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14辑)在线阅读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14辑)

周晓风 杨华丽 凌孟华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24.7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9 20:14:34 最新章节:会通合数的史性建构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们共享的重要研究平台。本书为该集刊的第14辑,精心选用了22篇文章,设置了7个栏目。其中,除常设的经典栏目“区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之外,特别推出的栏目有“云南文化与抗战文学研究”“巴渝文化与文学档案·王余杞”以及”“‘区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特稿”,而不定期栏目“书评”所评介的,亦是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集刊编委会一如既往,在常中求变、从传统中求创新,努力将学界在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集中推出,为进一步推动文学研究的区域视角尽心竭力。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朝鲜燕行使记录的中国见闻为研究对象,展现异国使臣眼中的满族风貌,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民风民俗展现的社会景观,从语言接触中满汉语言的考察,到民族融合背景下满族礼制风俗的变迁,从文化传统折射的满汉女子地位之差异到对满族女性的综合评判,燕行使都进行了细致描述。对满族群体来说,这是一次从具象到宏观的域外历史书写;对燕行使来说,这是一次不同文化之间碰撞与融合的情感表达。
    姚晓娟文化16.1万字
  • 会员
    本书按照“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的理念、原则,以韩国古典散文作为论述对象,分高丽朝、朝鲜朝初期、朝鲜朝中期、朝鲜朝后期等时段,选取若干代表性作家,借助新材料、采用新视角、提炼新问题,考察韩国古典散文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变异,探究韩国古代文人是如何内化、发挥与改造中国文化、文学经典。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广度、深度,拓展了汉文化圈的散文研究领域,还可以为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有意义
    王成文化20.9万字
  • 会员
    会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社会史研究中既具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书对从晚清至民国时期会党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考察,依次论述了儒家家庭道德规范对近代会党组织规范的影响、儒家重义轻利的道德规范对会党处理义利关系的影响、儒家忠君观对近代会党忠君观的影响、儒家政治道德规范对近代会党政权的影响,还以近代洪门为例,论述了儒家民本思想和“仁爱”规范对近代会党组织性质的影响。
    雷冬文文化22.3万字
  • 会员
    本论文集以间文化、泛文学、全媒介为关键词,探讨当前文学和文化理论中的重大问题。“间文化”既承认文学的民族性,也认为民族性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概念,而是一个自我呈现旦呈现于他人的交流和对话的概念。“泛文学”要求回到文学的原初状态,承认其社会性、人民性和能动性,因为文学原本就流淌在生活的血脉之中。“全媒介”是媒介发展的当代现实,媒介无处不在,媒介无所不(替)代(如人工智能),其中的理论意义虽有待更深入的
    金惠敏 王福民主编文化30.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汉代的民族文化理想追求这一历史场域中去寻找《淮南子》审美理想的生成意义,进而以《淮南子》审美理想整体设计、审美范畴、大美形态、审美人格、艺术理想为内容体系,选取其中能概括每一命题的核心范畴、话语为纲目,建构起《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的完备形态。
    方国武文化28万字
  •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十年之功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共享之重要研究平台。第9辑收文21篇,洪子诚先生特稿之外,设栏目6个。“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区域文化与抗战文艺研究”“区域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是常设栏目,呈现南北学者新收获。作家专题研究栏目,特推“巴蜀作家研究·巴金”,刊发中坚新秀新成
    周晓风 凌孟华 杨华丽主编文化2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特定主题研究的方式为读者介绍了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其中希腊传统包括希腊神话传统(以及希腊文学传统对神话传统的改写与重述)和希腊哲学传统,希伯来传统包括旧约传统和新约传统。本书的特色在于探究两种传统内部的悖谬与冲突——希腊神话传统与希腊哲学传统的关联与冲突、犹太教传统与基督教传统的关联与冲突。实际上,西方文明传承两千余年的内驱力恰恰在于这种悖谬与冲突——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
    杨慧文化19.7万字
  • 会员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是一部通俗、系统诠释中国易经文化的著作,继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易经》通俗化、大众化普及的优秀作品。刘祺庸认为,易经主要强调两个字:“道”和“德”。学习《易经》,要尊道崇德。“道”是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并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是,思考问题动机纯正,行事态度端正,品性行为符合规律或原则,不主观妄断,随顺自然,戒慎恐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加强道德
    刘祺庸文化12.1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文献、纸草、铭文等多种史料,以犹太观念为切入点和载体,探究了犹太文明在希腊化罗马时期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犹太文明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以及罗马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立体地展示了相关时期地中海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犹太观念在长时段上的变化以及文明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犹太观念的叠加与变异情况。全书详细探究了文明中心主义在古代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深入理解相关时期的犹太文明与地中海世界
    郑阳文化19.5万字