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办公与总务后勤实用工具大全(实战精华版)
- 敦平 徐赫
- 7321字
- 2025-02-23 11:03:27
第一节 会务管理要点
要点1:做好会议前准备工作
(一)安排会议议题
会议议题就是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会议议题一定要由管理者确定。行政部应做的工作是,根据管理者的指示,收集议题,并根据轻重缓急排出顺序,提出建议供管理者决断。收集会议议题要注意提交会议讨论的问题是否集中,是否有必要提交会议。有些会议,如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的议题,要通过企业管理程序来确定。
(二)确定会议步骤
安排议题后,还要确定议程、程序、日程,也即会议步骤,如图3-1所示。

图3-1 确定会议步骤
(三)拟订与会人员范围或名单
哪些人参加会议,须根据管理者意图和会议的性质、任务、内容拟订。拟订办法大致有以下4种,如图3-2所示。

图3-2 会议拟订办法
(四)办理会议报批手续
有些会议须经上级部门批准才能召开。凡需报批的会议,要在请示中将开会的理由、会议的议题、会期、地点、参加人数和人员职别、会议经费和准备情况等写清楚。未批准前不得先发会议通知,更不得先开会后报批。
(五)签发会议通知
签发会议通知可用书面、电话、电子邮件或网站公告等方式。通知的内容包括会议名称、会议目的和主要内容、会期、地点、与会人员、报到日期和地点、携带的材料和个人支付的费用、主办单位、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重要的、大型的会议通知要编号,一般的会议通知不编号。
发会议通知一要及时,使与会人员能按时参加;二要准确,防止重发、错发、漏发。用于涉外业务会议的通知,宜用印制精美、设计独特的请柬,这样既可表示对受邀者的尊重,又可引起他们的注意并对会议产生兴趣。
(六)准备会议文件和材料
会议文件、材料指与会领导的讲话稿或工作报告、典型经验、会议须知、日程表、编组名单等。
文件和材料在认真核对后应打印好。印刷份数要留有余地,不能有多少代表就打印多少份,因个别代表可能会丢了材料需要第二份,也有可能临时增加了几位列席代表。
文件和材料分发时应注意:文件和材料不要堆在服务台由与会者自由取阅,那样会令人觉得欠缺诚意,而应装在资料袋里,在与会人员报到时分发;不要在会场上散发文件和材料,干扰会议;有保密性的文件、材料,要登记签收。
(七)选择和布置会场
开会要借助于一定的场所。会场诸方面条件的好坏、舒适程度的高低,对与会人员的心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与会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会议效果,因此,要重视会场的选择和布置。
1.选择会场
选择会场,要结合开会人数和会议内容来综合考虑。
(1)大小适中。太大显得松散,太小又显得小气。
(2)地点适中。尽量离与会者的住所近一点,免受奔波之苦。
(3)附属设施齐全。准备好照明、通风、卫生、服务、电话、扩音、录音等设备设施。
2.布置会场
会场选定后,接着是布置。不同的会议,要求有不同的会场气氛,如庆祝大会会场要喜庆热烈,纪念性会议会场要肃穆典雅,座谈会会场要和谐亲切。
布置会场涉及主席台、会场形式(包括座位)、附属性设施(如上述)、装饰性设施(包括会标、标语口号、会徽、旗帜、花卉、字画等)等。
大型会议的会场,大多设主席台,和与会人员成面对面形式,由于多在礼堂、会堂召开,主席台一般设在舞台上。中型会议的主席台,设在舞台上下均可,如设在台下,要离与会者近一点,稍微垫高一点。小型会议不用设主席台。
会场形式依会场大小、形状、会议的需要、与会人数的多少而定,还要符合美学原理和与会者的审美观,通常呈长方形、圆形、方形等。
会场和桌椅的布置一般有如下4种类型,如图3-3所示。

图3-3 会场和桌椅的布置类型
(八)排列座次
1.主席台座次
主席台座次,以主席台人员的职务(或社会地位、声望)高低排列,最高的排在主席台第一排的正中间,其余按高低顺序,以正中间座位为点,面向会场,依左为上、右为下的原则排列。若有几排座位,其他各排的排位可灵活掌握。座位上要摆置座签。座次须报领导审定。
2.其他与会者座次
其他与会者面对主席台,座次排列既要服从会议目的,又要体现平等精神。大抵有以下2种办法。
(1)按汉字笔画排列。如召开部门经理会议,可按各部门名称的笔画多少排列座次区域。
(2)按地理位置排列。如召开全国性区域经理会议,可按统一的区域(市、县)排列顺序安排各区域(市、县)与会人员的座次。
(九)妥善安排后勤服务事宜
后勤服务包括会议的物资、资金,和与会人员的住宿、膳食以及交通、医疗等工作。如要制订住房分配方案,对不同级别的与会人员,要分配不同的住房;对年老和体弱的,要适当给予照顾;饭菜要可口、实惠,让与会者吃得满意。
(十)做好新闻发布工作
有些重要的、大型的会议,要做新闻发布工作。这项工作大多由公共关系部门负责,行政部门只需把预先收到的发言者的情况(履历或自传的概要等)及其他有关材料转交给该部门就行。若没有这样的机构,行政部门就要起草新闻发布稿,在会前或会后的适当时间发布。
(十一)进行全面的会前检查
会前检查是落实各项会议准备工作、保证开好会议的重要一步。重要会议在会前要反复检查。
检查的重点是会议文件材料的准备、会场布置和安全保卫工作等。大中型重要会议的会前检查还包括警卫部署、票证检验人员的定岗定位、交通指挥及主席台服务人员的就位等。
会前检查要求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就拿会议设备来说,要保证做到随时提供放映机灯泡和电线的备用品,保证在任何意外发生的关头,机器可以更换或修理;主持会议者应熟悉所有电源插座和灯光开关位置,行政部可以把这些情况告诉有关人员。
要点2:会议期间的工作
会议期间,是行政部人员工作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工作能力受到最严格考验的阶段。这时行政部人员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掌握会议动态;协助领导指挥与控制;通过精心的组织和良好的服务,使会议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
(一)做好签到工作
为准确了解与会人员的出席情况,会议开始时要做好入场签到工作。这项工作一般要设立会议登记处,安排专人办理。当与会者全部进入会场后,要迅速统计出席、列席和缺席人数,报告大会主持人。
(二)热情接待会议成员
对于大中型会议,一般应设专门接待员。接待员要预先记熟与会者的名字、职务、单位以及住房号码,以便快捷地把他们带进会场,会后及时向他们指示住房去处。小型会议大多由行政部人员担任接待,接待人员的态度如何,关系到会议给人的印象。
(三)传接电话
开会的时候,不是特别紧急的电话,一般都不传呼。一般的电话,可记录下内容,待会议中间休息或散会后交给当事人。只有内容十分紧急的电话才用纸条通知当事人接听。
(四)控制会议进程
行政部对会议中的动态、对与会者的建议和反映、对出现的苗头和倾向,都要心中有数,并及时向会议领导报告。
若会议依据某种错误的或片面的情况作出不正确的决定时,在征得会议主持人同意后,应向与会者如实反映真实情况;当会议作出的决定与企业有关的政策或制度相抵触时,应主动介绍有关政策或制度,提请与会者注意。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会议不离题、不脱轨,顺利地进行。
(五)编写会议记录与会议简报
会议记录是会议内容和过程的真实凭证,在各种会议上做记录是行政部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记录的措辞要符合实际、简明扼要,不能有记录人的见解和评论。必要时可使用录音机先录下,以免做记录时有所遗漏。
会议简报是会议期间编印的关于会议进行情况的简要报道,内容包括代表们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和会议决定的事项等。
人数多、会期长的大中型会议都要编写会议简报;会期只有三四天的会议,不用出简报。
会议开始后,行政部人员有时还需宣读他(她)在上次会议作的记录,因为这次会议将作的决定,要依据上次会议所作的决定,与会人员需要回想一下上次会议的情形。行政部人员宣读时,须咬字清晰,音量足以使每个人听到,速度不要太快。
(六)调派车辆
会议即将结束时,要赶紧调派车辆。会议代表一共需要多少车辆、哪些代表坐哪辆车,行政部都要了解清楚。这时,最忌讳只顾安排领导的车辆,忽略了来宾和其他代表的乘车。最好是让与会者在会议结束后,一踏出大门就能看到自己坐的车。
(七)会议保密
内部会议,一般都要做好保密工作,会议越重要,保密工作也越重要。会议保密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会议顺利进行,防止为以后的工作带来麻烦。
会议保密工作涉及范围很广。一般来说,内部会议的内容不能泄露、外传,涉及的相关数字和人事问题,更应如此。特别重要的会议,其召开的时间、地点、出席的人员等,都要严格保密。
做好会议保密工作,应严格执行企业保密规定,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制订一整套的保密措施。会议的文件要准确地划分保密等级,必要时可规定只能在会场内阅看,离开会场时收回;还应注意检查会场上扩录音设备及通信线路,防止泄密;对与会人员,特别是现场服务人员应严格限制,加强保密纪律和保密观念教育;复印机、印刷机等印废的会议文件及底稿,应指定地点存放,妥善保管,在会后或在一定时间内指定专人销毁。
(八)通信保障
与会人员之间、会务各个部门之间、会议与外界通信的畅通、保密、方便,是开好会议的基本条件。选择开会地点时,通信条件如何是必须考虑的。特别重要的、绝密级的会议,可规定与会人员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外界联系,但必须保证会议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与会人员之间的通信畅通。因此,会议使用的电话、数据通信、电子邮路等的安全保密、畅通无阻,是会议通信保障的基本要求。做好会议通信保障工作,一般利用会场、驻地现有的通信设施,必要时应架设专线,配备无线通信设备或租用卫星线路。
(九)居住服务
搞好居住服务是会议住所的主要工作,其任务是从各方面照顾好与会人员的饮食起居,方便与会人员生活,节省与会人员时间,使会议顺利进行。居住服务包括以下工作。
(1)合理分配会议用房,尽可能了解并根据与会人员的生活习惯安排住房。
(2)根据标准和与会人员饮食习惯办好食堂,尽可能节省与会人员的用餐时间。
(3)设立医疗点或联系合同医院,使与会人员有及时的医疗条件。
(4)备好车辆,保证与会人员准时到达会场或活动地点。
(5)送阅必要的报刊。
(6)还应考虑方便与会人员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十)会场服务
会场是会议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会场服务包括布置会场和会议的现场服务两部分工作。这里的会场服务指开会的现场服务。
会议现场服务非常重要,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会场秩序和会议效果。会场服务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1.会前检查会场及准备工作
行政部人员应在开会人员到达会场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先行到达会场,检查内容如下。
(1)会场是否按预先确定的方案布置。
(2)照明线路、音像设备是否完好。
(3)席次排列是否有误。
(4)会场上需分发的文件是否准备好、摆放好。
(5)对重要的要收退的文件,还应当写上使用文件人的姓名,编号登记。
(6)若是中型会议和大型会议,还要检查主席台的座签是否摆好。
(7)防止意外事故的通道及灭火设施是否齐全等。如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查出隐患应马上设法排除,在会前实在排除不了时,应准备好预案。
2.做好验证、签到及引导座位工作
(1)保密性强的会议。对一些保密性强的会议,要认真检验与会人员的证件,阻止与会议无关的人员进入会场。及时注意到会的人员是否签到,掌握到会人数。
(2)大中型会议。大中型会议的会场,应设立指座标志;采取对号入座方式的会议,会议工作人员应引导与会者入座,特别应注意引导主席台就座人员入座。
3.注意整个会场情况
注意整个会场情况,做好内外联系、传递信息工作,完成会议主持人及主要与会人员交办的查找资料文件、临时找人、增加会议人员任务,要尽可能注意与会人员,特别是主席台就座人员的情绪、态度,从他们的手势、眼神中尽快领会其意图;协助有关人员做好会场的通风、送暖、文具及茶水供应工作,满足其要求。
4.会议结束的工作
会议结束后检查会场,特别注意有无文件遗忘,注意有无与会人员遗忘的笔记本、眼镜、公文包、手表等物品,若有,应及时查找、送还失主。
(十一)会议的新闻报道
会议或因参加人员多,或因社会影响大,或因研究、讨论的问题很重要,常常为新闻界所关注。
重要会议的新闻报道可视情况采取请记者参加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新闻公报等方式方法进行报道。会议的报道程度,取决于会议的重要性及开放程度。会议行政部人员应根据会议的纪律、规定和会议主持人的指示,帮助记者搞好新闻报道。
(十二)会议宣传
会议宣传是公开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的一种方法,它同会议的新闻报道紧密相连,但又不局限于会议的新闻报道。会议宣传的主体是会议的组织者、主持者及与会人员,通过报纸、电台、广播、文娱节目、宣传画、标语口号等,主动讲解会议的意义、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会议取得的成果,使广大公众了解、理解、支持会议和会议所作出的各项决定、决议。会议宣传可视需要在会前做、会中做,或在会后做。
(十三)会议参观
会议参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会议参观作为会议的主要内容,以增加与会人员的感性认识。这种参观多在现场会一类的会议上出现,要占会议相当一部分时间。这种参观是会议所必需的。
另一种是会余之暇组织的参观,这种参观多在会期较长的会议上安排,是调节与会人员紧张生活的一种方式。
无论哪一种参观,都应认真组织,选好参观地点和参观内容,调度好必要的车辆,参观人数较多时,还应做好分组编队工作;有些会议参观,还应配备好的翻译讲解人员。前一种参观,因是会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须精心组织。
(十四)会议文体活动
会议文体活动的目的是调节与会人员生活,使与会人员有张有弛、有劳有逸,精神愉快,开好会议。会期越长,文体活动越应丰富,以活跃会议气氛。应就近安排观看一些电影、戏剧、曲艺等,有条件的会议,可以组织专场演出或放映专场电影,还可举办舞会等,以增进与会人员之间的感情。安排文体活动,应尽量同会议的主题结合起来。
要点3:会议的善后工作
(一)会议文件的收退
会议文件的收退也称会议文件的清退,通常指重要会议的与会人员,在会议结束时,根据规定将会议上发的文件清理并退回会议秘书处。此项工作主要在机密程度较高的会议结束时或会议结束后做。
1.重要会议文件清退原因
(1)文件内容是高度机密的,长久存放在个人手中,可能会遗失和泄密。
(2)会议文件,特别是领导在会议上的即席讲话、与会人员的即席发言不宜扩散。
(3)有些文件属草稿或参考性的,甚至某些与会议的精神、决议不完全相符,泄露出去影响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
2.会议文件收退工作程序
(1)向会议主席团或主持人汇报发文情况,提出收退文件建议。
(2)待主席团或会议主持人批准建议后,下发收退文件目录,并做必要的解释工作。
(3)会议结束后进行清退,清退要逐份清点、登记,发现丢失的应查清原因,及时向领导报告。
(二)会议文件的立卷归档
会议文件的立卷归档,是指会议结束后依据会议文件的内在联系加以整理,归入档案。会议文件的立卷归档是会议结束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1.会议文件立卷原则
会议文件立卷归档的原则是一会一卷,其目的是便于日后查找利用。
2.会议文件应立卷内容
对会议所有材料的形成、使用过程,都要加以注意,包括领导决定开会的批示、会议通知、会议名单、会议主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会议的议题、日程和程序安排、会议的各种文件、各种发言材料、各种记录、简报、快报、会议纪要、会议总结等。凡是印刷下发的要留有一定的份数,对会议主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会议纪要的修改稿应注意跟踪,会议一结束,马上按立卷要求收回。
3.会议文件立卷方法
会议文件的立卷方法,应根据会议类型和材料的多少而确定。
会议文件较多的大中型会议文件的立卷方法是,先区分文件类别,然后按问题、时间立卷。同一文件的不同修改稿按修改的时间顺序排列,但要把定稿放在前面。
工作会议立卷方法,通常是按工作顺序排列:领导关于开会的批示→会议通知→会议议题、议程→会议记事表→会议决定事项→会议决定事项所涉及的文件。有些决定事项没有会议文件,应在卷内注明。一次会议决定几个事项,立卷应按决定事项的重要程度排列。
无论哪类会议,立卷后卷内文件都要有编目,每份文件上要盖编目章,填写卷内目录。立卷工作完成后,即可归档。
(三)会议文件汇编
有些会议结束后,需要将会议文件汇集编辑。会议文件的编辑整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用的会议正式的主要文件汇编;另一种是将会议所有的文件,包括会议作息时间表、分组名单、会议须知、会议的各种文件和各种材料收集起来,分门别类或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
(四)送别与会人员
会务人员要预先登记与会者的返回日期和乘坐的交通工具,代购飞机票或车船票,以便他们在会议结束后及时踏上归程,个别需暂留的,要安排好食宿。
(五)处理遗忘物品
对与会者遗忘的物品,要尽快与失主取得联系,及早送还。若距离遥远,可利用邮包寄送。
(六)完善会务工作
取走会议场所剩余的物品、视听设备,向单位接待员或合适的大会当事人申报全部用品得失情况,还要做会议财务决算。
(七)寄感谢信
对给予会议帮助的有关人士,要及时寄感谢信表示谢意,措辞要热情诚恳。
(八)打印会议记录
要趁着会议在头脑中仍然清晰的时候打印会议记录。打印前要送会议主持人审查,审查通过后要精心编排,打印时必须准确。
有时还要草拟会议纪要,整理决议案,写汇报材料。
(九)开总结会
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布置会议精神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反馈工作。
(十)印发纪要和决办通知
为了完整准确地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使会议决定的事项得到认真落实,日常工作会议之后,一般都应印发会议纪要和会议决定办理事项通知。会议纪要的印发范围,应根据纪要内容确定。绝密级的会议纪要只印发与会领导。一般会议纪要可印发参加会议人员,并视情况加发会议内容、决定涉及的部门。有些保密性强,不须部门知道纪要的全部内容,只需他们知道有关会议决定事项的,印发会议决定办理事项通知,即决办通知。会议纪要、决办通知都要标明密级,进行编号。
(十一)协助审理议案
议案是有关机关或法规限额内的会议代表,向会议提出书面意见,经一定程序审定,列入议程的文字。协助审理议案是会议秘书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5项内容。
(1)登记。按议案的性质分类。
(2)报批。即提出办理意见,送有关领导审定。
(3)交办与催办。处理意见经领导批准后,交有关部门办理,并根据情况催办。
(4)结案。议案的办理结果经审查后,书面答复提出议案的机关或人员。
(5)立卷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