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作文花”

我女儿今年十三岁,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小少女,如果你问她最喜欢哪门功课,她可能会说很多,语文、历史、地理、英语她都非常喜欢。但如果问她哪门最拿手,她肯定会说:“写作文!”

每次语文课布置作文作业,她都会第一时间联系我:“妈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今天有作文作业,太好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很骄傲,不是因为她会写几篇作文而骄傲,而是因为我们曾经共同努力,跨越了一道学习的难关。

婉儿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写作文不知道哭了多少次。那个时候我工作很忙,很少陪她,学习上的事情我基本没操心。直到有一天老师找我了,我才知道孩子出现了巨大的学习困难,语文考试不及格,数学也就七十分。那一刻,我真是觉得自己好失职,怎么孩子成绩都这样了,我才知道。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翻开了她的书包,最让我“触目惊心”的就是作文本,一个本子被她改得乱七八糟,老师给的分最多是两星(满分五星)。还有很多的叉叉,以及老师语重心长的评语:“孩子,你的作文完全没有中心思想啊!”“宝贝,你的作文跑题了!”

当时我就掉眼泪了,孩子这是遇到了多大的学习困难啊,我竟然一无所知。

那个时候,女儿的学习自信已经所剩无几,她说自己是“作文渣”,一到写作文就要崩溃,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当时很心疼孩子,也很自责,没有在关键时期给她最好的陪伴。

不过教育有个规律,亡羊补牢,永不为晚。我就是那个羊丢了,就赶紧补羊圈的妈妈。

我最拿手的就是写作文了,从小我就喜欢写,我得把这项“绝技”传给我女儿啊!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将女儿的校车退了,坚持每天走路去送她上学,路上我就开始带她学习观察事物。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比如过马路看到对面的行人,我就让女儿从这个人的穿着和外貌猜猜他的职业;买早点时,提醒女儿看炸油条的叔叔手上的血口子;到学校门口,观察和家长分离时孩子们的动作;等等。周末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就把看到的人和事回顾一遍,看看哪个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再到后来,遇到什么事,我会先提醒女儿:“这件事可以写进你的作文中!”素材多了,写作的时候就不慌张了。

我女儿的表达能力还不错,她喜欢和别人交流。最初锻炼她的作文能力时,我经常会让她把一个故事讲出来,录在手机中。之后带着她听一遍,让她自己感觉哪段说得好,哪段说得不好,我再提示改进方向,然后再录一遍,一直到她自己听上去觉得满意了为止。每到这个时候,“作文构思”就基本背下来了,再下笔写出来,常常就比较精彩,关键是不费劲了。

我很反对婉儿去背诵好词好句,我鼓励她写真情实感,满篇“华丽辞藻”不如几句“实心实意”,真实的永远是最美的。

当然,学会再多的方法,不动笔写肯定是没法进步的。婉儿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那三年,我们雷打不动,每周一篇,假期经常一天两篇,各种写,有的写得好,有的写得一般。任何技能都是熟能生巧,渐渐地,她就不怕写作文了。为了让她写出成就感,我专门设计了一种作文本,一本就三四十页,格子也比较大,一页才两百字。她随便写写就一整页了,便会很开心地说:“妈妈,我都写了一整页啦!”这种时候,我都会玩儿命鼓励,她就更有劲了,渐渐地,能写两页了;渐渐地,写得收不住了,一次能写五六页了。

随着她写得越来越好,老师的鼓励也越来越多,她终于从一个怕作文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爱作文的孩子。

我一直觉得,我想培养的是一个有学习兴趣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只想应付考试的宝贝。

我家的“作文渣”逆袭了,成了一朵“作文花”。这本书收录了婉儿九岁到十三岁之间写的一些作文,有的很稚嫩,但是我和婉儿坚持保留了,因为这是过程,学习任何技能,最宝贵的就是过程。

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作文花”,让我们一起努力,早日绽放!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