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形:二十年沉浮,从“铁饭碗”到“小人国国王”

时间如果倒退30年,那时候,尚且在象牙塔里沐浴着知识阳光,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的蔡静勇大约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会与一群特殊的“小矮人”群体产生密切联系。

199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蔡静勇被分配到湖南省金属回收公司,端上了所谓的“铁饭碗”,成为“公家人”。20世纪90年代的金属回收公司,还是一个大学生们挤破了头都想进的“香饽饽”企业,企业享受着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员工待遇丰厚。而蔡静勇能挤进去,凭借的是过硬的专业成绩和踏实的工作态度。

在金属回收公司,蔡静勇的工作顺风顺水。近十年的时间,他从最底层的业务员做起,一步步走上了管理岗位,成长为一名中层管理干部。如果说有遗憾的话,那就是过于安逸的生活,让蔡静勇感觉到自己身上最宝贵的激情,正一点点消退。蔡静勇隐约意识到,这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20世纪90年代末,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包括金属回收公司在内的许多企业在转型中步履维艰、光芒不再,而从1992年就开始兴起的“下海潮”也始终撩拨着蔡静勇那颗摇摆不定的心。后来,在经过了深思熟虑后,蔡静勇决定赌一把,毅然决然地辞了职。

这个决定,也成为改变蔡静勇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2000年,一切归零的蔡静勇只身南下来到昆明,开始了人生下半场的打拼。依然是从最擅长的业务员开始,在陌生的城市昆明,浑身充满了干劲的他先后涉足房地产、旅游地产、健康养生等诸多行业,而不管是在什么行业,他所带领的团队,始终都是公司的冠军团队。

慢慢地,事业有了起色,蔡静勇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到后来的销售总监,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营销实战管理经验,也在圈子里建立了一定的个人品牌及影响力。

辞职下海后经过了数年蛰伏的蔡静勇,已经成为一头正在冬眠的雄狮,等待着春天的召唤。而蔡静勇的“春天”,正是他一生的挚友、兄长和伯乐——九彩云蝶董事长陈明敬先生。

2007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蔡静勇结识了陈明敬,志趣相投的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便成了事业上的好拍档和生活中的好朋友。

蔡静勇至今依然记得,2007年4月里的一天,他和陈明敬像往常的许多次见面一样,吃着火锅闲聊,酒过三巡,陈明敬向蔡静勇提起了自己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

数十年前的某一天,陈明敬坐火车出差,在车上看到了令他毕生难忘的一幕:逼仄而拥挤的车厢里,几个衣着破烂、神情黯然的“小矮人”正在卖唱。同车厢的乘客,有些带着歧视和嘲笑的目光,冷眼旁观。

此情此景,让陈明敬深感震撼。后来,在和“小矮人”们的闲聊中,陈明敬才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在中国,还有这样一群流浪街头、居无定所的“小矮人”群体。

从那时候起,善良的陈明敬便在心底默默埋下了一颗要建造一个没有歧视和嘲笑,只有平等和尊严的“小人国”,帮助“小矮人”们通过自食其力收获快乐生活的梦想种子。

陈明敬的故事,震惊了同样心怀大爱的蔡静勇。在那个安静的春日傍晚,两个中年男人内心的创业火焰被某种情怀点燃。于是,他们决定联手实现那个关于“小人国”的梦想,为中国的“小矮人”群体建造一个温暖的家。

这便是“小人国”最初的雏形。

在此后漫长的时光中,蔡静勇常常会回想起那个和陈明敬吃火锅聊梦想的傍晚。事实是,在辞职下海后,蔡静勇曾有过许多次创业机会,也曾遇到过许多很好的项目,可最终,他却选择了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投入最多、收益最慢的“小人国”项目,对此,蔡静勇也无数次问过自己为什么。

后来,他给自己的答案是“人生需要情怀,做事业需要情怀”,而他眼中的“小人国”,就是一个足够盛放他情怀的魅力“国度”。

就这样,从1990年的翩翩少年,到端着“铁饭碗”的“公家人”;从勇敢卸下一切,只身闯昆明的“弄潮儿”,到在昆明营销圈挣得一席之位的市场“老江湖”;从幸运结识人生伯乐,再到与伯乐携手共筑童话梦想,蔡静勇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转折,并最终找到了最好的事业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