜后裔封国。

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后,为了表示对前朝的敬重,在分封时专门封了几个前朝诸侯国。

这个前朝除了大商王朝外,还追溯到了夏王朝和虞舜时代。于是就封了杞国、宋国和陈国,专寻了夏、商、虞的后代世袭爵位。

这就是周王朝时期的“三恪”,这个恪,本意指恭敬。

陈国正是这三恪之一,地位相当尊贵。首任国君为姬满,建都于宛丘,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城关一带。姬满在周文王时期担任周王朝的陶正,即掌管制作陶器的官。

但陈国的国力相当弱小,直到公元前478年被楚国正式灭国,期间也经历过两次被灭,更是发生过许多匪夷所思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便是陈桓公,可能得了抑郁症,也有史料记载是发了疯,结果在公元前707年某天晚上不知所踪,过了好几天才被人发现已经死在宫里的某个阴暗角落。

国君不明不白死了,对陈国来讲本就是一个灾难,但更大的灾难爆发了。

国君的弟弟公子佗在蔡国人的帮助下杀死了理应继承君位的世子免,自己当上了陈国国君!

陈桓公的剩余三个儿子公子跃、公子林和公子杵臼义愤填膺,他们团结起来,发动了政变,杀掉了这个害死大哥夺走君位的坏蛋叔叔。

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三兄弟在联手过程中作了盟誓:干掉公子佗后,先由二哥公子跃继位,二哥以后是三哥公子林,公子林以后是四弟公子杵臼继位。

陈国原本实行的父死子继的嫡长制继承制,就这样改成了兄终弟及制。

公子跃继位为陈国国君,这便是陈厉公。陈厉公薨后,由公子林继位,这便是陈庄公。陈庄公的嫡长子便是公子完。

也就是说,公子完本是有机会成为陈国国君的,但他的父亲严格遵守了当时三兄弟的诺言,果断将君位安排给了四弟公子杵臼,这就是陈宣公。

这时的陈国终于恢复了嫡长继承制,那今后的陈国就应当由世子公子御寇来继承了。

但如同大部分的老爹喜欢小儿子一样,陈宣公越来越喜欢小儿子公子款,便想着废长立幼。

世子御寇非常郁闷,他与公子完关系很不错,于是有一次找公子完倾诉一把心事。

结果,此事被陈宣公知道了。陈宣公认定他俩是图谋不轨,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公子御寇。

公子完因此受到了牵连,他无奈逃出陈国,流亡到了齐国。

齐桓公打着的是尊王攘夷旗帜,陈国是应该受到周王朝尊敬的前朝之后诸侯,三恪之一,所以齐桓公对公子完很尊敬。

齐桓公本想让公子完直接当个上卿的,但公子完很低调,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亡国之人了,能够在齐国有口饭吃便可以了,坚决不干。

推来推去,后来齐桓公认为陈国的祖上曾经担任过陶正,对手工业管理相当有经验,便任命公子完为工正,即掌管手工业的官吏,并把田邑赏赐给公子完作封邑。

齐桓公不知道,公子完这个工正干着干着便将财富理念给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了。所以,自公子完以后的历代子孙,都对积累财富有一套。

公子完自担任齐国工正后,以齐桓公赏赐的田邑为氏,即田完,这便是齐国田氏家族的来源。

作为新齐国人,田完对齐桓公是感恩戴德,对齐桓公和齐国是忠心耿耿。作为新来贵族,田完来训自己的后代子孙:

对齐国国君必须忠心、对齐国人民必须热爱、对齐国官员必须谦恭!

三个必须决定了田氏家族历代宗主都很低调,基本不参与什么政治斗争,而只知道闷声赚钱发财。

所以无论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爆发了多少次的内乱,田氏家族基本都保全了自身。

不但保全了自身,而且在这一次的崔杼之乱后,田氏家族出了两位大夫级别的高官,即宗主田须无和其长子田无宇。

可以说,通过历代田氏家族宗主的努力,田氏家族现在在整个齐国算是很富裕了。

不但家大业大,而且,田无宇更是因为勇武过人,被当时的国君齐庄公看中,受到齐庄公重用。

齐庄公时代,田无宇为齐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便是作为晏弱的副将,在齐国吞并莱国之役中取得完胜。

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变那真叫三岁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到了现在,齐国完全由庆氏家族一手遮天,而且庆氏家族贪得无厌,象田氏家族这样的富豪大家族,何时被庆封吞并那真的不知道。

田须无和田无宇感到了巨大的危机。父子俩都认为,单靠对齐国的忠心和为人处世的低调,不能确保田氏家族的安全。

因为,庆氏真的与一般的权臣不同,他们太贪心了。

齐国的政坛很复杂,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除掉庆氏家族!

确实,这是有违不参与权力斗争的祖训。但只要你在政坛上,权力斗争这东西,不管你想不想,它就在那里,并且在必要时,就要来惹你!

那就干吧,干掉庆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