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T核心工艺解析与案例分析(第4版)
- 贾忠中
- 1740字
- 2024-11-03 00:06:59
5.4 PCBA自动化生产要求
PCB尺寸
1.背景
PCB的尺寸受限于生产线设备的能力,因此,在产品系统方案设计时应选用合适的PCB尺寸。
一般SMT生产线的配置如图5-16所示。

图5-16 SMT生产线的配置
(1)SMT设备可贴装的最大PCB尺寸源于PCB板料的标准尺寸,大多数为20″×24″,即508mm×610mm(导轨宽度)。
(2)推荐尺寸是与SMT生产线各设备比较匹配的尺寸,利于发挥各设备的生产效率,消除设备瓶颈。
(3)对于小尺寸的PCB应设计成拼板,以提高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2.设计要求
(1)一般情况下,PCB的最大尺寸应限制在460mm×610mm范围内。
(2)推荐尺寸范围为(200~250)mm×(250~350)mm,长宽比应小于2。
(3)对于尺寸小于125mm×125mm的PCB,应拼板为合适的尺寸。
PCB外形
1.背景
SMT生产设备是用导轨传送PCB的,不适宜传送不规则外形的PCB,特别是角部有缺口的PCB。
2.设计要求
(1)PCB外形应为规则的方形且四角倒圆,如图5-17所示。

图5-17 理想的PCB外形
(2)为保证传送过程中的平稳性,对不规则形状的PCB应考虑用拼板的方式将其转换为规则的方形,特别是角部缺口最好要补齐,如图5-18所示,以免波峰焊接夹爪传送过程中卡板。
(3)纯SMT板,允许有缺口,但缺口尺寸应小于所在边长度的1/3,如图5-19所示,对于超过此要求的,应设计工艺边补齐。
(4)金手指的倒边设计要求参考图5-20所示,除了插入边按图示要求设计倒角外,插板两侧边也应该设计(1~1.5)×45°的倒角,以利于插入。

图5-18 不规则外形PCB转换成规则的方形

图5-19 缺口补齐

图5-20 金手指的外形要求
传送边
1.背景
传送边的尺寸取决于设备的传送导轨要求,印刷机、贴片机和再流焊接炉,一般要求传送边大于5mm。印刷机导轨与再流焊接炉导轨如图5-21所示。

图5-21 主要设备传送导轨

图5-21 主要设备传送导轨(续)
2.设计要求
(1)为减少焊接时PCB的变形,对非拼板PCB,一般将其长边方向作为传送方向;对于拼板也应将其长边方向作为传送方向。
(2)一般将PCB或拼板传送方向的两条边作为传送边,如图5-22所示,传送边的最小宽度≥5.0mm,传送边正反面内,不能有任何元器件或焊点。
(3)非传送边,SMT设备方面没有限制,最好预留2.5mm的元器件禁布区。

图5-22 传送方向与传送边
定位孔
1.背景
拼板加工、组装、测试等很多工序需要PCB定位准确,因此,一般都要求设计定位孔。
2.设计要求
(1)每块PCB,至少应设计两个定位孔,一个设计为圆形,另一个设计为长槽形,前者用于定位,后者用于导向,如图5-23(a)所示。
①定位孔径没有特别要求,根据自己工厂的规范设计即可,推荐直径为2.4mm、3.0mm。
②定位孔应为非金属化孔。如果PCB为冲裁PCB,如图5-23(b)所示,则定位孔应设计孔盘,以加强刚度。
③导向孔长一般取直径的2倍即可。
④定位孔中心应确保孔离传送边5.0mm以上,仅作推荐,两个定位孔应尽可能离得远些,建议布局在PCB的对角处。
(2)对于混装PCB(安装有插件的PCBA),定位孔的位置最好正反一致,这样,工装的设计可以做到正反面公用,如装螺钉底托也可用于插件的托盘。

图5-23 定位孔设计要求
定位符号
1.背景
现代贴片机、印刷机、光学检测设备(AOI)、焊膏检测设备(SPI)等都采用了光学定位系统。因此,PCB上必须设计光学定位符号。
2.设计要求
(1)定位符号分为整体定位符号(Global Fiducial)与局部定位符号(Local Fiducial)。前者用于整板定位,后者用于拼板子板或精细间距元器件的定位,如图5-24所示。

图5-24 定位符号的应用
(2)光学定位符号可以设计成正方形、菱形、圆形、十字形、井字形等,如图5-25所示,高度2.0mm。一般推荐设计成ϕ1.0mm的圆形铜定义图形,考虑到材料颜色与环境的反差,应留出比光学定位符号大1mm的无阻焊区,其内不允许有任何字符,如图5-26所示。同一板面上的三个符号下内层有无铜箔应一致。

图5-25 常用定位符号图形

图5-26 推荐的光学定位符号设计
(3)在有贴片元器件的PCB面上,建议在板的角部布设3个整板光学定位符号,以便对PCB进行立体定位(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可以检测焊膏的厚度),如图5-27所示。

图5-27 定位符号的设置数量与位置
(4)对于拼板,除了要有3个整板光学定位符号外,每块单元板上对角处最好也设计两个或三个拼板光学定位符号,如图5-28所示。

图5-28 拼板定位符号的设计要求
(5)对引线中心距≤0.5mm的QFP及中心距≤0.8mm的BGA等器件,应在其对角设置局部光学定位符号,以便对其精确定位。
(6)如果是双面都有贴装元器件,则每一面都应该有光学定位符号。
(7)光学定位符号的中心应离PCB传送边5mm以上,如图5-2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