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基因番木瓜的经济学评价
- 薛春玲 郑玉亭
- 1818字
- 2025-02-23 19:00:59
前言
在国际上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争论不休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仍继续大力推进其产业化进程,力争在未来农业科技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各利益主体追逐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必然诉求。在转基因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形势下,对转基因作物进行经济和社会效果评价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科研单位、公共组织、相关企业和个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并成为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在促进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应加强转基因安全评估与管理之外,也急需对其经济影响进行全面的研究与评估,以便在制定农业生物技术发展重大政策时做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营养丰富,是当地居民普遍食用的作物。番木瓜环斑花叶病毒(Papaya Ring Spot Virus, PRSV)引起的病害是世界上番木瓜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室经过多年研究,获得了高抗的转“PRSV Ys”株系复制酶基因番木瓜品种“华农1号”,于2006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了在广东省和华南地区商品化生产的安全证书。番木瓜成为我国首例批准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果树植物,标志着其作为可直接食用的水果蔬菜提供给消费者选择。这对我国农业技术科学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本书以转基因番木瓜为研究对象,建立全面评价转基因番木瓜的经济影响和分析模型。本书从生产者角度,全面评估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以来的经济及社会影响,深入研究其发展对生产、需求、市场价格以及农民收入等的影响;从消费者角度,分析转基因农产品的市场接受水平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本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转基因番木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农民和消费者做出种植与消费选择的行为进行分析,获得相关生物技术在番木瓜的收益和潜力等方面的精确信息,为管理部门制定其他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国家未来制定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策略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丰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根据上述研究目的,本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围绕转基因番木瓜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不断推进过程,分析转基因番木瓜的研发路线图,探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规律;第二,研究农户社会关系与农民技术采用的关系,从农户社会关系网络的层次,分析群体规模与农户技术采用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探明农民对生物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因素;第三,利用在转基因番木瓜生产地域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转基因番木瓜在微观层次上对农户投入和产出的影响;第四,通过对广东省三个城市的家庭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及国家管理政策的了解情况、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本书完成了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的经济分析。
本书通过研究得到如下几项结论:第一,中国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产生的影响主要在国内。农户种植转基因番木瓜提高了产量,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劳动力投入,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管理上,因为番木瓜不属于主要农作物,针对转基因番木瓜种子种苗市场的管理缺失,损害了正规种子公司和种植农户的利益。没有给农户提供规范的种植方式及技术指导,使种植番木瓜的成本上升,造成番木瓜常规种植地区的总产量下降。第二,农民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种植番木瓜的面积和种植经验、对农业信息的获取以及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户选择转基因番木瓜技术具有显著影响。第三,转基因番木瓜扩散速度和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接受程度,显著影响着转基因番木瓜收益水平。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番木瓜的接受程度较高,为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提供了市场保障。实行转基因产品的强制标签制度将显著减少其商业化带来的利益。第四,消费者态度在所有因素中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消费者越是接受转基因食品,越会倾向于购买转基因食品,消费者对政府、媒体的信任水平以及信息获取时间同样对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能够增加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促进消费者购买转基因食品,最终构成市场需求,而价格和收入不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第五,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与态度可以看出,转基因番木瓜商业化进程不可逆转。第六,政府应充分论证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食品及环境安全性,推动并加强公众对多层次生物技术的理解和正确评价,主动引导并促进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加强相关转基因技术的法律法规宣传,强化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提高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信心。
薛春玲 郑玉亭
2019年9月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