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右玉樊家窑后坡

布面油画 70cm×50cm
2014年7月19日画于山西右玉

我虽已年过七旬,行动迟缓,步履蹒跚,但身处遥远的异乡却兴奋不已。支起画箱,手握画笔,顿时激情涌动,似乎重又焕发青春。直面浩瀚的可视世界,画蓝天白云,画苍茫大地,画山峦地貌,画乡村农舍,画林木水湾……人已老,但心却又重回到青春的憧憬之中。30年后重拾旧梦,画起写生,那叫一个痛快!

你为什么要画这些景?当然是它美,入画,是它独特的形式与色彩诱惑了我,我喜欢。大自然中包括了绘画中的所有形与色的元素。写生就是运用最科学的方法,把那些元素区分、选择、重组后,产生更完美的形式组合。

离开大自然,脱离了生活,作品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我始终牢记这点。这次来右玉写生,更是感受多多,受益匪浅。表现大自然,我尽情尽兴。画画让我无忧无虑,画画让我充实快乐。不管画得如何,只要努力了,我就心安理得!

年轻的学子们都在默默地、真诚地、努力去寻找、表现大自然中的美。年青人的执着、认真与创新,令我赞叹,同时也激励着我,给我以朝气和力量。我想他们只要努力,久而久之,必有美好的前程与结果。我真诚地祝福他们!

2001年我退休后,住在怀柔的时间较多,跟住在北京市区不一样,怀柔远离了大都市的喧嚣与嘈杂,能让人安静下来思考。在这里更容易亲近自然、直面自然。不管在周边走走还是远行,那山水树木、村落旷野都会激发灵感,令你的作画欲望油然而生。如果我年轻一些,定会提着画箱写生去了。现在我总是带上速写本,碰上感兴趣的就画上两笔,不管像不像画,也不管有何用意,只是随心所欲、漫不经心地草草几笔,把那真切、直觉的内心触点记录下来。

有人说拍照不更方便吗?那不是更能记录真实的自然吗?这当然是对的,但又不对。看似那简单的草草勾勒的几笔线条,但它是不可取代的。拍下来的资料只是客观原貌,而速写,却会活灵活现地记录你的灵感和意趣,令你长久不忘。怀柔的风景,除了写生,有的就是从速写中发展而来,资料与记忆并重,形式与感受多次地磨合而成。它比单纯依赖资料画出的画,要有趣得多,也生动得多。

怀柔的静物写生,大多是有感而发,家里的瓶瓶罐罐和新采买的花卉瓜果,都会是我思索的物件,成为我的静物写生对象。比如《红花》,当红花开放时,花的颜色太抢眼了,因为激情我画了这第一幅《红花》。在花开败时,别有特色,再画一幅吧,因为环境和光线的缘故,索性画平光,尽量舍去光影,更多地在画面上调整布局与色彩,这第二幅《花谢了》就出来了。想不到来年花又开了,且非同原貌地长疯了,简直太美了!我又情不自禁地画了起来,同一题材,逼着你画得不重样,不照搬,把那红花的靓丽与傲慢、宣泄与张扬的个性画出来,把你的直觉画出来,把你心灵中的触动与真情画出来,这就是第三幅《红花再放》。

“人体记忆”,一不是画长期作业,二不能描摹资料。想画,就必须多发挥想象,重点在意趣。画成照片是失败,画成长期作业是妄想,只有画成有整体格调、画面情趣的“画”,找到自己所喜爱的艺术语言,才是我追求的根本和目标。走别人走过的路没有意义,也心不甘,还得试试走自己的路。画的太细腻不单纯,太复杂又伤韵,画得太科学太准确又易失神。有时就想简化素描,只求物象鲜明质朴。舍弃光影,删繁就简,求其单纯。用线突出造型,以色块表现结构。强调整体,表达意向,不也是可以使人动情达意吗?艺术追求的是个性、是直觉、是美感。

尝试有益,尝试有趣,探索是一种格外引人入胜的境界与品格。绘画的渊源在生活,而美是心灵的表达和陈述。用生命去创造艺术,让艺术充满生命,我想我会这样走下去的。

郑曰洋 写于北京

2015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