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国画把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演化为笔墨观、色彩观和线条观,表现为意境。早在宋代就有“绘画,文之极也”之说。

现在市场上有不少的国画入门书籍:或是单纯的鉴赏类图谱,比如图谱、画法图解,用于鉴别图画或者评论画法;或是专门的技法指导,一般不是从学理、物理、审美方面表述,突出的仅是“本领”教育,而忽略了与之相关的综合素质培养。黑格尔曾经说过:“按照席勒的看法,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为本身就是理性的……”。在席勒看来,理性与感性是处在对立面的冲突之中,而美感教育“所要做的”正是实现二者间的“协调”。这本书的编写在体例上把物理、画理融合在一起,按照人们对一般事物的认识、理解、掌握的规律,分为五个部分对花鸟画进行由技入道地表述,学习后自然会有“理性”与“感性”的平衡。这种看起来微观行为的学习,会将人的感情世界的东西、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渗透进身心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

国画由技入道的学习,在培养绘画本身兴趣的同时,亦能感受到国画技法从笔墨、色彩、经营布局的“画理”,从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这也正是勾秋晗先生在本书中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希望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艺术修养的教育,使读者朋友们提高审美境界,从而理解和研习国画。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聘专家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