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的

前已述及,我国政府于2006年年底批准了抗环斑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番木瓜的商业化生产,转基因番木瓜成为我国第一个被批准大规模生产、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农作物。实际上我国主要番木瓜产区已经广泛地使用了来源复杂的多个转基因番木瓜品种。这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在微观层面上,转基因农作物生产者的技术采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带给生产者哪些影响?消费者是怎样看待转基因农产品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转基因食品的因素有哪些?在宏观层面上,转基因技术的采用对相关利益主体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整个社会的福利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研究这些问题,是我们对转基因番木瓜生产者和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进行经济学评价方面实证研究的出发点。

本书以转基因番木瓜生产者和转基因食品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建立全面评价转基因番木瓜的经济影响和分析模型及软件,立足前人的学术研究平台和研究基础,从生产者角度,全面评估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以来的经济及社会影响,深入研究其发展对生产、需求、市场价格以及农民收入等的影响;从消费者角度,分析转基因农产品的市场接受影响因素,为国家制定其他转基因粮食及其他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国家未来制定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策略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国家利益。同时,本书的研究旨在丰富生物技术经济影响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研究转基因农作物经济学评价的相关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1.2.2 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研究目的,本书的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围绕转基因番木瓜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不断推进过程,分析转基因番木瓜的研发路线图,探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规律。

第二,研究农户社会关系与农民技术采用的关系,弄清农户社会关系网络的层次和群体规模与农户技术采用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分析农民在采用生物技术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第三,利用在转基因番木瓜生产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转基因番木瓜在微观层次上对农户投入和产出以及健康水平的影响。

第四,通过对广东省的多个城市家庭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国家管理政策的了解情况,消费者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

第五,基于前四个问题的研究,综合分析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生产的经济影响。

1.2.3 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完成上述研究任务,本书必须先解决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

第一,转基因番木瓜技术扩散和农民对该技术采用的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先要从理论上弄清农民采用转基因番木瓜技术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分析各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尤其是社会关系对该技术采用的决定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影响。

第二,转基因水稻消费者认知情况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的分析模型,特别是要了解转基因农产品标签制度对转基因农产品消费的影响。

第三,转基因作物经济影响的评价方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研究多年生转基因作物经济影响的评价方法,尤其是农户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和风险控制生产函数(Damage Control Production Function)模型在转基因作物经济影响评价上应用的可行性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