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第12辑)在线阅读
会员

文学地理学(第12辑)

曾大兴 夏汉宁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4.9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8 19:58:16 最新章节:林则徐《回疆竹枝词》的南疆形象书写研究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文学地理学》辑刊是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年会论文之精选,由曾大兴等主编,每年一辑,已出11辑。作者均为中、日、韩三国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本刊设有“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文学地理学宏观研究”、“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文学地理学方法研究”、“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区域文学地理”、“文学地理学应用研究”、“国际视野”、“学科建设动态”等多个栏目。此辑刊自问世以来,反响一直很好,每一辑均已售完。《文学地理学》第12辑,收录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12届年会精选论文20篇,包括《当前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文学地理学空间视角下唐诗中“商山”的建构及成因》等等,文献资料丰富,论证严密,新见迭出,行文规范,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文学地理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曾大兴 夏汉宁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通过分析中外文学残疾书写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以“残疾书写”的文本为基础,引入镜像理论、人格特质论、创伤理论、文学伦理学等研究视角,较为系统地分析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中的人物形象、修辞载体、叙事模式、主题思想、书写范式和价值取向,挖掘残疾书写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折射,揭示残疾书写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薛皓洁文学19.8万字
  • 会员
    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平分土地为中心重建乡村政治秩序,改造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土改运动在政策上的变动和现实的复杂性,带来了土改文学的丰富性。本书力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对于土改文学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勾勒出不同历史阶段叙事模式的演进过程,探究在文学与意识形态、作家与批评、创作原则与政策规定的互动中文学发展演变的复杂轨迹,揭示其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独特
    程娟娟文学27.3万字
  • 会员
    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北美敌托邦文学的发展轨迹,力图多向度地展现北美敌托邦文学中的环境想象及书写策略,使读者对北美敌托邦文学的经典作品及其环境叙事有一定了解。书中探讨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经典之作《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无水洪灾》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从青少年视角分析了《饥饿游戏》《丑人》等作品中的环境叙事,揭示了技术统治下自然、人性的美好价值。
    谭言红文学18万字
  • 会员
    中国当代诗歌副文本资料沉淀着丰富的诗歌细节,交织着复杂的政治文化脉络,尘封着许多有待发掘的诗坛往事。本书主要以1949—1966年诗歌副文本为研究对象,触摸当代诗歌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历史现场,从另一维度考察当代诗歌大众化的动力机制,探究意识形态嵌入诗歌副文本的复杂多元方式,辨析诗歌正副文本的多维组合所构建的大众化言像系统、传播系统和阐释系统,重审当代诗歌演进历程中的独异现象与复杂问题。
    巫洪亮文学24.8万字
  • 会员
    消化西方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的某些合理内核,针对现代诗的接受困境、难度进行问题清理;抓住现代诗接受的特异性、开放性、有界性,展开自己的回应。在中西接受比较的汇通、平行基础上,返观古今诗歌的接受差异;讨论现代诗接受主体的裂隙、局限;质询接受中的特点、难点、瓶颈、影响因子、特殊路径、有效性及经典化;分析“阐释共同体”的接受前提、“心得意会”的接受心理机制、以趣味为中心的接受趋势;提出接受的“哑铃模型
    陈仲义文学29.4万字
  • 会员
    清代诗学依托于学术色彩浓厚的思想史背景,对整个古典诗学作了历史性的总结和梳理,是古典诗学的集大成和总结时期。本书作为《清代诗学史》的第一卷,内容包括鸟瞰整个清代诗学文化性格和历史特征的导言以及论述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诗学的六章正文,既有历史进程的整体观照,也有具体诗论家的细致评析。相比前人以单一的观念史视角考察清代诗学的批评史、诗学史著作,本书的研究首先立足于诗学文献的细致梳理,融观念史、批评史、
    蒋寅文学69万字
  • 会员
    美国汉学家詹姆斯·罗伯特·海陶玮(JamesRobertHightower,1915—2006),曾长期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汉学特别是美国中国文学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本书以海陶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汉学成果为研究对象,基于原始档案和文献,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对海陶玮汉学做一个基础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揭示其在美国汉学乃至世界汉学中的贡献、地位和影响。
    刘丽丽文学26.7万字
  • 会员
    本论文集所收录的四篇论文,撰写于2014—2016年期间,均公开发表过。其研究视域,主要集中于近30年来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问题,以及中国诗歌在现代性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虚无与“开花”——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透视(纲要);从“革命文学”到“审美意识形态”——张志民诗学的范式转换与价值生成的时代美学意义;迷途:成因及其后果——“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问题意识与审美现代性批判;“
    黄怒波文学10.3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问题密切相关。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对比对文学传播有着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中国文学的兴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内在根基的一个探测器,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状况更反映了文化软实力的此消彼长。本书的基本内容是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以中国文学传播的大量实例论证文化软实力的特征、规律和策略,分析文化软实力与文学对外传播的关系,探讨两者相
    孔许友文学2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